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7
转发:0
评论:0
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三国人物谁最长寿?三国时期的人,平均寿命是几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人平均寿命问题,往往是话题性比较高的谈资。易中天教授曾经表示三国时期平均寿命为26岁。根据社科院网刊登的一则新闻中有学者认为,通过尸骨和文献综合参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男子平均寿命为39岁;女子平均寿命为46岁。

  周所周知,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水平呈直线下降。虽然如此,但在魏晋时期养生理念得到普及,所以社会上层人民的寿命有延长的趋势。另外有的学者认为,和南越血统的融入,也许在生理学上对人类寿命增长也有小幅度影响。

  在三国时期,从有参考价值或可信度较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超过80岁的人已经较多,有几位超过了90岁,而百岁老人也有1位。

  今天,我们就通过资料列出1份三国年龄top8的名单和简介。

  注:为更方便理解,本文岁数采用“实岁”概念,并非古人曾采用的“虚岁”。

  第八名:高柔(89岁)

  高柔是三国时期魏晋重臣,他出生于东汉熹平三年(174年),去世于景元四年(263年)。

  曹操

  他是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弟,在高干和曹操关系有矛盾时反而被曹操看中,自此开始了为曹操“打工”的生活。高柔“参加工作”20年后被曹丕升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曹叡时期,高柔主要以劝谏,提意见为主要工作,流传下数篇“劝谏辅主”的好文来。正始六年高柔被封为司空,正始九年被封为司徒。因高平陵之变中高柔支持司马懿,所以在事成之后被封为万岁乡侯。甘露元年被封为太尉,直至景元四年高柔薨逝,享年89岁。

  值得一提的是,高柔的孙子高浑继承了高柔的爵位。

  第七名:士燮(89岁)

  士燮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的军阀。他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出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去世,享年89岁。

  士燮的祖上因为躲避王莽末年而居家迁徙到交州,经过六代人的努力发展,士燮在汉桓帝时期被封为日南太守,中平四年被封为交趾太守。士燮借机交州刺史被杀,通过家族力量基本掌控割据了交州大部分地区。后来,士燮开始治理交州,有很多功绩被当时百姓支持。因士燮未曾断绝对朝廷的进贡(在许都的献帝),还被封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建安十五年,士燮归附孙权,被封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将儿子送到孙权处当质子,两个势力呈蜜月期。士燮在吴蜀之间支持吴国,成为孙权的重要合作伙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另外,士燮的控制范围因有如今越南部分地区,因此越南史料也可看到士燮的名字,越南人尊称士燮为“士王”,他们认为士王带给了当地人先进的文化。

  注:因无法辨别士燮和高柔谁更大一些,至于怎么排名,就靠看官们各抒己见了。

  第六名:孟光(89岁+)

  孟光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司农,史书上记载他年“九十馀”。本着最稳妥的理解,他实岁肯定达到了89岁,但是这个余,余多少并没谱儿,所以我们保守的理解为他实岁89岁+。

  孟光因董卓之乱避难到巴蜀地区,刘焉父子都非常重视他。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任命孟光为议郎。刘禅继位后被封为屯骑校尉、长乐少府、大司农。自从延熙九年(246年)开始,孟光经常指责时弊,甚至口无遮拦,先后得罪了费祎等一大波蜀汉的官员。

  不久后,孟光因事被罢官,去世时享年89岁及其以上(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馀卒)。

  第五名:刘寔(90岁)

  刘寔是三国时期至西晋时期的大臣,他也是汉室宗亲,是东汉章帝第五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他出生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于永嘉四年(310年)。

  刘寔以计吏的身份进洛阳开始了自己的生涯,他先后调任河南尹丞,迁任尚书郎,廷尉等。后来他因负责司马昭军事方面的工作,被封为循阳子。后来钟会邓艾讨伐蜀国时曾有人问刘寔此战会如何,刘寔表示二人一定会胜利,但俩人都回不来了。晋朝建立后虽然刘寔一开始非常坎坷,但最后仍然被人们重视。永嘉四年刘寔去世,享年90岁。

  第四名:司马孚(92岁)

  司马孚出生于光和三年(180年),去世于泰始八年(272年)。他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是司马懿的弟弟。

  司马孚

  汉末,司马孚年轻时爱读书,即使是在举家迁徙躲避战乱时也不忘学习。司马孚曾在曹植手下工作,后来他倾心辅佐曹丕。曹丕时期,司马孚常常建言献策。在曹叡时期,他开始主管全国财政。在曹爽和司马懿的互相“博弈”之时,司马孚基本保持中立。司马孚参与高平陵之变后,升为司空,后为太尉,正元二年升为太傅。他虽然与司马昭司马炎政见不和,但晋朝建立后,仍受殊荣。

  泰始八年,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二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

  第三名:吕岱(95岁)

