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相比于其他地方 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8
转发:0
评论:0
相比于其他地方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呢,还不知道: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

  还不知道:为何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01东北威胁为何重于西北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可以说是最具威胁的了。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很不严谨,因为这个“北方”,其实还应当具体分为东北与西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主,是草原文明,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渔猎或农耕为主,阎崇年先生将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的金等政权称作是“森林帝国”,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

  其次,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还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所造成的威胁,远不如东北地区的大。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唐以前,来自西北的威胁要重于东北,而唐以后则反了过来。

  (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南下,毫无地形之阻,图为金灭北宋形势图)

  02集体决策保证政稳运行

  笔者认为,要想全面回答此问题,就必须分别从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西北相比,虽属于后起之秀,政治文明不如西北发达,仍保留着军事民主制的遗风,但这样一种短板,恰恰成为了其政权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举个例子,匈奴与看似崛起迅速,但这样一种崛起是极为脆弱的,草原上松散的部族,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靠的多是个人的领袖才能。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所有人都听一个人的,办事效率高,可是不好的一点是,一旦这个受到众人尊崇的英雄人物死去,那整个部族将会瞬间变为一盘散沙。比如东的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获后,东内部没有再推举出一个人来主持大局,而是迅速由群龙无首转成四分五裂的状态。

  可是东北就不同了,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内部虽和西北一样,都有主奴关系的色彩,可是在上层决策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轻易能说了算的。

  比如契丹人的大政会议、金人的勃极烈制度,清王朝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八旗制度。这些由高级贵族组成的决策组织,虽然是皇权成长的绊脚石,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却避免了整个政治集团因领袖人物死去而迅速瓦解的危机出现,使得最高权力能够平稳交接。换句话说,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内部集体决策体系的维持,让他们得以给唐以后的中原王朝造成更大的威胁。

  导致这样一种集体决策的原因有很多,我以为,东北地区独特的经济模式,是造成这样一种的原因之一。渔猎经济与游牧业不同,他强调集体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很难出现个威这样的东西。

  这样一种经济基础所衍生的思维模式,也大大影响了东北少数民族的权力结构的形成。比如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过程中,他不是一味像草原民族那样“打到你服为止”,而是注重以联姻等方式缔结稳固的同盟关系,并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当然,这也是一种政治成熟的表现。

  于是我们会看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虽在灭辽后不久匆匆逝去,而他的弟弟却能在贵族们的簇拥下继承大统,并有条不紊的开展南下攻宋计划;皇太极歼灭明军主力后虽也早死,可他的儿子福临,却能在多尔衮等王公贵族簇拥下迅速入关,定鼎中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明虽落后于西北,但这并不妨碍其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从中获利。而他们有条不紊的崛起,显然也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比西北更大的困扰。

  03失去幽云与中原王朝政治中心东移

  二,幽云地区的丧失与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东移,也无形中加重了来自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威胁。早在秦汉时期,太史公在讨论天下大势时,就曾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里的西北地区,实际上指的就是关中。当时人对于关中在全国的政治意义是极为看重的,政治精英们不仅在此建立了严密的政权组织,还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以形成对地方的优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华北地区因战乱影响经济残破,无法给中央提供足够的税收,而关中地区人口的增加与生态的恶化,更加大了地方供求矛盾。为了供应都城所在地区庞大的钱粮开销,唐人加强漕运建设,将东南的大量财赋转运关中,以支撑帝国在西北的政治。

  此时,东南地区经济价值的悄然上升,已经成为了中原王朝统治者临御天下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唐亡后,关中地区因频繁的混战而败落,继承帝国大业的后周及北宋王朝,为了节约成本,便顺势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靠近东南财赋地区的河南。

  没有了关中复杂山地地带的庇护,东移后的王朝都城,迅速处在了东北地区敌人的直接攻击之下。东北少数民族王朝南下攻打中原腹地,必要先由幽云地区进入华北平原。

  幽云地区原由唐王朝的河朔藩镇控制,河朔虽然桀骜不驯,屡叛中央,但在抑制契丹和奚等少数民族进攻中作用不小。可是,经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后,原先制衡东北少数民族的藩镇军事集团凋零殆尽,这便给契丹人南下扫清了障碍。

  失去了河朔的庇护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自然给其进攻减小了难度。例如宋真宗与徽宗时期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手,都是在一种极其被动的态势下展开的。开封城破固然有朝廷抵抗决心不足的原因,可是地形上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真宗时期辽国大举南下,也险些让北宋倾覆)

