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时候闹蝗灾 为何百姓不吃蝗虫充饥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4
转发:0
评论:0
古时候闹蝗灾为何百姓不吃蝗虫充饥呢,古代闹蝗灾为何不吃蝗虫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

  古代闹蝗灾为何不吃蝗虫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是唯一由昆虫引起的灾荒,蝗虫过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饥民造反,社会动荡。明朝崇祯末年,河南和山东出现了旱灾过后出现蝗灾,草根树皮吃干净了之后,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有妇女、儿童被绑起来拉到市场上像牛羊一般宰杀了卖,称之为“菜人”。

  古代蝗灾频发,秦汉蝗灾平均八年一次,两宋为四年,元代为两年,明、清两代均为三年,蝗灾之频繁,百姓深受其害。西安地区,古称“天府陆海”,膏脂之地,但逢蝗灾来临也是难以抵挡。

  史载:新莽始建国三年夏天,飞蝗蔽日,自东方来,至长安,草木食尽。唐朝永淳元年, 关中大旱,蝗虫成灾,死者无数。后晋天福七年四月,关中诸州皆蝗,人死者十有七八。元朝至正十九年,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人马不能行。明朝崇祯十三年 蝗虫增生,食禾至尽,因蝗灾饥荒死者十之六七。清朝咸丰八年 飞蝗过境,所过之处食禾几尽,济民嚎野。民国20年夏天,蝗灾小麦未收,沿山一带有全家饿死或举村逃荒者。

  在中国历史上,宋真宗作为最后一个在泰山封禅的皇帝,他的一生也真是耐人寻味。执政早期,宋真宗勤于政事,把宋朝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畏于辽的强势,自甘堕落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再之后,宋真宗便迷上了鬼神之说,令这个强大的王朝蒙上了一层轻纱。

  在公元1016年,宋朝爆发蝗灾,宋真宗接到了全国各地的奏折。据当时的奏折讲述,此次蝗灾不仅来势汹汹,而且危害极大,请求朝廷马上下令处理。但是,当时的宋真宗正在沉迷于神仙法术,认为神仙自会帮助大宋来消灭蝗灾,自己坐等就好了。

  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下边各地官员自然要好好的配合皇帝了。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各地官员纷纷上书讨好皇帝。其中竟然有不少人说蝗虫因为畏惧皇帝的神威,已经接二连三的"自杀"了。还有人说,这些蝗虫突然改变了习性,不在吃粮食,现在只喝水。更有甚者,说一大批蝗虫在飞行过程中,突然收到一股神秘力量的攻击,全部死光了。

  当宋真宗看到这些奏折的时候,宋真宗十分高兴。不过在高兴之余,他还有一些怀疑,蝗虫真的会自杀?于是,宋真宗专门派了几个太监去了解情况。但是,这几个太监一方面也想要讨好皇帝,另一方面是受到了各地官员的贿赂,于是回宫之后,也声称圣上神威,蝗虫的的确确在不断自杀。

  然而,谎言早晚有一天会败露。没过几天,蝗灾越来越严重,渐渐地已经影响到了开封地区。有一次,宋真宗正在和几个大臣商议政事,突然天上黑压压的蝗虫飞了过来,甚至有几只蝗虫已经飞到宋真宗的面前。见到这个情况,宋真宗才知道自己被官员们戏耍了。

  在贞观年间由于长期的旱灾导致农民的庄稼所剩无几,然而紧接着就是蝗灾。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蝗虫飞过的地方就是寸草不留,而现在农民本来就所剩不多的粮食就这样被蝗虫给消灭掉了,老百姓只能啃着树皮过日子。唐太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他恨透了这些吃百姓粮食的蝗虫,随手就抓了几只生吞了,说道“你若想吃就吃我的心吧,别吃百姓的粮食了。”可见唐太宗贵为九五之尊都敢吃蝗虫,说明蝗虫并没有毒,那为什么百姓不用蝗虫来充饥呢?

  其实他们也有吃!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唐朝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这就是关于饥民捕捉蝗虫的记载,那么有人就会问,既然蝗虫可以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在蝗灾中饿死呢?原因就是蝗虫吃完庄稼就走了,哪会等着你来吃它呀!百姓连树皮都吃,蝗虫的营养可比树皮好多了。就现代的社会好多人吃一些小动物啊。

  刚闹蝗灾的那两天饥民还是有吃的的,等到地里庄稼被啃光了,蝗虫也飞到别的地方去了,饥民这一年都没有了收成才慢慢闹饥荒,才只能啃树皮。

  在蝗灾开始时需要大规模的捕捉、晾干、储藏。而蝗虫吃完庄稼就飞走了,给人们留下的大规模捕捉的时间可能也就一两天,用于捕捉的大量小孔网很难准备好。

  封建迷信

  “吃了灾虫,会得罪上天。”灾民因为害怕触怒神明,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捕捉驱赶蝗虫,更别说吃了。

