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什么对男饰描写模糊?乾隆私访曹雪芹大删原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15
转发:0
评论:0
《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什么对男性服饰描写模糊?乾隆私访曹雪芹大删原著!,《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什么对男性服饰描写模糊?乾隆私访曹雪芹大删原著!接下来就

  《红楼梦》中曹雪芹为什么对男饰描写模糊?乾隆私访曹雪芹大删原著!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据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和施耐庵写《水浒传》时,都是先请画工把主要人物绘制成一张张的草图,然后根据图像,从上倒下的描写。从人物的发饰,眉毛,胡须,穿戴,一直写到脚穿什么靴子。

  虽然我们无从考证这个传言的真实性,但这两部小说里,人物身体形象的描写,确实是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实,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女性人物的实体形象和穿戴的描写,也是十分的传神。头上戴什么,身上穿什么,什么颜色,什么面料,都有十分仔细的描写。为节省篇幅,这里就不具体引述原文了。

  可是,曹雪芹对小说里男性人物的服饰描述,却都十分的模糊,甚至根本不去触及。比方说,宝玉,贾政,贾琏等人,他们到底穿的是汉服的长袍子呢,还是骑猎民族的马褂短袍呢?他们的发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传统汉人的头顶束发,还是满人的剃头发式呢?这是作者一时的疏忽,还是他有什么忌讳和难言之隐,不便明言而故意躲避呢?

  关于这一点,后世红学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答案是后者:曹雪芹是故意绕开这个话题,不去描写。而且,有的已经写好了的男饰,发式的部分,还被作者刻意删掉了。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曾颁布“剃发易服令”,强制汉族男子剃去长发,只能留满人的“金钱鼠尾”发式,并且在公共场合,改穿满人的马褂短袍。

  汉族男人的自尊受到极大的侮辱和伤害,全国各地反抗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在江南一带,很多名人志士为此被残忍的杀害。这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这些情景,在《扬州十日》,《嘉定纪略》等私人笔记里,都有明确的记载。

  乾隆皇帝后来以编篡《四库全书》为借口,大肆搜集民间各种书籍。凡是含有不利当朝内容的,则全部销毁。所幸,有人把《扬州十日》,《嘉定纪略》等书籍,带到了日本,韩国等地,躲过了文字狱的厄运。后来又回流到国内,才让我们今天得以了解那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原貌。

  曹雪芹虽然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借空空道人之口,说书中之事“無朝代年紀可考”,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写的是当朝之事。所谓無朝代年紀可考,只不过是他为了自保,躲避“文字狱”的托词罢了。

  由于清朝的“剃发易服令”只针对男子,对女人的服饰没有规定。所以,作者对女性的服饰可以自由描写,不受限制。但在涉及到男子的服饰和发式时,他只好语焉不详,以免暴露出端倪,惹火烧身。

  细心的读者也许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在脂评本第六十三回里,原本还有一大段关于芳官剃发的描写。作者借宝玉之口,大骂异族“小丑”乱华,对“犬戎名姓”大加嘲讽,十分解气。但在后来的流传本里,又莫名其妙的删去了此段。

  脂评本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删去了的原文:

  宝玉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攥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 “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

  芳官笑道:“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

  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便叫他“耶律雄奴”……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

  其中,耶律是辽国契丹人的王室姓氏。辽朝是女真人完颜阿骨打所开创的金国的敌人,后被完颜阿骨打所灭。而女真人就是后来的满人的先祖。努尔哈赤曾把自己的国家命名为“后金”。后来,他的儿子皇太极在入关前的1636年才改国号为“大清”。

  曹雪芹在这里原本想“指桑骂槐”,打个擦边球。但是,契丹也好,女真也罢,相对于“大舜之正裔”的汉族,终究都是“犬戎”。更何况,匈奴人是蒙古人的祖先,而满蒙世有联姻之谊,顺治的母亲就是蒙古人。清朝王室至少有一半蒙古血统。所以,曹雪芹最终还是删去了这一段酣畅淋漓的大骂。

  有人甚至推测出删去这一段文字的具体原因和时间:有史料佐证,乾隆登基后,曾有一次私自串门来到堂弟弘晓家中,正值弘晓外出不在家。乾隆随手翻看弘晓的书架。发现了一本手抄本《石头记》。

  于是,便带回宫里仔细阅读。弘晓是曹雪芹的好友,回家发现乾隆拿走《石头记》,大惊失色。连夜命家人分头抄写出一本删去诸多冒犯当朝文字的“洁本”,呈送给乾隆。而上述第六十三回里的这段文字,正是在这次乾隆事件中被删掉的。

  当然,上述推测的历史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雪芹著《红楼梦》
[曹雪芹像][电视剧《红楼梦》剧照]曹雪芹(公元1715~1763年),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名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辅、芹溪,祖籍辽阳。曹雪芹的曾祖、祖父、父亲三人都曾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祖父曹寅时家世鼎盛。康熙南巡6次,其中曹寅接驾4次,而且康熙还以曹家为行宫。曹氏不仅为“钟鸣鼎食之家”,同时还是“诗书管缨之族”。在这种家世环境中成长的曹雪芹,具有了对多方面生活的认识和艺术才华。在雍正初年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中,曹雪芹之父也牵连进去,被革职下狱,抄没家产,家道从此败落。后来举家北返,在北京过着贫困的生活。从锦衣玉食的显贵到“举家食粥”的贫民,曹雪芹感受颇多,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的《红楼梦》只有前80回,原题名为《石头记》,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现在通行的《红楼梦》...
· 260 曹雪芹写《红楼梦》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书的作者叫曹雪芹。曹雪芹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玺(音xǐ)曾经得到康熙帝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江宁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织造是专替皇族办服装的,是个攒钱的差使。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亲曹?梗ㄒ翩ǔ)接替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六七十年织造官,不用说家产越来越富,成了一个豪门。雍正帝即位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曹?沟闹埃?还下令查抄了他们的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懂事,看到家庭遭到这样大的灾难,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
·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个总主题下,作者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现存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因而这两个典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和深邃的,所以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他对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他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他们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则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对未来世纪的奉献!
·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资料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简介资料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
·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曹雪芹的趣事
对于在中国教科书上,已经默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观点。许多人结合自己的考证,提出了“《红楼梦》的作者真的是曹雪芹吗?”这样一个疑问。而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主要是人们存在着一些疑惑。最直白的就是,曹雪芹没有什么其他代表的著作,为什么突然写了一部《红楼梦》,而且还是文学价值以及史学价值研究极高的一本书。还有人仔细读了《红楼梦》后,发现一些存在疑惑的地方,所以才提出了曹雪芹是不是《红楼梦》作者的问题。读《红楼梦》甲戌本第十六回“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这里的“南巡”指的是康熙的最后一次南巡,发生的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折合公元纪年,也就是公元1707年。可是曹雪芹虽然生卒年不详,但大致知道是在公元1716年前后出生的。公元1716年和公元1707年相差约十年,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曹雪芹还没有出生呢!没有生下来,又是从哪里见证到康熙最后一次南巡的豪华风光,发出“多少忆昔感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