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是最严重的朝代,为什么明朝还是不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0
转发:0
评论:0
明朝是反腐最严重的朝代,为什么明朝还是贪腐不断?,明朝是反腐最严重的朝代,为什么明朝还是贪腐不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明朝是最严重的朝代,为什么明朝还是不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对腐败施以重刑。但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

  对于明朝的,还是用明朝人说话最有力度。明人陈邦彦对明朝的这样评价:“嘉(靖)、隆(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必嗤斥之。”嘉靖以前,明朝的士大夫及官员未必都是“敦尚名节”,但这些员还能知是羞耻行为,被问到当官时挣了多少钱,很多的官员都因为羞耻从来不说,也就是说此时的明朝问题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

  但嘉靖上台后,明朝官场风气变化很大,士大夫无不“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此时明朝的官场用陈邦彦的话表述:“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当得到朝廷任命,得到一个肥缺的职务时,都高兴庆祝,但如果得到是一个穷差事则没人理会他。“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明朝此时的官场形成了,谁贪的多证明有能力,笑话清廉官员无能,这样官场,即使出清廉官员也无法生存下去,海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比如吏科给事中魏大中,谁给他送礼他就举报谁,于是再没有人敢登他的门,最后结局很惨,被魏忠贤逮捕入狱,最后死在监狱里。

  明英宗时王振、武宗时的刘瑾以及穆宗朝时的李广等人,主要是皇帝身边宠幸的太监。但嘉靖以后的皇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及首辅,甚至惩治的监察部门的御史们,也照样受贿。

  嘉靖皇帝时,有位叫翟鸾大臣最开始进入内阁工作时,他有修洁的名声。他身为重臣时,巡察边境,可以对边疆地区文官武将有生杀大权。此时翟鸾巡察时,官员们都“橐键郊迎”,“馈遗不赀”,他巡察结束时,是什么景象呢?“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后来他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被人举报,他“声誉顿衰”,最后遭到削职为民的结局。

  明朝大贪官严嵩在明朝内阁专政时,收钱敛财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而且父子齐上阵,严嵩收钱的时让他儿子工部侍郎严世蕃操作。严世蕃凭着老子是宰相的权力,他“私擅爵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竟趋,要价转巨”。严世蕃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且严家还有官三代。因为收钱办事,总要有个牵线搭桥的人,给严家牵线搭桥的“不下百十余人”,其中牵线最多的是严世蕃的儿子,锦衣严鹄与中书严鸿。严嵩倒台后,朝廷从严家抄没的珍宝异物太多,连清单都能编为一本书,名为《天水冰山录》。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好官。他是明朝历史有作为的改革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官员,也是一个高手。时任南京刑部尚书殷正茂曾行贿张居正,送他两个金盘子,盘子中有高达三尺高的珊瑚。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写过一本明史书籍,名为《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记载,明朝追查张居正贪的各种财物价值10万两以上以。张居正的儿子还称,还有30万两寄存到其他地方。朝廷命人抬进宫里进行点验,一查财物达110扛(这里的“扛”是指专门装金银财宝的轿子,由两人抬着)。张居正死后,明朝官员就不服气对他进行鞭鞑:“开门受赂自执政始,而岁岁申馈遗之禁何为哉?”可见张居正之重。

  明朝赵志皋当首辅时,綦江抓获了一个人,人员从他身上搜出4封函件,还有他携带的黄金五百、白金千两与虎豹皮数十张。经过官府的多次过审,此人才承认,他的这些钱财主要去朝廷打点内阁官员。因此在明朝,用钱行贿内阁,很少让人发现。到了崇祯皇帝时,这种行贿的事成为一种见怪不怪事。有人甚至直接带着黄金找到中书舍人,请他去行贿内阁大学士,帮送黄金的人升官,而升的是副都御史。不过送礼的人被明朝巡逻军士抓住,可见这种事太频繁。