  热量太低

  蝗虫多为庄稼将熟未熟来,其中的能量也远远少于成熟的谷物。再经过蝗虫代谢一次转换,剩余的总能量更少了。但这不是粮食,人要过活必须得吃主食,光靠这点蛋白质是挺不下去的。

  蝗虫一来,扑天盖地,草木不存,更不要说禾苗了。为了平消蝗灾,动作还真不小。

  有“祭蝗于皋门”。咱都知道,中国古代,遇到天灾,一个重要的是应对方式就是求上天。旱了就求雨,涝了就求太阳,蝗虫来了,也要求上天保佑,快点把这些害人东西收了去。既然写的是出帝,显然这祭蝗,也是皇帝去的。心不可谓不诚啊,然效果呢?没有。

  且在此之前,还为此大赦天下,希望老天爷看到,我们都把那些罪犯放回家去啦,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啊,老天爷能不能看在我们如此用心的面子上,把蝗虫收了去啊?然效果呢?照样没有。

  当然,还有个办法,就是捕。于是我们看到,先后四次派军队捕蝗。效果还是有一些的。但军队人数有限啊,再说了,军队本来是用来打仗的,捉虫去了,敌人来了乍办?最后,不得不“募民捕蝗,易以粟”。

  如果说军队拿的是国家的饷,有难时就得出来干事,何况,比起打仗,至少没有生命危险。则招募民众来捕蝗,就不能无偿了。因此,你捉虫,我给粟。你们不是闹了天灾没饭吃吗?现在来帮政府对抗天灾,我们给饭给你们吃——这算盘打得好精啊——实质上,你绝了收成,你不照样得开仓放粮么?如果皇家小气,不肯开仓,百姓自会起来,让你失去得更多啊——因此,还不如以工代赈。当然,名不正则言不顺,也不能说我预期你们将反抗,所以先把你们的嘴堵住。只能说,你拿虫来换粮食。

  捉虫卖钱,并非什么新发明。历朝历代都有。据《汉书 平帝本纪》中有写,“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蝗虫价格很贵啊,换回来的钱,是一石一石,一斗一斗的——这算不算发国难财呢?

  蝗灾的历史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个国家连连征战,粮食的补给成为了最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在人都吃不饱的时候,往往蝗虫会突然冲出来和当时的人抢口粮吃,为此,当时的人们就采用了最原始的捕捉方式进行灭虫。在《礼记·月令》更是记载道:气候异常会引起蝗、螟灾害的爆发。

  到了汉平帝时期,面对蝗虫灾害,为了让农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灭蝗虫的灾害中,推出了一项用蝗虫来换钱的政策。唐代时,面对蝗虫,采用了火烧的方式来治理,让这些蝗虫在飞往一个地方的时候就被烧死,以免祸害下一个地方。这些手段,都是针对蝗灾发生时才采取的。

  而到了宋朝,聪明的古代人已经知道了遇到灾害要先防范于未然的重要性,于是采用了消灭蝗虫卵的做法,让蝗虫的成虫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就引不起蝗灾。清朝时期,还进行了一步到位的杀虫卵,杀蝗虫幼虫的做法。除了这些直接捕杀蝗虫的做法,古时候的人们还会人为地进行烟熏作物,保护吃害虫的鸟类等动物。

  油炸蝗虫

  可是,为什么在今天全世界都还泛滥的时候,中国的蝗灾却刚刚起势就被消灭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得归功于国人对蝗虫的重新认识,现在的蝗虫被认为是富含高蛋白的营养的食品,而且味道相当不错,售价还非常高昂。一旦哪里有蝗虫灾害,人们就会自发性地去捕虫,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捕捉之后的蝗虫,能够换取一个好价钱。

