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国到底做了什么 为何六国曾经五次联合攻打都失败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1
转发:0
评论:0
秦国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六国曾经五次联合攻打都失败了,六国联合伐秦五次为什么都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

  六国联合伐秦五次为什么都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首诗说的是秦始皇庞大的气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也说明其他六国的弱小。那么六国真的没有联合起来反抗秦国吗?其实不然,六国曾经五次联合伐秦但是失败了。

  第一次,前318年

  前322年,秦军越过韩魏进攻齐国,在桑丘被齐将匡章击败,张仪的“连横”受挫。前319年,齐、楚两国要魏驱逐张仪,于是公孙衍在东方各国的支持下而做了魏相,合纵的形势便形成了。

  前318年,公孙衍组织“五国伐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由于当时楚国最强,因此楚怀王为推举为纵长,但是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魏、赵、韩三国。

  联军攻到函谷关,秦出兵反击,魏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讲和,楚先魏而与秦和谈,于是五国于是纷纷退兵。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乘胜追击,在修鱼大败三晋,斩首首八万二千。

  这次合纵,齐没有参加,由于当时秦楚齐三强鼎立,以楚为盟主的五国联合对齐的威胁不亚于对秦,齐没联合秦解决这个威胁就不错了,同时由于楚当时也是强国,秦威胁不到楚,因而楚对攻秦没有三晋那样急迫,所以楚最先与秦和谈而使得三晋遭到更大损失。

  第二次,前298年

  由于在秦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孟尝君回到齐国重新为相后,就发动齐韩魏联军合纵攻秦。前298年,匡章率齐韩魏联军便大规模地进攻秦国,一直攻到了函谷关,并驻屯大军,加以封锁,三年后后终于攻入了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在秦国归还了韩魏部分土地后,联军才退去。

  这次合纵虽然只有三国,但是由于齐国的强大与主导作用,所以这次合纵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由于秦的地理优势,以及孟尝君只为报仇而已,所以联军未能从根本上削弱秦国。

  下图是前293年形势图

  第三次,前287年

  前288年,秦为阻挠齐灭宋,尊齐为“东帝”,以共同灭赵与齐达成妥协,然而,苏秦为了达到替燕联合秦、赵攻破齐国的目的,阻难齐秦的联合,并主张攻秦,进一步加深齐秦矛盾。

  12月齐宣布废除帝号,次年五国军队就开始会合而前进攻秦了。由于各国目的不一,五国联军停留在成皋、荥阳就开始各自观望,直到最后反水攻齐。

  这次合纵,齐的主要目的是乘合纵攻秦之机防止秦对齐灭宋的干涉,可是由于苏秦和魏相孟尝君的策划,在齐灭宋的次年,其中四国反水并联合秦军攻齐,并打垮了齐国,齐国的崩溃是秦国的重大胜利,从此失去制约机制。

  第四次,前247年

  前248年,秦将蒙骜正连续攻取三晋之地,势如破竹,因此魏安釐王请信陵君回国主持抗秦的大计。同时赵孝成王听从幸臣建信君主谋与楚、魏合纵抗秦,楚考烈王又听从春申君参与抗秦的计谋,于是以赵、魏、楚三国为主体的五国合纵形势成功。前247年信陵君统率五国联军反击秦正在进攻三晋的蒙骜所部,并在河外大败秦军,秦军随即败退到函谷关,信陵君威振天下。

  这次合纵,由于长平之战后赵的衰落,秦对三晋的威胁与日俱增,各国不得不选择联合。这是列国第一次因为亡国危险而真正做到了利益一致,在加上信陵君的正确领导,联军取得了大胜,但还是无法撼动秦国根基,对各国实力对比没有影响,经过休整,秦又一次东进了。

  第五次,前241年

  秦国自从建立了东郡,国土就和齐境相接,截断了“山东从亲之腰”,并对韩魏两国国都形成三面包围的形势。前241年,赵将庞煖带了赵、楚、魏、燕、韩五国的军队攻秦,一直攻到了蕞。

  等到秦出兵反攻,五国联军也就因为不支而后撤了。赵军回过头来进攻齐国,夺取饶安而归(《史记·赵世家这是这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虽然庞煖指挥也没问题,但由于此时各国实力与秦已经不再一个数量级上,即使联合,也已经不再是秦国对手了,注定这次合纵没有大的成果。