  明朝建立后,也曾考虑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活跃,如将都城建在江南,虽然不用担心饿肚子,但却不利于及时掌控东北边疆的局势。因此,明成祖朱棣干脆把都城北迁到了北京,并以大运河来转运南方地区的物资,以供应京师需求,算是用了折衷之计。

  北京靠近东北“蛮夷之地”,自然又成为了少数民族围攻的主要目标。因此,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变换,也是东北少数民族威胁重于西北的原因之一。而造成中原王朝这一变化的,又与经济地理有关。此为第二点。当然了,读者朋友如有其他看法,还望不吝赐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太后和皇帝相比谁的权利更大呢
古代太后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特殊的位置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对立的,那就是皇帝和太后。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后没有权利的野心的话,那么她基本就负责管理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太后地位高,皇帝权力大,皇帝看到太后可是要下跪的,只要太后有手段野心大,实权也可以压倒皇帝。也有些特别情况。第一、如果皇帝年幼,基本太后处于干政的情况,这时候太后的亲戚的权力逐渐大了起来。基本无论大小事,都是太后帮忙做决定,这个时候基本就是太后的权力相对大一些。如果皇帝达到了理朝的年纪,如果这时候太后有权力的野心的话,这时候皇帝手中基本没有什么权力,皇帝还是得乖乖的听太后的话,受太后摆布。如果皇帝一直很懦弱,那基本就等到太后老去之后,皇帝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拿到权力,如果皇帝不甘平庸的话,那基本开始积蓄自己的权力,等到一定的时间就把太后搬到,然后...
·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县令和知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那么,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中,哪一个官职更大呢?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在全国推行。在郡县制的体系中,朝廷只管到郡、县一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但是,县以下还有“乡、亭、里”三级,其长官都由本地人推荐,朝廷并不干涉。秦汉时期,一县长官称为“县令”或者“县长”,但两者也有微小区别。一般情况下,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县,长官被称为“县令”,俸禄从六百石到千石不等;人口万户以下的县,长官被称为“县长”,俸禄从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魏晋时...
· 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相比谁的官职更大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江苏巡抚和两江总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总督和巡抚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官职了。其中,就两江总督来说,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两江总督的驻地位于南京城正中。而江苏巡抚(巡抚衙门驻苏州),下辖苏州府、江宁府(今南京)等建制。由此,对于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这两个官职的驻地都设立在今江苏省内。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谁的官职更大呢?一首先,对于清朝时期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在官职品级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就两江总督等总督来说,品级为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已经是“一品大员”了。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皆为清代重臣。与此相对应的是,巡抚的品级为从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
· 清朝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相比谁的权利更大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两江总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有九大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以及清朝即将灭亡时,又设立的东三省总督。虽然九大总督都是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在朝廷里的地位相差悬殊。如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都是横着走的角色,而云贵总督的存在感就很低。1906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因为在广东打击贪官污吏,损害了庆亲王奕劻的利益,被调任云贵总督。从表面上看,这是平级调动,实际上是降级使用。岑春煊感到面上无光,称病没有赴任。因此,当云贵总督遇见直隶总督时,一定会有一种低人一头的感觉。那么,当直隶总督遇到两江总督时,他们谁更厉害一些?从政治地位上来看,直隶总督要略胜一筹。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总管直隶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为从一品。直隶省包括今天的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大部...
· 刘备最初的官和刘邦最初的官相比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烽火连绵,民不聊生,黄巾军揭竿而起,慌乱之下的汉灵帝,为平息叛乱,赶忙派人前去征讨。刘备虽是皇室宗亲,但因血脉太过边缘化,到他这一代,已沦落到与平民无异。参与平定黄巾军起义,应算是他人生霸业的开端。因在平定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立下功劳,刘备被授予安喜县县尉之职。可以说,这是刘备人生之中第一次为官。其中的欣喜,可想而知。只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代的县官,皆是七品。而县尉一职,属于县令的辅佐人员,负责一县的治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只按照当时品阶来说的话,县尉应算是九品小小芝麻官。根据标题所说,咱们再来回顾下刘备老祖宗刘邦的最初官职。众所周知,刘邦最初官职是泗水亭长。须知,在秦汉时期,乡村之间,每隔十里设一亭。顾名思义,亭长就是此方圆十里内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此地的繁琐事务。换到现在,大抵就是村长到乡长之间的级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