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历代修长城,为什么偏偏李世民不修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4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代修长城,为什么偏偏李世民不修呢?,中国历代修长城,为什么偏偏李世民不修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万

  中国历代修长城,为什么偏偏李世民不修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外国人称之为“伟大的墙”。但是,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从这里,足以看出其宏伟程度令人称奇。

  长城最早是在周朝修建的,当时,周幽王上演的烽火戏诸侯,是长城最早的典故。在公元前七世纪,楚国为了防御他国开始建筑“楚方城”;战国时期,各国也接连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而从秦国统一中华之后,掀开了长城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筑,动用了百万劳动力,占当时国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规模之大,世界惊叹。

  到了汉朝,又对长城进行了系统化的修建,用来抗击北方匈奴的侵扰。期间,汉武帝对长城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没有停止对于长城的修筑,隋帝杨坚父子在位的近40年间,对长城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修缮。宋朝时期,宋太祖和太宗两兄弟,对于长城的修筑也是非常赞同的。

  而到了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目前留存于世的明长城,就是在那个时间修建而成的。直到清朝,康熙皇帝颁布了“永不筑长城”的指令,才使得这场规模浩大,历时悠久的修建工程告一段落。但即便如此,大修没有,小修也是不间断的,康乾年间,对于长城的多个关口、城墙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和维护。

  到了同治年间,还专门修建了清代长城,用来对付捻军,在山东、安徽、河南等多地均有分布,工程十分浩大。甚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仍然发起过“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可以说,长城的修筑几乎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见证了中国的成长轨迹。但即便如此,中国的朝代中,仍然有两个朝代对于长城没有进行修缮,分别是唐朝和元朝。

  当前位于牡丹江边墙的唐长城,实际上,是靺鞨族所建,跟唐朝没有关系,而元朝因为当时的国力强盛,无人能敌,更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

  那么,为什么唐朝不修建长城呢?这个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缘故。

  唐太宗不修长城其实是有原因的,当时,李渊仰仗着儿子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得以推翻隋朝,夺取政权,建立了大唐王朝。在百废待兴的初建时期,李渊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成国家统一大业之上,同时,还要兼顾皇权的稳固,所以,无暇去修建长城。九年以后,李世民以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篡权称王,以兄弟之血圆了自己的治国之梦。

  唐太宗登上皇位之后,施仁政,铸廉洁,轻赋税,免徭役,团结各个少数民族力量,制定出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优惠政策,促使国家能够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呈现出了“贞观盛世”。但在李唐成立不久的时候,国家还处于被边外蛮夷民族不断侵扰的时期,如何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各方政权,是摆在唐朝统治者面前的大问题。

  这个问题,对唐太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唐太宗上位的第三年,东侵扰边塞,但是,唐太宗认为:修筑长城劳民伤财,且对人起不到震慑作用,所以,一口回绝了修筑长城的建议。李世民认为:隋炀帝杨广之前也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建筑了千余里城墙,但是,依旧没能抵抗住胡人的进犯,所以,他认为,抗击外敌不能靠城墙,这种大肆营造,消耗民力,弊端颇多。

  所以说,如果真的想抗击外敌,还是要依靠武力的震慑作用,以及合理的边境处理原则,而非单纯的防御。李世民对那些一再建议修筑长城的官员们说:“我为了大家,将边塞地区肃清,让等外敌因为大唐的威望而产生惧怕,促使他们不敢再来侵扰我们的疆土,这不比修长城更有用吗?”

  更是因为李世民的祖母孤氏,以及其母亲窦氏都是胡人,所以说,李世民身上本来就流淌这一半胡人的血,所以,他在高祖的“天下一家”、“胡越一家”的理论基础上,缔造出了新的处理边境问题的理念,那就是“华夷一体”,将各民族大融合的思想继续升华、放大,让少数民族人民更加亲密无间。

  此外,太宗还摒弃了之前的“贵中华,贱夷狄”的偏见思想,将团结和友爱的思想在各民族之间传播开来,让各民族平等、和平共处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同时,他也给了更多少数民族官员以机会,提拔少数民族人才,主张联姻、通婚、结盟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的汉民与少数民族人民相互接触,相互融合。

