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同样都是状元 为何两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古代同样都是状元为何两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呢,在中国古代,普通人要想走入上流社会,成为国家的官吏,他们一般都会通过科举考试

  在中国古代,普通人要想走入上流社会,成为国家的官吏,他们一般都会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功名。但不是所有人都特别擅长诗词歌赋,所以朝廷又开设了武举考试。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武举考试的第一名也是状元。但这两个状元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到唐朝时发扬光大。直到光绪卅一年(1905年)才正式宣告结束,期间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间,文状元一共出现了592位。而武举则是在武则天称帝后十二年(公元702年)设立,到1901年时废除。这一千两百年间出现的武状元只有293名。单单从人数对比上就知道武状元在朝廷中有多不受人待见了,而且武状元的出身比文状元要低一等。

  通常文科状元在当官时会先让他去基层锻炼,或者安排到翰林院任职。虽然这个官品阶不高,但是整天跟着国家重臣参与朝政,他们升迁速度会很快。在明清之际,翰林院基本上是朝廷培养高层政治人才的地方。反观武状元,大多数都是到边远地方的军队去当个小军官。除非有大的机遇,可以杀敌立功,否则一生就只能当个中下层官僚。而且文状元中知名的人物也很多,比如像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等。但历史上有名的武状元估计就只有郭子仪一人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第一点应该就是中国历代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思想。皇帝难道都看不起武人么?错了,他们就是因为太看的起武人了,才选择抑制武人的发展。基本上各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马上得的天下,他们太了解武人的可怕。所以他们一上位就立刻分化武将的权力,让百姓弃武从文,那样方便他的统治。

  第二点应该和武举考生的生源有关。在古代但凡能学的起武艺的,大部分是富家子弟。一般小老百姓,哪有闲钱请师傅和买兵器。我们知道,武举不同于科举,没人指点你,是很难走上正轨的。考试的生源少了,录取率也低,在朝为官的武生同僚肯定少。所以武状元很难有大的发展。

  第三点应该和朝廷的时局有关。国家既然有精力开武举,那必然是天下太平的年代。太平年间皇帝要的是经世治国的文人,对于武将需求不大,所以武状元地位也不会太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同样都是变法为何吴起变法会失败呢
还不知道:吴起变法为何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是因为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吴起变法是一次不彻底的变法,不像商鞅变法,直接对准了当时的秦国的弊政。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不是吴起变法所能相比的。而且吴起变法主要是集中在王霸之道上,过于重视加强军事能力,忽略了改变魏国军功制,这种做法只能收到一时之功,将领优秀则兵士作战勇猛,将领能力差,则兵士必不能死战。而秦国锐士由于有军法和军功限制,每战就算无将领,投降的几率也不大,多勇猛死战,如六国之军,如狼入羊群。吴起变法不像商鞅变法,主法制。吴起变法主人治,可以收到一时之功,君主贤明则可长久变法,一旦君主势力不行,必然遭到反变法士族的反扑。而商鞅变法立下了秦国法律,上可匡君辅国,下可约束平民。即使君主昏庸,但只要执法官按法律而来,可保大秦无恙。吴起变法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君主不知约束,穷兵黩武。商鞅变...
· 同样都是宦官为何明朝的太监不能左右皇帝呢
还不知道:明朝宦官为何不能左右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名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弄权或者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如果以宋朝作为分水岭,宋朝及以前的宦官,和明清时代的宦官,有很大成都的不同。比如说在唐朝,宦官可以把持朝政的同时,甚至架空皇帝、废立皇帝,而明朝的太监权势再大——比如魏忠贤,在整个天启朝操纵培植势力,但是当少年崇祯登基以后,魏忠贤一点抵抗崇祯打击的余地都没有。而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奥秘?唐朝宦官发迹史在唐朝历史上,知名度最大的太监莫过于高力士——在历史上,高力士为唐玄宗的登基以及维护李家的利益,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高力士一生以忠诚著称:玄宗天子驾崩的消息...
· 同样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为何项燕的名声没李牧的大呢
还不知道:为何项燕的名声没李牧的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燕和李牧,都是战国末期的名将,都曾击败过强大的秦军,不过要论能力的话,项燕怕还是要在李牧之上。为何这么说?我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第一,李牧率领的是赵军,战斗力相当强悍,在六国中都是排得上号的,在李牧领军之前,赵军曾多次和秦军交手,均有过数次不错的胜利。而项燕率领的则是楚军,战斗力相比就要弱一筹,在他之前,楚军也曾多次和秦军交过手,可全部败北,无一胜绩。这也就是说,李牧是以强军击败的秦军,而项燕则是以弱军击败的秦军,相对而言,项燕的含金量自然更高一些。第二,李牧的胜利,只是击退了秦军,而且付出的代价相当惨重,“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而项燕的胜利,则是将秦军彻底赶出楚国,楚国没有损失一寸土地。然而,在历史上,项燕的名声却是远不及李牧,后人时常感慨“如果李牧不死,赵国不会灭亡”,却很少有人说“如果项燕,楚...
· 同样都是打死老虎为何李逵被不能成为打虎英雄呢
李逵为何不能成为打虎英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一提起打虎英雄,马上就会想起水浒中的武松。其实,水浒中记载的正面和老虎打斗,最后杀了老虎的好汉不止武松,还有黑旋风李逵。虽然李逵不是像武松那样赤手空拳打老虎,李逵是手握朴刀,手刃了4只老虎,两个小虎和两个大虎。武松和李逵都杀死了老虎,而且李逵杀死的老虎数量还比武松多,为什么到了最后武松受人爱戴,被尊为“打虎英雄”,而李逵是被官府追捕、无人提及他的打虎事迹,甚至梁山好汉还嘲笑他呢?主要以下3个原因!第一:杀虎动机不同。武松杀虎是逼不得已,因为他不杀老虎,老虎就要吃他。正如毛主席所说: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而有人说李逵杀老虎是因为老虎吃了他的老母亲,其实不然。原著中是这样说的——“李逵心...
· 同样都是身处乱世之中为何五代的历史没有三国出名呢
为什么五代的历史没有三国出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同为大一统王朝后的乱世,三国无疑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段历史,不论男女老少,提到三国总能说上几句,然而五代十国显然没有那么出名,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极度生疏,这是为何呢?唐朝灭亡之后的一段乱世,五代十国历史概述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至979年北宋灭北汉,中原地区先后有五个朝代更迭,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而除中原地区以外,则有大量割据政权各自为政,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被并称为十国,故而这段历史又被称为“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后,唐朝迅速由盛转衰,各地藩镇趁机做大,而唐末爆发的黄巢之乱更是彻底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唐王朝再也无力遏制藩镇的发展,十国中的吴国和楚国便在此期间得以建立。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宗禅位,不久又将其杀死,唐朝至此灭亡,五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