  崇祯皇帝时有个叫薛国观的首辅,也曾受贿。当时身为御史的史范贪污案被查,崇祯帝大怒,要撤掉他的官职发配,史范听说后,赶紧“急携数万金入都”去打点,他把大量黄金放在薛家,与薛国观商议应对策略,但被发现揭发。崇祯下令把史范关起来,不久史范在狱中病死。史范死了,史家人不愿意,他们向朝廷举报,史范行贿的黄金“所携赀尽为国观有”。于是首辅薛国观也坐实了受贿罪被罢免职务回乡。

  薛国观离职时,从京城往老家走,当时他带的东西太多,“辎重累累”,又引起的注意,薛国观再被举报,“得其招遥通贿状”,最后老家没回成,“法司坐其赃九千”被崇祯打死。薛国观死后没几年,明朝也灭亡了。

  为什么明朝不断,成为历届王朝最为严重的一个王朝呢?

  首先,明朝官员收入太低,比宋朝要低几倍。宋朝清官退休后,在家置房置地养家伎,而明朝连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保住就是奇迹了。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当皇帝时,一个县令月薪不超过5两。朱元璋认为这些钱够一家人生活了。但朱元璋却不知道,官员这点钱正常情况下养家糊口可以,但也要养些下人,还有要官场上打点。这些钱显然不够,因此必然。

  明朝俸禄有一个计算方式,朝廷先根据官员一年需要多少粮食,然后再根据这个比例将粮食折算成银子发放,虽然官职变动,俸禄也跟着变动,但换算比例却一成不变,一两黄金换10石粮食,那么一两银子就换两石粮食。在明朝初年这个俸禄还能满足官员,但随着社会发展,粮食价格是波动的,而且明朝末期,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白银,一两银子就不值钱了,因此固定不变的官员俸禄换算比例,让官员的工资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贪。

  明朝另一个原因就是体制不健全。要想让官员不贪,不是严查。但朱元璋当时却运用特务人员,深入各地监视官员。有人甚至晚上与家人说的话,第二天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靠这种看管方式,朝廷要花费成本极高。

  另外,朱元璋还让官员互相揭发贪污行为,给揭发者奖励,这很容易成为官场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的问题。朱元璋还鼓励老百姓揭发,虽然初期效果很高,但这些揭发官员的老百姓极易被官员打击报复。

  在明朝有个现象很有意思,“抓照样腐”。我们都知道,“御史”就执纪的官员,但明朝的御史非但没起到的作用,反而带头。明武宗时有个御史胡节,曾贿赂宦官刘瑾被查。御史钱从哪来?当然是收受其他官员的。

  嘉靖末年,御史与官员形成“猫鼠共眠”的局面,他们职责则“无闻以赃吏上闻者”。巡按御史黄廷聘路过衡山县,县令陈安志对他傲慢无礼不满,陈安志一气之下打开了黄廷聘的行囊,发现“金银诸物甚夥”,于是奏报朝廷,最后黄廷聘受到“冠带闲住”的处分,却保住了乌纱帽。御史陈志先巡察江西后,回来后丢失了四件行李,地方官员查获后,发现“其中皆金宝”,还有他受贿明细表,详细记载了他受贿“不下数万”,陈志先也受到“革职闲住”。

  隆庆年间,淮扬巡盐御史孙以仁“侵匿盐银千余两”,事发,被革职查办。殷正茂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时,“岁受属吏金万计”。当时广西正闹民变,首辅高拱竟然说:给他百万黄金,即使“干没者半,然事可立办”。当时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对也只能容忍了。从这些事例看,明朝严重既有官员俸禄低的原因,关键是明朝没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制度。

  明朝官员的“怪现象”是明朝独有的。并不是所有官员像严嵩这样的奸臣,有的官员既能贪也能干事,张居正就是一个例子。

  明朝有名的清官、廉官海瑞的廉洁在明朝独一无二,用海瑞廉洁做法,张居正被斩首10次都不多。那么张居正这样能干事的官员,为什么这样贪呢?