  蝗虫串

  除了饮食这个原因,还在于现在的防虫治虫手段,远远不是古代时候可以比了,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让蝗虫在未起势之前就,那些逃过生天的蝗虫们,又被一群虎视眈眈的人拿着网子在待着,所以蝗灾顶多在一片田里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被消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发生蝗灾,没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蝗虫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也是如此。历史上的百姓们几乎都是靠种地为生,每个人都想有好收成,如果收成不好可就惨了,还要上交一部分,自己这一年就不好过了。某种程度来说,他们这种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靠天吃饭,一年的收成,如果碰上一些天灾,比如旱灾,洪灾,再比如洪灾那这一年可就白干了。没有粮食之后的百姓,只能等着朝廷来赈灾,如果赈灾不得当,在古代那种历史环境之下,饿死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古代这种事也很常见。历史上每当遇到蝗灾,蝗虫过去的地方别说庄稼了,能吃的都被吃了,可谓是寸草不生,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历史中每次蝗灾,饿死的百姓都是比比皆是。那么问题来了,总说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那么古人为什么不吃蝗虫呢?现代人吃蝗虫的可不少,古人难道会没发现蝗虫不能吃吗?历史上唐太宗曾经专门捉了蝗虫吃,对其恨之入骨,还大声说道:“你如果有灵,就吃了我的心吧,别吃我的百姓的粮食了”,这句话虽然有点的嫌疑...
· 古代蝗灾没粮食吃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蝗虫呢?是因为蝗虫都不够吃
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孕育起来的,而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但也十分依靠农业。一旦发生灾荒,轻则家破人亡,重则国家动荡,像元末和明末的农民起义都是伴随着灾荒的。往往是百姓没饭吃,政府赈灾还做得也不到位,这就很容易形成大股难民,朝廷就很难控制了。灾荒还往往伴随着瘟疫,所以灾荒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十室九空,要不就饿死病死了,要不就逃荒去了。我们这里仅讨论蝗灾的问题,那就是蝗灾来了为什么灾民不吃蝗虫呢?要知道蝗虫的蛋白质含量也是很高的。其实一开始老百姓确实不吃蝗虫,唐代以前蝗虫还被称作蝗神,百姓不仅不吃它,还要敬拜它,原因当然是想让它快点走。这毕竟是封建迷信,后来还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不对,是吃蝗虫的人,这个人名气还很大,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人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记载了一个唐太宗吞蝗的故事。贞观二年,京师蝗虫大起,大臣上报灾情,唐太宗听闻很动容,但没有蹦出晋惠帝司马衷那句“何不食肉糜?”,而是提出要...
· 唐玄宗治蝗灾为何他先去田里抓蝗虫吃?
提起中国历史上最富的朝代,有人第一个就会想起宋朝。宋朝GDP占当时世界的80%,无人出其右,比当下的美国可风骚多了。但我们也知道,GDP是比较虚的概念,宋朝富在国家而不是民众,国富民强才是追求的根本。这一点上,唐玄宗李隆基当政前期看得很清楚,任用千古名相姚崇帮忙治理国家,有武则天打下的底子,加上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了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开元盛世”。但唐玄宗刚即位之时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情,他的解决办法让我们感觉到当皇帝是个技巧性很强的工种。网络配图开元四年,河南地区闹蝗灾。蝗虫大面积肆虐,将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糟蹋了,百姓苦不堪言。蝗灾通常发生在大旱之年,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蝗虫对农作物的破坏是致命的,极易引发粮食短缺造成饥荒,所以古代视蝗灾为大敌。但古时迷信,认为蝗虫是神虫,不仅不能驱赶消灭,而且要祭祀。一旦发生大面积蝗灾,往往被解读为人间办了错事,上天降下来的灾祸。灾区领导倪若水就...
· 古代蝗灾,人们宁吃人肉不吃它,为何?下不了嘴吗?
蝗虫能吃?古代蝗灾,人们宁吃人肉不吃它,为何?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什么食物都吃,像蜗牛、屎壳郎、蝗虫、甲壳虫都有各种做法。然而在古代不发达的时候,我国基本上以发展农业为主,人们的主要食物也就是我们平常看见的普通菜肴和主食。不过,一般的农民能够有口饭吃,有个红薯啃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毕竟他们是看天吃饭。一旦发生点天灾,农民们颗粒无收不说,还要攒点东西上交国家。而在这众多的天灾中,最令人害怕的莫过于蝗灾了。这些蝗虫所到之处,农民们辛苦了一年的庄稼,眼见就要收获了,却白白地要被这些蝗虫吃掉。而农民们,只能够到地里去挖野菜吃。甚至于,在严重的时候,会有大量百姓饿死,而剩下的饥不择食的百姓会去吃死人肉。但是奇怪的是,即便饿死,即便吃人肉,也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要去吃蝗虫,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不知道蝗虫可以吃么?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闹蝗灾的蝗虫与如今所见到的普通蝗虫有些不太同。它们的生命...
· 蝗虫
特征后腿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数十倍的距离。为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和成虫相似,只有翅膀有无的分别。后翅为半透明。一些种类的蝗虫翅膀退化变小,一些种类如菱蝗已丧失飞行能力。体色有绿色和褐色,与种类无关;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白茅、垂盆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虫种类是杂食性,也吃昆虫尸体,甚至连同类的尸体都吃。一些种类的雄虫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虫,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后腿发出声音,与蟋蟀用前翅的发音器官发音结构不同。与螽斯、蟋蟀的不同蝗虫身体细长,触角短。蝗虫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间。蝗虫的雌虫的尾部有产卵管,不过不太突出。蝗虫大部分的种类,雌虫的身体比雄虫大。生活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卵、若虫、成虫)。卵产于土中,若虫和成虫在地上生活。交尾结束后,雌虫的腹部可伸长约两倍,向土中产卵。卵被雌虫分泌的泡沫状物包起来,保护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