  唐太宗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包容与大度,让周边各少数民族国家更加亲唐,并心甘情愿成为大唐的附属国和朝奉国,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倡导民族融合,也让少数民族国家都尊称其为“天可汗”。并且,之后的大唐,除了唐太宗外,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也曾被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边境安全问题上的处理,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思想,他没有把可以防御外地的长城作为自己处理安边问题的砝码,而是利用自己先进的思想和包容的政策,使得周边问题可以得到更为彻底的解决。可以说,在解决安边问题上,修筑长城是治标,而实行合理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才是治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太宗没有对长城进行修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重视军事的清代为什么不修长城?
首先,不修长城不等于没有长城,清朝前期对于修筑长城确实是不感兴趣,但也并非对前朝长城完全弃之不顾,对长城还是有一定的修复。其次,清廷国力强盛,与蒙古诸部关系融洽,即便如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也可以用武力征服,不必以长城为防备,时刻分兵把守,劳民伤财。再加之清朝皇帝(尤以康熙为代表)一再声称施恩于边疆少数民族,以仁政治天下,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清朝(至少是清前中期)不怎么重视修长城。仅康熙三十年一年中,康熙就多次对长城发表意见:(1)上驻跸鄂尔哲图宾敖拉地方,谕扈从诸臣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2)古北口总兵官蔡元上奏,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随即晓谕大臣,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未在修德安民,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 李世民在位期间不修长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秦末时期,出于战略与防御需要,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修筑的战略工程。如秦朝,为抵御匈奴,秦始皇动用近百万劳动力,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此后历经千百年,多个朝代均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修筑过长城,如汉朝汉武帝,将匈奴击退至漠北后,趁势修补了秦朝末年因战乱而损毁的南北长城。再到隋朝两帝,用十余年时间,动用超过两百万劳动力,将东迄紫河,西至榆谷的长城连为一体,长度曾达历史之最。然而到了唐朝,修筑长城的问题却一度搁浅,甚至很多人一致认定“唐朝无长城”。探究其不修长城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因为“天朝上国”的强大自信?还是盛世华章下的自大狂妄?小编想,对这个问题,很是值得考究一番。首先,咱们来确立一个前提疑问:唐朝为何不修长城?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两方面说起:第一,唐朝控制的疆域之辽阔,超出了前代长城所包含的地域,甚至深入漠北草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一统,所以原本作为抵御北方胡人的长城,就失去...
· 唐太宗李世民:缔造和平,不修长城的明君
万里长城,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的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修筑长城的狂潮,动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载到:“夫以秦始皇之强,带甲四十万,不能窥河西,乃筑长城以分之。”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汉武帝更是修筑长城的积极推动者。此后的东汉、北朝、隋朝等也没有停歇下来,这其中仅隋杨坚父子统治的38年里就曾大规模修建过5次之多。网络配图后到宋朝时期,宋太祖宋太宗兄弟都是修筑长城的...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万里长城呢何要下此血本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但今天的人们在感叹其浩大伟岸的同时,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出其背后的辛酸。修筑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千多年前修筑长城的起因听起来颇为荒唐。“亡秦者胡也”,万里长城因一句谎言而修。网络配图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们的印象里,长城与秦始皇有着不解的渊源,提到长城就不能不说秦始皇。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当上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因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大秦帝...
· 古代朝廷为什么不修衙门呢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长城、八达岭,圆明园,寺庙……但是有一种古代的建筑在古代经常看见,但是在现代却很少见到完整的了,这就是历朝历代的衙役,这也是古代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可是为什么这些衙役很少有完整的,甚至是都不见了呢?难道是因为国家拆迁了?还是因为历史过久,自然倒塌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武瓦闻见记》中的一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语说起,对于客不修店这句话,相信许多人都能够理解,要知道没有客人是会无条件的出钱修店的,要么官不修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宋朝之前,对于那些掌管军政大权的地方官员来说,修理办公的地方都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办公环境更加的舒服,而且他们还可以从中捞一笔不小的油水,比如说唐朝凤翔节度使李听上任的第一天看见自己办公室破的不成样子时,马上下令“葺之,卒无变异”,由此可见,在宋代之前地方官还是比较愿意修葺衙门的。可是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