  主要保持自己的权力稳固,张居正权力稳固来自于后宫,皇太后和太监冯保对他好。这种“好”是靠利益关系培育的。张居正给后宫送礼从来不遮掩。这层关系稳固了,张居正的权力就稳固了。

  而戚继光的后台就是张居正,戚继光的钱主要靠招兵吃空饷得来,他再把得来的钱送给张居正。那么戚继光做事就不怕了。

  在后人眼里认为张居正纯粹是贪官。但在明朝体制下,想把工作干好,没钱不行。而钱从哪来,只得想办法贪。如果张居正没有皇太后当后台,他怎么能顺利推行他的改革。同样,戚继光没有张居正的后台,谁都可以收拾他。那他根本抗不了倭寇。

  因此,明朝后期这种官场怪现象,反而能为明朝续命。像大太监魏忠贤想办法搜刮钱,自己也贪,但确保了朝廷有钱。他一死,崇祯来钱的路被堵死了,反而没钱了。这种怪现象也是明朝体制所形成,无法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这么的严厉为什么还成为最严重的朝代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对腐败施以重刑。但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对于明朝的,还是用明朝人说话最有力度。明人陈邦彦对明朝的这样评价:“嘉(靖)、隆(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必嗤斥之。”嘉靖以前,明朝的士大夫及官员未必都是“敦尚名节”,但这些员还能知是羞耻行为,被问到当官时挣了多少钱,很多的官员都因为羞耻从来不说,也就是说此时的明朝问题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嘉靖上台后,明朝官场风气变化很大,士大夫无不“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此时明朝的官场用陈邦彦的话表述:“今天下...
·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明朝无疑是属于中国历史上较为有骨气的朝代。为什么呢?其一,明朝面对危机不屈不挠。我们先看看明朝与汉朝的对比。长期以来,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明英宗确实有过在土木堡被俘的经历,但汉高祖当年同样也曾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不同的是二者的处理态度: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虽“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口号很响亮,但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再分析明朝与唐朝的不同。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却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
· 明朝哪个情报机构最厉害?最牛的还是东厂
明朝的情报机关,那是远近闻名,在当时人们听闻此名都会闻风丧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比较明朝的哪个情报机构最厉害。提到东厂、西厂、锦衣卫,你会想到什么?是一手遮天的太监?或者再具体一点,是《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大太监曹少钦(甄子丹饰)?《锦衣卫》中指挥使青龙(甄子丹饰),还是《龙门飞甲》中武功高强的雨化田(陈坤饰)?网络配图想到这就没错,他们就是东厂、西厂、锦衣卫的代表。东厂、西厂、锦衣卫是大明朝著名的三大特务机构,权力巨大,飞扬跋扈,动辄抓人。那么问题来了,这三家机构到底哪家强?要分出强弱,就得有比较。东厂、西厂、锦衣卫可不像新时代的蓝翔一直打广告,还有代言人!咱们这个比较,只能从史料上找了。锦衣卫,产生最早,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主要负责皇帝仪仗和侍卫,这就像现在的保镖和仪仗队合二为一。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
· 为什么明朝时的倭患最严重?其实都是因为他
在元朝末年开始,倭寇就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威胁。在元朝时,倭寇只是偶尔来骚扰一下而已,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东部沿海地区从北到南,倭寇不停地对这些地区进行烧杀劫掠,一时间曾经比起眼的倭寇成为了明朝的主要威胁。造成如今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明朝以后由于朱元璋制定“禁海”的政策所致。网络配图朱元璋所制定的“禁海”国策,把世代居住在沿海地区的百姓全部内迁,以至于沿海地区无人居住。虽然明朝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的望海埚之战中,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稍稍敛迹。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腐败,百姓生活困难,因此有很多人不得不冒着杀头的危险做出了走私得买卖。但是官府经常围剿他们,这时候日本正直战乱,有很多的武士战败后被迫流落海外。于是走私犯的头目开始雇佣他们来对抗官军,慢慢就形成强大的走私武装力量。网络配图同时也有一些人开始勾结无业的日本武士、浪人做起了在中国沿海贩私抢劫的勾当,由...
· 明朝的灭亡之因:明朝是被李自成灭掉的还是满清
当然是李自成。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