  墨雨曰:由于早期的合纵各国各怀目的,目标不统一,加上秦当时并没有强大到足以威胁各国,因此除了三晋外其他各国对攻秦都是不太上心的,等到后期各国都衰落而秦国更强时,虽然各国目标统一了,但是此时也已经没有抗秦的实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国当年为何要派苏秦联合六国来攻打秦国
说到苏秦,又是一个拜在鬼谷子门下的高徒,但是苏秦不同于孙膑,苏秦学习的是联合或分裂各国的政治权术,至于为什么要联合六国攻秦,还是得从苏秦的第一站说起。其实呢苏秦在联合六国同盟时,第一个去的先是秦国,原本苏秦以为自己进献的统一天下的想法会得到秦王的认可,但是因为商鞅的变法在秦国影响实在太大,所以苏秦的建议没有被秦王采纳,于是,苏秦便去了下一站,燕国。苏秦游说燕王,说燕国之所以不被攻打和骚扰,是因为有赵国夹杂在中间,秦国要是攻打你,得涉千里之地,而赵国攻打燕国,却只是百里,燕王你却担心遭到秦国的攻打,实在是大错特错。网络配图不如燕国和赵国结盟,这样燕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燕王听了苏秦的话,非常的赞同,于是便给苏秦提供车马,让苏秦去游说赵国结盟,苏秦以联合六国来攻秦的说法说动了赵国,赵国又让苏秦去游说他国,苏秦去了韩国后。又以韩国有强兵利器的说法说动了韩国加入联盟,之后美人爽了小酒喝了后,苏秦又...
· 秦国统一的时候当时六国到底在干嘛为什么不联合起来自保
我们知道,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开端,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不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一共花了九年。不过按理说其他国家当时都很弱小,为什么不联合起来自保呢,当时秦国统一的时候当时六国到底在干嘛呢?首先我们知道秦始皇统一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最前开始的就是秦国东边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之前都是属于一个国家晋国,所以被称为三晋。其实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在秦始皇统一前的六国状况。韩国本身就一直比较弱小,可以说除了在韩昭侯期间任用申不害变法崛起过几天,之后一直很弱小,而且又是处于四战之地,一直不好过,实力最弱了。赵国在秦始皇统一前就和秦国打了一次秦赵长平之战,被杀了四十万,所以之后国力一直不行。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还是三晋中最强大的国家。魏国在战国初期雄起过几百年,不过在魏惠王后期先后被齐国、楚国、秦国打败,之后...
· 它联合四个国家攻打秦国之后灭了宋国最后却遭到五个国家联合进攻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灭宋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时期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熟悉历史都知道,齐国原本是各国中领土最多,实力最强的国家。完全有能里消灭任何一个国家,然而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都是互相牵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让一个逐渐强大起来,国与国即是敌又是友。从齐国之后的悲剧我们也能从齐灭宋之战中领略一二。战国时期送过拥有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的大城陶,时间一久就引起其他国家如:齐国、秦国等强国的觊觎之心。而此时宋国内患外患不止,内患发生了宋王偃杀死自己的君主,自己自立为王的事,还有在国内施行,是国家动荡不安。外患,消灭了滕、薛两地的守军,吞并了楚...
· 春秋时期为什么六国奇人都往秦国跑?其他六国哪些奇人去了秦国?
秦国自开国以来一直是贫穷落后的局面,到秦孝公时立志改革变法强秦,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亲自下了《求贤令》招揽人才,秦国的强大正是从这里开始的。那么我们今天来清点一下自秦孝公以来六国去往秦国的一些大才。1、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的代表性人物,战国时期卫国人,故后世也称之为卫鞅,因变法及河西之战有功获封商地,所以也称为商鞅。早年商鞅投靠魏国,因魏国不用后投秦,在秦国获得秦孝公大力支持主导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实力大增,帮助秦国取得河西之战大胜。因变法得罪了秦国的士大夫阶层于秦惠文王继位后被车裂。商鞅变法2、张仪张仪,张子,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师从鬼谷子,张仪为秦国提出了著名的连横之策。秦惠文王拜张仪为相,帮助秦国游说列国,以连横破合纵,为秦国之后的东出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秦国国力...
· 白起为什么不去攻打邯郸:执意攻打怕失败!
白起曾率兵攻打赵国,将赵国的主力军全部杀死,不光是秦昭王就连后来的史学家们也都对白起十分的敬仰。但是在秦昭王想乘胜追击,将赵国邯郸一网打尽时,白起却没有争夺这个唾手可得的功名。更奇怪的是,邯郸的周围已经没有任何阻碍,可是任凭秦国的军队怎样攻打,都没有将邯郸占据下来。秦昭王知道后很是生气,便命令白起去攻打赵国,但是一向忠诚不二的白起竟然抗旨了,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白起这样做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人质疑。网络配图对于白起的这种奇怪做法,后人有三种解释。一、这个说法是根据史记得来的,白起认为邯郸虽然容易守住,但是很难攻打,并且他们的救兵马上就要来临:再就是秦军在攻打赵国的主力军时,虽然赵军死伤无数,但是秦军也是死走逃亡伤,实力并没有那么强:最后就是秦军如果要攻打邯郸,必定要翻山越岭,而在行走期间,赵国的诸侯们肯定会内外呼应,如果执意要攻打邯郸的话,那并定是失败的。二、这个说法是有战国策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