  吕岱出生于延熹四年(161年),去世于东吴太平元年(256年)。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光缆天下人才,吕岱慕名而来,先就职县丞,后来被孙权赏识并留有重用。后来,吕岱平定贼寇,辅助荆州军事,平定交州,叛乱,执掌荆州文书工作。在孙亮登基后被封为大司马。吕岱去世后,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他的爵位。

  第二名:来敏(96岁)

  来敏出生于延熹八年(165),去世于景耀四年(261),享年96岁。董卓之乱,来敏和他的姐姐避乱荆州,他姐夫是当朝重臣黄琬,又因为黄琬是刘焉母亲的侄子(和刘焉论表兄弟),所以来敏又和他姐姐来到了益州。

  诸葛亮

  来敏博览群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他的爱好是校正古籍文字。刘备平定益州后,来敏代理典学校尉。刘备称帝后封他为太子家令,以此教导刘禅。刘禅继位后来敏为虎贲中郎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请来敏担任军祭酒,但来敏却口出狂言,最后被诸葛亮免官。诸葛亮去世后,来敏回到成都担任大长秋,却又被免官。再后来是光禄大夫,也因犯错被免官。而他每次被贬,都是因为他说话口无遮拦。来敏因为是儒学士,且是荆楚名族还是刘禅的老臣,因此后来又让来敏担任执慎将军,没过几年,来敏去世,享年96岁。

  第一名:张臶(104岁)

  要说这位有据可靠的三国第一长寿,他和上述人都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他不是官员,不是社会上流阶层。相反,他一直都是布衣。他被誉为“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张臶出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去世于正始元年(240年)。他字子明,是钜鹿人。

  他年轻的时候,袁绍数次邀请他做官,但都没有应命。建安年间他曾移居上党,当时袁绍的外甥高干竭力拉拢张臶但仍被拒绝。而张臶的爱好就是四处讲学,其中有记载的地方就是常山。曹操为丞相时,也曾征辟他,却依然没有成功。曹叡太和年间,朝廷想要征辟消灾排难且有学问的隐者,郡中多次推荐张臶,但张臶每次都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正始元年,张臶以104的高龄去世。不久后,王朗的儿子王肃到任广平,表达了对张臶的敬意,并对其家属有所特殊照顾。

  小结

  看完这top8,大家就应该了解八十一岁的张昭为何没有上榜,七十二岁的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但大家肯定还对三个人有疑惑,那就是左慈,丁奉和廖化。

  左慈

  首先左慈这个人是确确实实记载在《后汉书》上面的,即使有人对《后汉书》史料有所质疑,则从曹植的《辩道论》中也有所记载。至于他的年龄,在官方史料中并没有确切数字,所以我们不能称之为“有可靠记载的”。没有可靠记载,无论是他活了1岁,还是133岁,本文暂不考虑。

  廖化

  对于廖化这个人,长寿的印象应该是从《三国演义》中开始定型的。虽然《三国演义》对他早年生活有所捏造,但他相对长寿的标签并没有什么问题。作者在两年前(2017年5月5日)已经在网上发表过对于廖化年龄的判断和看法,大致是,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加入刘表后开始大肆吸引荆州豪杰。这是符合常理且最早廖化加入刘备阵营的可能性时间,如果当时他20岁,那么蜀国灭亡时他也不过83岁。

  反过来看,从三国志后来的记载中,他是关羽的主簿,廖化诈死后刘备看来对他非常熟悉等细节来看。廖化岁数不会太小。

  丁奉

  丁奉的年龄推测是一个难题,在2017年6月1日,作者也在网上发表了我自己的猜测。当时文章共用800字左右进行推测,从《三国志》以下几点参考并进行的。

  1:丁奉年轻时曾做过甘宁,陆逊和潘璋的部将。

  2:甘宁统兵在凌统和潘璋之前甘宁是在关羽被杀害之后且在夷陵之战前去世的(公元220年十二月末至公元221年七月前),他去世后兵马被潘璋合并。

  3:孙权最早授予甘宁兵马的年份来计算,有历史记载的是208年授予甘宁兵马。

  4:都说丁奉骁勇善战,那他哪战骁勇?根据三国志记载,甘宁为将所参与的战争:南郡之战(公元209年),濡须之战(公元213年),与关羽对峙(公元214年),皖城之战(公元215年)。

