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唐德宗没做到的削平藩镇,宪宗为何做到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7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唐德宗没做到的削平藩镇,宪宗为何做到了?,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德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唐朝历史上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德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这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的平叛后期,唐朝对安史叛将,采取了招降的办法。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后世所熟知的藩镇之祸。在唐德宗年间,唐朝和藩镇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德宗一朝,唐朝的高压削藩政策,一度使得藩镇势力愈演愈烈。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二帝四王之乱”,而德宗皇帝也因为变乱的原因,逃离长安。

  这样的情况,到了唐德宗的孙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唐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各地藩镇纷纷选择归附唐王朝,这段历史也因此被史书称为“元和中兴”。要知道,从德宗到宪宗仅隔了一代皇帝,而顺宗在位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个月而已。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便能发现,唐宪宗实际上接过的是唐德宗的衣钵。那么,历史上唐德宗没能做到的削平藩镇,为何能够在宪宗一朝得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唐宪宗不同于此后的唐朝皇帝,他同唐德宗一样,都是削平藩镇政策的支持者。正是因为如此,在唐德宗死后,他的削藩政策并没有因为皇位的轮替,而付诸东流。在唐宪宗执政时期,这个削藩政策,得到了很大的继承。所以,唐宪宗能够削平藩镇,很大的程度上,同唐朝国策的持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唐德宗年间,虽然削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这过程中,藩镇势力为此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在唐宪宗时期,藩镇纷纷归附,相当一部分原因都要归结到唐王朝的削藩决心上来。藩镇势力毕竟是以一隅之地而战全国,面对唐王朝数十载的弹压,自然而然会选择归附唐王朝。因为,战乱的局面,对于藩镇势力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当然,削藩政策的持续性,只能算得上一个宽泛的原因。德宗没有实现的夙愿,能够在宪宗一朝实现,同宪宗对藩镇势力的绝不姑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唐宪宗继位伊始,西川节度使刘辟便发动了叛乱。这对于刚刚继位的李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李纯也为此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展现出了自己的霹雳手段。

  而宪宗一朝对于淮西藩镇叛乱的弹压,更是使得唐王朝同藩镇之间的局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当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叛乱达三年之久,这中间诸多臣子劝唐宪宗放弃对淮西的攻势,但宪宗皇帝力排众议,始终都推动对淮西的平叛。这场对淮西的平叛,总共历时达三年之久。以至于,平叛成功之后,各大藩镇纷纷选择上表归附。

  由此可见,在唐宪宗一朝,唐朝的国力的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因为,在宪宗一朝,能够如此持续的对藩镇展开攻势,没有国力作为支撑依仗,是完全不可能的。当削藩态度强硬的唐宪宗同唐朝恢复一些的国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之后,所迸发出来的强劲力量。使得藩镇势力,不得不向唐王朝妥协。而宪宗年间,“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主动归附,更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正是这所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催生出了宪宗一朝的“元和中兴”。

  历史上藩镇之祸,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唐德宗年间,而藩镇被削平,恰巧是在德宗之后的唐宪宗年间。正是在这两代皇帝的共同努力下,唐王朝终于得以在短时间内,复振唐王朝的国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武宗有消灭藩镇的机会为什么没那么做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权不能收归中央,这样是唐朝动乱后来灭亡的重大原因,其实唐武宗时期他本可以消除藩镇,但是最终却没有那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唐武宗的确拥有了消灭藩镇的力量,可是他放弃了。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比唐玄宗更好的办法抵抗少数民族的袭扰、进攻。唐朝的中央政权需要这些藩镇的力量,维护唐朝的统治!藩镇是大唐盛世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也是唯一能让没落大唐帝国维持下去的军事力量。藩镇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藩有“保卫”之意,一个是镇指军镇。唐朝设置藩镇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大唐边陲安危,防止外族进犯。唐玄宗时期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这十节度使与中央的神策军组成了大唐的国防力量。节度使驻外,防御少数民族进犯,神策军则驻守京师。后来在发展过程中,节度使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脱离控制。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成为了唐帝国再也没能解决的一大难题!为什么说藩镇是...
· 唐德宗李适之后的皇帝是谁?唐德宗死后谁做皇帝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享寿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后,文官武将的相继失节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德宗放弃了以往的观念。在执政后期,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税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逝世。唐德宗李适之后的皇帝是唐顺宗李诵。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的长子,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腊月初二(1月8日)出生于长安。806年逝世。去世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生于上元二年正月(761年1月8日。始封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年)六月,进封宣王。
· 唐宪宗在历史上大有作为,刚离世藩镇便复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宪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的历史上不乏明君英主,尤其是在中晚唐那个纷乱复杂的十字路口上,更是涌现出了诸多力图恢复往日“大国之风”的皇帝。这中间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唐宪宗、唐武宗以及唐宣宗,因为这三个唐朝皇帝为唐朝缔造了三次重要的治世。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后坚持一百多年的时间,更是同这三位皇帝,有着很大的关系。历史上中晚唐时期第一个治世,便是唐宪宗在位期间缔造的“元和中兴”,这次中兴使得唐朝国势为之一振。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则为“当此之时,唐之威令,几于复振。”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唐宪宗在位期间,对藩镇势力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元和中兴”的大好局面,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随着唐宪宗的离世,唐王朝便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上。那么,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唐宪宗,为何刚离世藩镇便复叛?在公元821年,即唐宪宗离世后的第二年。“河朔三镇”之一的卢龙便发生了军...
·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都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为何他却做到了?
在清朝的西南地区,一直有不少势力强大的土司家族。他们虽然名义上臣服中原历代王朝,但是却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宛若大帝国中的一个个独立王国。这些土司往往掌握当地的军政大权,是管辖区域内的绝对主宰,一些更加剽悍的土司甚至对中央的号令都置若罔闻。比如唐朝时广西的宁氏土司,仅因韦氏家族不愿与其通婚,就杀死了这家的所有直系男丁,而韦氏家族正是女皇武则天的亲家,这些被土司处死的男丁中,就包括当时大唐的国丈,唐中宗李显的岳父——韦玄贞。连皇帝的亲家都说杀就杀,足以显出土司们的飞扬跋扈。因此,清剿土司,将土司控制的西南地区直接划归中央统治,就成了历代王朝必做的大事。一、什么是改土归流?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就是指将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将统治权交由中央直接管辖。自秦朝以来,古代一直都是实行的郡县制,各省的官员都由中央政府选拔并任命,中央政府可以随时决定官员的去留日期和升降奖惩,这种将官员任免集于中央的做法...
· 唐德宗
生平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唐德宗李适(kuò)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当时,其父亲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母亲沈氏是他的妾室。嫡母崔氏的母族在安史之乱中,自己的母亲沈氏亦在期间。宝应元年(762年),父亲唐代宗继位。广德二年(764年),以庶长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次年,为了改善财政,采纳宰相杨炎建议,废除庸调制,颁行“两税法”。执政前期一改代宗朝姑息藩镇的弊政,坚决削弱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置失当,镇抚乖方,往往在消灭旧叛之后又激起一批原本忠于朝廷的节度使的叛乱。建中四年(783年),因朝廷赏赐有失公平,激起泾原兵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早年入朝面圣却被在京城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在哗变军士的拥护下称帝,改国号为秦。泾原之变时,长期讨逆伐叛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因奸臣卢杞畏罪挑拨而见疑于德宗,自危之下铤而走险加入了叛乱阵营。唐中兴名将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