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3
转发:0
评论:0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喝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陆羽的大名,他的代表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的专著。陆羽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相貌和仲宣、孟阳一样丑陋;说话结巴就像相如和子云一样。这里的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孟阳是张载,投石满载就是说他的;相如是司马相如、子云是杨雄,他们两人都有结巴的特点。陆羽的身世是个谜,他是弃儿,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将他抛弃。

  别人都是父母、长辈给取名,陆羽的名字是他自己选的,因为他学习了《易经》,于是给自己算了一卦,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这话的意思就是鸿雁飞来,先栖息在沙滩,然后慢慢提高到树木、山陵上,最后到达高位。这是《易经》中上九的卦。

  陆羽(733—804)唐朝人,再来说说唐朝人怎么喝茶,玄宗(685—762)以前,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不管是平民还是达官贵人家中都没有茶水可喝,因为隋唐两朝继承了北朝的政权,随之也延续了之前统治阶层的生活习惯,在初唐时期,很容易喝到的是乳制品或者是酒类。

  南方地区,据考证我国四川一带从西汉时期就开始全民饮茶了,那时叫蜀中。西汉之前,茶被当做药来使用,大家都知道这个传说: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之前没有茶这个字,用“荼”字代“茶”。

  南方的寺院是饮茶较早的地方,唐朝喝茶之风也是从寺庙里面开始兴起的,僧人发现茶不但能提神,还观察到了茶和禅之间的关系。饮茶在寺庙中很重要,打坐冥想、参禅念经如何能不昏昏欲睡?给长期的僧团生活带来一丝活力的饮品,茶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茶艺最早的制定也是从寺庙开始的,杭州的灵隐寺,春天的时候,僧人们依然会采茶做茶。

  但是,即便在寺庙中,喝到的茶和今天的泡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人泡茶时只在茶杯里放茶叶和水。唐朝时候的茶水,里面会出现:茶叶、葱 、姜 、花椒、 八角、桂皮、薄荷等,你就尽情想象吧,和我们现在熬汤基本类似,所以陆羽要气哭了。从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开始饮茶,到后期整个唐朝,伟大又遥远的唐朝人都是这样谜一样的饮茶。

  陆羽是弃婴,又寺庙里长大的,按理说最应该做和尚,但他拒绝剃度出家。12岁时逃离寺庙,来到了戏班子,开始表演生涯,他在这方面才华算是出众的,不但能演还能做编导,被竟陵太守李齐物认可。李齐物又将陆羽推荐给一位叫邹夫子的隐士,陆羽在其门下学习了6年后出师。后来,陆羽又认识了竟陵司马崔国辅,从此便同茶、水相依了。看来陆羽用《易经》给自己占的卜挺靠谱。

  陆羽的品鉴功夫是一流的,请看片段:有个叫李季的人,他是陆羽的粉丝,让仆人打了一桶南零的水去拜见当时在扬州的陆大神,时刻准备献上他的膝盖。陆羽喝后说:是江水没错,但绝对不是南零水,品起来像是岸边的水。仆人开始还嘴硬坚持说就是南零水,陆羽比对后,他才承认这水确实兑了岸边的水。李季彻底折服,觉得陆羽是电、是光、是神。

  那陆羽推荐的泡茶方法是什么呢?现代人看来也够麻烦够神秘,而且还是要往里面加盐。但, 陆羽推行的标准就是当时的国标,马上被唐朝上流社会积极采纳,又被日本遣唐使学习,流传到了东瀛,所以日本至今保留了唐朝的煎茶法。写到这里,不能不简单总结一下陆羽推行的煎茶法:

  1、掰碎茶饼,烤。

  2、烤好后,速度装袋防止香气外泄,放凉。

  3、碾成末,再筛。

  4、烧水,山泉水最好。专业风炉、碳、锅釜伺候,水初沸加盐。

  5、二沸时舀出来一瓢放到一边。

  6、用竹具快速搅动沸水,往水中心撒茶粉,水开后,加进刚才舀出的水,等待再次沸腾。(参考煮饺子)

  7、三沸出现,停火分茶。

  8、将茶水上的浮沫倒进茶碗,注意,不能乱倒。要高雅、艺术、体现审美的境界,高手要求将浮沫在杯中做成图案。(想象咖啡拉花)