  5:丁奉去世于公元271年。

  等。

  再通过《三国志》中各处细节,采用最大值和最小值走两个极端,概括出丁奉的最短寿命和极限寿命在66岁至91岁。合理年龄在71岁至86岁。

  左慈本就无法推断较为准确的数字,廖化记载过于模糊。而虽然丁奉细节很多,但他只要不是9岁就能上阵杀敌还被评为骁勇或30岁还被称为年少,就无缘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国长寿top8榜单。当然,9岁上阵杀敌应该入三国最年轻战场杀敌榜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秦朗是三国时期最悲剧的人物?
三国是一个乱世。俗话说乱世人命如草芥,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所以乱世里,悲剧横生。比如魏延、周瑜、典韦等人。但是,三国最悲剧的人物,应该是一个大家都不怎么熟悉的名字——秦朗。他到底悲到什么程度呢?不妨一起来看看!秦朗的父亲叫秦宜禄,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大将,秦宜禄有个貌美妻子,艳名远播,就连关二哥关羽,都非常垂涎。曹操打吕布时,关羽恰好随军。关羽就对曹操言明,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他看上了。曹操满口答应,谁知看到杜夫人后,人妻曹迈不开步子了,把关羽的话当作耳旁风,直接霸占。也由不得关羽不替曹操卖命,换谁都想跟‘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刘备混。秦宜禄在曹操帐下,老婆都成了曹操的妾室,戴着帽子,那叫一个心如刀割。结果被不安分的刘备瞧见了,刘备是谁?三国第一猎头!因此秦宜禄马上跟着刘备跑了,可跑到半路,突然反悔了!哪有上了贼船还能再下去的?结果张飞火了,提着长矛追上去结果了他。就这样,秦朗...
· 谁才是三国时代最睿智的人
三国里最睿智的人是谁?是诸葛孔明先生吗?要说最勤快最辛苦也最忠贞的人,当属孔明先生。要说睿智,恐怕未必,其偏居蜀地,以倾国之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五次北伐,两出祁山,皆功亏一篑,且屡败屡战,师老兵疲,国力亏损,自己夙夜未眠,油枯灯尽,出师未捷身先死不说,也拖累的整个蜀国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淖之中,难以自拔。致使三足鼎立中的蜀国精尽人亡第一个被人砍了腿,三足鼎成为了两条跛足腿,落了个被司马家族所收编的结局。诸葛孔明先生的不自量力和不能审时度势,以及一生只知效死愚忠不知变通历来被史学家们所诟病。那么,三国里最睿智的人是雄才大略的魏武大帝曹操吗?非也非也,曹阿瞒乃一代奸雄也,奸雄靠得是玩厚黑学和手腕,他敢举起屠刀杀害冒着危险收留自己的救命恩人,也能靠割发代首以笼络人心,还能随心所欲的淫人妻女,且不惜付出长公子和手下虎将的生命,一生风流至死不悔,甚至不惜父子反目成仇的霸王硬上弓自己的儿媳,唯我独尊。既怜...
· 三国中武力谁最牛叉?99的人都错了!
汉末到三国鼎力,一段如此精彩,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在乱世里,无数英雄豪杰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奋斗,而在冷兵器时代里,一个武将的武力往往决定了他的地位。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三国里武力排名前10的超一流武将吧:1、“鬼神”吕布有悬念?无悬念!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吕布首席猛将的地位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吧!虎牢关单挑八路诸侯名将,一人力敌刘关张,不仅多次冲锋陷阵而无人可挡,更应辕门射戟而天下无双。因此,与其说虎牢关一战使三英得以扬名,倒不如说自此奠定了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地位。试想,关张二人奋力攻击三十回合仍让他毫发无伤,这等武艺放眼当时,有几人能出其右?除了西楚霸王项羽,吕布也算是华夏历史上武力数一数二的人了,而曹操也曾发出“吕布非一人可胜”的赞叹。因此,“鬼神”之名实至名归!网络配图2、“常胜将军”赵云在刘备被曹操大军包围追赶的危急关头,一位天神下凡般的大将手起一枪,杀散围兵,力挽狂澜。没错,这员大将就是常山...
· 三国时代的人物品藻
三国时代是一个俊才云蒸的时代。为了在鼎足之际增强国力,拓展疆土,各国统治者竭力网罗人才。选拔人才的实际需要,促使人物品藻的风气更加盛行。(一)吴国与蜀国的人物品藻吴国长于人伦识鉴的名士有很多。顾劭与孙和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三国志》卷五二《顾劭传》说顾劭“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卷五九《吴主五子传·孙和》裴松之注引《吴书》说孙和“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咨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在当时人看来,“爱好人物”是一件美事,唯大雅君子方能为之。《三国志》卷四八《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字叔平,本襄阳卒家子也,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闻羊衜有人物之鉴,往干之,衜曰:“多事之世,尚书剧曹郎才也。”……同书卷五二《步骘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李肃)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人以此服之。(孙)权擢以...
· 三国时代的人物品藻
三国时代是一个俊才云蒸的时代。为了在鼎足之际增强国力,拓展疆土,各国统治者竭力网罗人才。选拔人才的实际需要,促使人物品藻的风气更加盛行。(一)吴国与蜀国的人物品藻吴国长于人伦识鉴的名士有很多。顾劭与孙和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三国志》卷五二《顾劭传》说顾劭“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卷五九《吴主五子传·孙和》裴松之注引《吴书》说孙和“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咨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在当时人看来,“爱好人物”是一件美事,唯大雅君子方能为之。《三国志》卷四八《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字叔平,本襄阳卒家子也,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闻羊道有人物之鉴,往干之,道曰:“多事之世,尚书剧曹郎才也。”……同书卷五二《步骘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李肃)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