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9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陈涉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笔者很佩服他的气概,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答案却是

  陈涉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笔者很佩服他的气概,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答案却是肯定的。直到科举制度的出现,“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才被打破。

  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自古选官制度对出生的限制,寒门子弟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也可以一跃龙门。

  因此,出现了很多穷苦百姓寒窗苦读几十年,一生都在备战科举,却无疾而终。

  他们的一生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但是寒门子弟那么多,能够脱颖而出中举的却是少数,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足以见得。

  科举制度成熟后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秀才(第二级府试)、举人(第三级院试)、贡士(第四级乡试)、进士(第五级会试)、探花(第六级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榜眼(第六级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那么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是现在什么文凭?大学生比得上状元吗?

  首先笔者强调一下,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绝不是官职,这只是你考试的一个名次而已。

  官职和品级还是得看皇帝的心情,皇帝觉得你有能力或者皇帝比较欣赏你,那封赏你的职位就高。

  而且现在很多言情小说和电视剧胡编乱造,一般男主角中了状元,随即皇帝就会把公主下嫁给他。这是不可能的,皇帝不会因为一时兴起就把公主下嫁给状元的。

  状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官职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在翰林院特别容易升迁,从长远发展看还是很有前景的,升官发财也是比较容易的。不过一般状元是很难做到宰相这一职位的。

  有人拿现在的大学生和状元作比,其实不要说大学生,就是博士也是比不上状元的。状元的数量是极其稀少的,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院士。

  现在大学生已经相当普遍了,从大学生到院士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而且一般院士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还在国际或者至少国内要有一些显著的成果。大学生与状元相比可见一斑。

  榜眼和探花,一般可能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官职。同样也是特别容易升迁的,不过有些榜眼也会被封为县令,这就有点运气不佳了。一旦被封为县令,可能累死累活的,也不见得能升官。

  正常情况下,状元、榜眼、探花会在翰林院工作。翰林院的士人群体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今就相当于中央党校以及中科院和社科院。可以说,状元、榜眼、探花在当今就应该是院士级别的人物。

  而现在普通大学生,以他们的知识储备,放到古代可能只能考中秀才。大学生的选拔涉及多种科目,和秀才的选拔差不多,但是古代的秀才知识储备在现今就可能是研究生。

  也有人说在古代中了探花,是比中了状元还要开心的。这话在唐代还是有一点的可信度的,早期的探花是选取于同榜进士中最为出色的两位,英俊而又有才华。(不看名次看长相)

  当时高中的人,朝廷会给他们举办一场探花宴。从这群高中的人里面挑选一个长得最俊俏的一个(被称作是探花郎),从园子里面摘一朵花,由他亲自颁给考试成绩最好的一个人。

  说考试成绩最好,其实他们这些人之间相差并不大。很多一些富贵人家会提前派人,在探花宴旁边守着。

  等到探花宴结束之后,探花郎会被富贵人家接走,或者是提前留个心眼。回去之后和女儿商量一下,有的直接就把女儿许配给了探花郎。

  这才有了中了探花郎要比中状元还要高兴的原因了。

  但是到了南宋后期,探花就代表着殿试第三名了,这怎么能比中状元高兴呢?就好比你考试,得了第3名,怎么会比得了第1名更加喜悦呢?不能一概而论。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控制,造福了寒门子弟,也为朝廷选拔了真正有才能的人。当然,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对国外的一些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殿试的三甲是什么?只是状元、榜眼、探花吗?
曾经一直以为殿试的三甲,就是科举中最高考试的前三名,理应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后来才发现,这错的非常离谱。殿试,虽然在唐武则天时已有,但是到了宋代才成形。在唐朝时,没有榜眼这个名次,南宋时期,才有了榜眼一说。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加考试者需要以秀才身份报名,乡试考核通过的即可称作举人,而乡试第一名则成为解元。这里的乡试相当于如今的省级考试,而解元基本等同于现在的省高考状元。而中了举人的考生,就可以继续到礼部报名,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考核的考生就可以称作进士了,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士同年可以到紫禁城的保和殿参加殿试,殿试的试卷会交给阅卷大臣轮流查看,用类似于画“正”字的办法,找到阅卷大臣支持票数排名前十的试卷,最后交给皇帝决定名次。最后,皇帝会根据成绩的高低,分出殿试的三甲,这里的三甲绝对不是前三名的意思,而是“三等”的意思。第一等...
·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
· 揭秘古代状元水平相当于什么现在的学历
还不知道: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学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状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终极目标,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中状元者,又称“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那么古代的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要想高中状元,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过五关斩六将”,全国无数的读书人,要经过童试、府试,会试最后到殿试,多达十几二十万的读书人在争抢这份荣耀,其过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从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发老翁。状元之路漫漫长,犹如蜀道之难。“状元”这个称谓,一直到明清时期才确定下来,在这之前状元也叫“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也叫状元。经过了乡试,省试的层层选拔,最后成功突围进京参加殿试的这些人已是凤毛麟角,可谓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大臣监考,决出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成为状元,就等于拿到了...
·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
在古代,武状元打架靠的是功夫,话不投机就打架,从来不带和你多墨迹的。文状元就是我要和你讲道理,非要把你讲死不行。看来皇帝设立文臣武将还是挺有道理的,先来和你讲道理,讲不通了就和你打,直到把你打服为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如果把古代的状元放到现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水平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古代学生的中举之路,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用现在的省市区来进行划分的话,要想考中状元,第一步是要通过市级或者区级的考试,就是现在的小升初,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位秀才了。嗯!小有成就。接下来就开始参加省级的考试,就是现在的初中升高中,在省会城市去参加考试,考过了,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位举人了,恭喜你离当官又进一步了。那么倒数第二步就是去国家的首都参加全国性的考试,就是现在的高中升大学,差不多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哎呦!险胜,刚刚过及格线,可以去见皇上了,这是光耀门楣的好事。可是好像能力有点不够了,赶...
· 探花和状元榜眼有着什么异同?才能哪个更高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探花”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名位在“状元”和“榜眼”之后,但“探花”与“状元”、“榜眼”一起统称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鼎甲是进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探花”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是十分难得的荣誉。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何况“探花”与“状元”、“榜眼”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人二等。例如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榜探花孙曰恭,原拟其为一甲第一,不料成祖发觉“曰恭”二字写在一起读“暴”,心中不悦。又见一人名为邢宽,便道:“孙暴不如邢宽。”遂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