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成祖朱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后世评价他远迈汉唐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3
转发:0
评论:0
明成祖朱棣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后世评价他远迈汉唐呢,还不知道:朱棣的功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还不知道:朱棣的功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

  永乐年间,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设立内阁、疏通运河、威服蒙古、收复安南、荡平倭寇、铸永乐大钟等。皇帝朱棣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后世评价远迈汉唐,尊称为永乐大帝。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评价朱棣远迈汉唐,甚至还有人说论功绩无人能与之比肩呢?

  朱棣当了20多年皇帝,这期间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等等,但凡能完成其中一件事的都足已可称之为明君,而朱棣一朝就全部完成了,不愧永乐大帝之名。

  朱棣一生精通武略,北平鞑靼南定安南;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许多国家来朝;疏通了河道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增强了经济的发展;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为人津津乐道,他在位的二十多年明朝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五征漠北

  虽然打击游牧民族各朝代都有,但五征漠北,在历代皇帝中他应该是唯一亲征的一个。在洪武年间 ,燕王朱棣曾经驻守北部边疆(今北京一带),数次与蒙古势力交战,因此深知北部边疆的稳定,对明王朝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在其执政的二十二年间发动了五次对漠北的征讨,北征打击了蒙元贵族残余势力对中原的骚扰,维护了边境的安宁,巩固了明朝的统治,朱棣这位马上天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明王朝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下西洋

  七下西洋可就只有明朝这独一份了,下西洋的政治意义很大,因为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的缘故,很多西洋国家依然认为当时还是元朝当政,通过这多次下西洋,明朝展示了强大的国力“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的国力,引得万国来朝。

  迁都北京

  当时虽然蒙古被赶回草原了,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曾经的元大都。朱棣也为了更好地对付蒙古,所以才将都城迁到北京。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同蒙古人死磕,天子守国门为的就是这个。在北京附近屯集重兵,既可以防止北方蒙古势力的偷袭,也可以亲自牢牢掌控住兵权。

  而且,南北方经济发展一向不平衡,永乐年时,南方经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已经发展起来了,而北方连年战乱,有待开垦,迁都北京可以将人力物力财力带到北京,这样有利于发展北方一带的经济,这样有利于在经济上控制蒙古,支持东北,改善南北方的经济比重,而且,当时朝堂上南人的势力太大了,迁都北京有利于对它们进行。而且还平衡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

  修永乐大典

  朱棣亲自撰写了序言,历经四年完成,并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计有22877卷,另加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永乐大典》克服了资料不广泛等缺陷,成为我国古代最值珍贵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即便到如今,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修永乐大典,极其弘扬了文学文化,即便唐宗汉武在这方面都差了许多。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朱棣的确是最杰出的的帝王之一,不过,在华夏千年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的功绩也是震古烁今的,所以说无人可与之比肩我觉得有些过了,大家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远迈汉唐”是真的吗?明朝远迈汉唐是什么意思?
“明朝远迈汉唐”是真的吗?明朝远迈汉唐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朝和唐朝一般会是大家认为古代最强盛的两个朝代,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当时世界顶级的水准。不过有一个朝代似乎一直在被人们忽略,那就是明朝,实际上明朝也是不输汉唐的,《明史·成祖本纪》中就记载“明朝远迈汉唐”,这并不是明朝在吹嘘自己,而是有据可依的历史真相。首先明朝在疆域上就不输汉唐,明朝国力的巅峰期也会比汉唐更加强大,特别是明朝在海军方面的建设,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是不输给任何人的。明朝盛世究竟为什么会被人们给误解呢?关於明朝远迈汉唐的说法,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明粉的自我吹嘘。但该种说法见於满清官方编修的《明史》,据《明史·成祖本纪》而对明成祖的评价:文皇(朱棣)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
· 柴荣在位期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得到后世的称赞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柴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期,其中朝代频繁更迭,皇帝和权臣之间相互猜忌,因此发生了很多历史故事,其中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就是因为遭到后汉的皇帝猜忌,全家都被杀了,才造反成为皇帝的。因此郭威没有亲生儿子继承皇位,只能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柴荣从小在自己的姑母家长大,而郭威就是自己的姑父,因为柴荣忠厚老实,而且十分的好学,郭威的全家被杀之后,郭威就将他收为了自己的义子。郭威建立后周之后,将柴荣封为了晋王。郭威皇帝没做多久就去世了,而郭威没有子嗣,柴荣就在郭威的葬礼之上即位,成为了后周的第二位皇帝。刚刚即位的柴荣,就面临着重兵压境的局面,北汉联合契丹进攻后周,柴荣临危不乱,决定御驾亲征。在高平这个地方和北汉的军队遭遇,两军展开激战,柴荣不顾危险,,并且鼓舞士气,终于将北汉和契丹的联军击败,北汉主将被杀,契丹的主将带着残兵...
· 袁崇焕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他会被处死呢
还不知道: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处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崇焕是明清交际之间争议比较大的人物,有的人说他和清军议和,变卖大明的疆土和主权,是个十足的卖国贼;还有一说,他是大明最后的忠臣良将,多次给清军造成重大打击,宁远大捷,宁锦大捷,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取得胜利的。说这些其实大多是猜测,因为并没有真凭实据,也许他真的投敌卖国和洪承畴一样,也许他和督师卢象升一样,忠心为国,不过随着他被千刀万剐,一切都已经成为虚妄。不过关于他的死因,确实有很多的疑点,他帅兵勤王,为何反遭凌迟呢?这也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疑惑。不过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也能够猜出个一二三来,今天笔者就写出崇祯皇帝不得不杀他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一,袁崇焕的五年平辽事情就是起因,当年袁崇焕担任辽镇督师的时候,曾经在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面前夸下海口,说是五年之内彻底肃清辽镇之乱,但是其结果怎么样,大家都一清二楚,因为毛文龙...
· 秦陇文化—古迹建筑—远迈汉唐碑
位于燕子山东侧的悬崖峭壁处,约四五百米,险峻导常,在半山腰中,有一突兀巨石面光滑如砥,刻有“远迈汉唐”四个遒劲大字,字长约90cm,宽80cm。传说石刻出自前清年间一位乌什将领之手,民国12年(1923)经县知事马绍武雇匠人照古有字迹重新描写镌于石壁而留传下来,成为南疆著名的石刻景观。
· 李密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瓦岗军会引起内讧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瓦岗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隋朝末年,隋炀帝横行,导致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很多民间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他们的目的就是推翻隋朝,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这些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就是瓦岗军。他们在短短几年间,就发展了三十多万人。当初在隋末战役中,正是因为他们截断了隋炀帝撤退的道路,使得皇帝和朝廷分离,最终致使隋朝彻底灭亡。但为何这样一个强大的队伍,最终并没有成功夺权,而是走向了覆灭?今天我们要给大家来说的,就是致使瓦岗军覆灭的邙山之战。唐朝武德年间,由于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天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隋朝旧部王世充与瓦岗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就在与王世充作战的过程中,李密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不满的事情。他杀了瓦岗军内部的一个首领翟让,将他的人员全部收编进自己的队伍。因为发生了这件事情,导致瓦岗军内部产生了混乱,大家相互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