  9、煎茶一次,最多喝5碗,多太low,不够高雅。

  怎么样?追求简便快捷,人性化的现代人,你是否有耐心煎茶呢?大夏天的,小心烫手。

  陆羽谜在身世,关于茶叶的梳理总结上却给后人上了清晰的一课。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将茶叶各个方面都做了系统严格的讲解,包括在陆羽之前让人迷糊不清的几个和茶有关的字,陆羽也做出了解释: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陆羽阅读大量史料同时秉承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独行山野之中,寻茶觅水,嚼其味,嗅其香。每天夕阳下山他才回家,凡是有茶的地方都亲自去考察。《茶经》7000字左右,字字都是陆羽虔诚认真的心意,他拒绝了朝廷的高官厚禄,寻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山水,鸿雁自有栖息之处。

  湖北天门 陆羽故园

  我在2018-10-02写过一篇文章《净慈寺是如何成为切磋茶艺的圣地?》浅聊了宋朝的茶事,感兴趣的读友可以去对比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陆羽和
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他是茶文化的传播者。陆羽的《茶经》一书,影响国内外。史书上曾称由于陆羽《茶经》的问世,“天下益知饮茶,”这更说明陆羽对茶文化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 陆羽为何被称为茶圣?陆羽的生平简介。
茶是我们日常饮用的饮料之一,而说到茶,那肯定少不了这个人,那就是“茶圣”陆羽,其写下了世界第一部关于茶叶的著作——《茶经》,他还发明了中国茶具、茶道、茶艺,并且开启了茶的时代,那么陆羽为何被称为茶圣?陆羽的生平简介,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介绍。图源自网络根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的记载,在唐开元二十一年的时候陆羽被遗弃了,被遗弃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相貌比较丑陋,而关于他的父母是谁,并没有提到,后来陆羽是被被龙盖寺的主持僧智积禅师收养的。从小就是在寺庙中长大的。陆羽起初是没有名字的,其是以《易》自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所以后来就自己定姓为“陆”,取名为“羽”,又以“鸿渐”为字。在龙盖寺,陆羽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在龙盖寺长大,但是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一直到他12岁的时候,他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优伶。他的样貌不怎么样,而且还有一点口吃,但...
· 茶神陆羽
陆羽字鸿渐,唐玄宗竟陵(湖北天门)人.不知所生,有寺僧收育之.既长,以易自筮,得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及长聪俊多能,学赡辞逸,诙谐纵辩.诏拜太子文学不就职,隐苕溪,自称桑苎翁.羽嗜茶,始创煎茶法,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陶为其像,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民间尊之为茶圣.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是复州竟陵人(在今日的湖北天门县)生於唐玄宗至唐德宗年间(公元733~804年),得年七十来岁,在古时候是很长寿,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坎坷,刚出生时,便被父母遗弃河边,被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收养,在寺中,他不但学得了识字,也学会了烹茶事物.陆羽虽然容貌不佳,说话有点口吃,但是聪颖好学,幽默机智,若东方曼倩之俦.因为是孤儿,无姓无名,有一次,他拿《易经》卜卦,得到一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为用仪.意思是说:水鸟到了高平地,它的羽毛可以编成文舞...
· 陆羽煎茶的传说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陵今湖北天门)积公和尚被召到宫中。宫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请积公品尝。积公饮了一口,便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皇帝听罢,记在心里,事后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终于在吴兴县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宫中。皇帝见陆羽其貌不扬,说话有点结巴,但言谈中看得出他的学识渊博,出言不凡,甚感高兴。当即命他煎茶。陆羽立即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真是与众不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积公去品尝,积公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陆羽的字)何在?",皇帝忙问"你...
· 茶圣陆羽的故事
茶圣陆羽的故事说茶不能不说陆羽,陆羽的身世颇有传奇色彩。陆羽本是一名战祸中难民的弃儿,由竟陵龙盖寺住持积公从湖边抱回收养,转托于李老家中。童蒙时代接受儒学,后来在积公身边当小沙弥,兼作僮役,抄写经文,学习佛事,供奉茶水,服侍师父。他不愿为僧,却爱读诗文,曾与积公辩论佛儒之道激怒了师父,被罚为贱役,洗厕刷墙,割草放牛,并常受师兄的鞭挞。繁重的劳务,加上严酷的折磨和责罚,都不能使生性倔强的陆羽回心转意。他决不皈依佛门。13岁时,终于逃离了龙盖寺,独自谋生。最初他匿身于杂耍戏班里,充当丑角。时而替戏班编剧本作曲。以后又撰写“谑谈”三篇,在戏台上表演后博得观众好评,卖座率高,他的名气也因此大了起来。虽然如此,他在空闲时仍手不释卷,学业较前更加进步。李齐物谪守竟陵,巧遇陆羽,发现其材可以深造。于是升他为伶师,亲授诗文,还推荐他去火门山邹夫子门下授业,使他有机会苦学七年。天宝11年(公元752年),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