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人的胃口真的很大吗 为何动不动就一斛酒一斗米十斤肉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9
转发:0
评论:0
古人的胃口真的很大吗为何动不动就一斛酒一斗米十斤肉的,还不知道:古人是如何一斛酒一斗米十斤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还不知道:古人是如何一斛酒一斗米十斤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其实,只是度量衡的问题,古时候的重量单位肯定和现在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肯定比现在的轻。所以,经管用现在的眼光看很惊人,但是其实没那么多。

  在中国的古代,时代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斛和石通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宋代1市斤是640克,一石即59.2公斤。59.2公斤酒,就是可口可乐也喝不下去这么多。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古人能吃下一斗米?

  首先这个典故是特定指的廉颇,不是说别人。廉颇从小饭量就大如牛,他吃一斗米很奇怪吗?最近有个视频很火,是一个年轻女孩上节目,她的饭量是常人的十倍。家里都被她吃穷了,她去相亲,与相亲对象见面,本来这个饭店两人的正常消费就一百多,结果那男子很绅士,她自己又想吃,就放开胆子吃,结果一结账,花了一千多。廉颇一顿饭吃一斗米,不奇怪。在演义小说中,薛仁贵也是一顿饭吃一斗。

  那么,就是汉朝及以前,一斗是多少?是现在的两斤。正常人一顿饭吃多少米?五两。

  真相是,单论米饭,不算菜肴,廉颇即便是老了,一顿也能吃常人四倍的量。古代的普通人,饭量与当今并无太大不同,只是菜肴很少,米饭也是三两到半斤。

  还有人就想问,古人真的能吃下十斤肉?

  你按照现代的斤两换算,十斤肉当然很多很重。但是你得按汉代及汉代以前的计量单位算,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显然就是汉以前的人士。那时候的一斤是现在的250g,这个重量定制的金饼、马蹄金,都叫做“一金”,刚好也是250g。

  所有,古代的十斤肉,按照重量算,是现在的2.5千克,也就是现在的5斤。

  普通人吃肉,吃火锅、烧烤,做多也就吃个一两斤。人家廉颇是能吃,到老了,一顿饭能吃一斗米,就着十斤肉。相当于这老头,一顿饭吃四大碗米饭,三大摞肉块。那么,古代的普通人能吃多少肉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出自这个典故,这个牛吹的也有点大。当时的度量衡和宋朝是有差别的,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战国时期的一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50克,也就是半斤,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两千毫升,也就是说一顿吃了3斤多米,5斤多肉。

  答案是,一般吃不上。能吃上的,也就是几两到两三斤不等。

  还有,就是个好东西,但是喝的多了容易酒精中毒,更何况是一口气能喝一斛酒?

  说自己喝一斛酒的这家伙是刘伶,众所周知的海量酒鬼,也不是普通人。刘伶说自己一饮一斛,应不是吹牛。古的一百升,等于一斛,那时代的一升,等于现在的200ml,也就是一斛为现在的两万毫升。一瓶啤酒600ml,酒鬼刘伶蹲在酒缸里,说他一口气能喝一斛,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有个海量的人,说自己一回能喝30瓶。(古代酒度数虽然低,但只是与白酒相比,比啤酒是要高)

  这很恐怖么?

  对普通人来说,是有点恐怖。但对刘伶来说,可能真的没有问题。宋代有个叫张齐贤的,人家是宰相,以能吃能喝垂名青史,一顿饭能吃一桌。有人为了看他到底有多能喝,抬了一大桶酒让他喝,人家喝完以后,他们就看张齐贤的肚子,结果并没发现有多大变化。可是那个桶是和张齐贤的腰一般粗的,中途他还没上厕所。

  古代的酒度数比较低,一般就是9到18度那样,主要在于古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蒸馏,元朝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挺进中原,由于北方天气寒冷,需要借助更加强烈的酒劲御寒,在学习的汉人的酿酒方法以后,经过改良,烧酒就被发明出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四·烧酒》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 元 时始创其法……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所以古人的酒整体来说大于啤酒,小于现在白酒的一半,喝个几瓶是有可能的,武松过景阳冈喝了十八碗,要是十八碗二锅头,估计就被老虎干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个稍微靠谱点。一斛酒,绝对是吹牛,就是一桌子人也喝不下。

  重体力劳动者的饭量是很惊人的,我岳父二十年前和他们村里的人修河堤,有一次几个人下了工聚在一起喝酒,就是农村自酿的散酒,平均每个人喝了1.5升装的雪碧瓶子两瓶。居然喝得正高兴。所以,如果是古时候的武将,以当时酿酒的工艺来说,喝个七八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文学修辞手法,这个大家都懂的,很多类似的演义小说都有夸张的成分,不必太认真。

  所以,第一次听得时候,感觉很惊人,但是,真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为何动不动就改名换姓?其缘由是什么?
一个人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着这个人是谁,还代表着这个人的一生。在传统的中国,如果说要改名换姓,其背负的意义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现代,是不会随意改名换姓的。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古人是会改名换姓的,那么古人为何动不动就改名换姓?其缘由是什么?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在我国古代,人们是比较注重风水这方面的,所以他们很在意在这方面触犯到忌讳,就像是在一些时候不能做什么事情一样,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像是在明朝的时候,一个人改名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名字和皇室名字中有音一样的,就会改掉自己的名字,还有的人就是为了让别人认不出自己就改名字的,因此在当时改名字的人真的是非常多的。那么为什么要改姓的,其实原因还是有的。第一点,就是为了逃避灾难,躲避仇家而改姓的。因为改过姓氏,改过名字后,就觉得自己在大家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这样就可以躲避...
· 中国古代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是真的吗?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所有超过30万大军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传说。到了明末以后,虽然军队出战,还依旧把人数号称的无比多,但已经没有什么人相信了。比如明朝第一次讨伐努尔哈赤,8万多明军,1万多朝鲜军,就敢自吹是47万大军。到了以后还有升级版本,1766年乾隆派云贵总督杨应琚讨伐缅甸,他就区区3000个大头兵,却写信给缅甸王说他带领50万大军来讨伐他们来了。乾隆53年讨伐尼泊尔,也把几千清军吹嘘成了几十万大军。网络配图先说说著名的土木堡战役吧。土木堡战役现在流行说明军出动了50万大军,这纯粹是拿号称当真实数字了。《明实录》宣宗68卷,记载宣德10年,京军77卫总共是253800人。除去屯田,守城以外,有116400人,在内务府,或外面当差。在营操练的只56000人,从这里我们知道京军是25万人。明英宗实录卷记载,正统皇帝下令准备2日后起行,结果各个官员,随从,都是仓促准备,连粮食都没有准备好大军就出发...
· 中国古代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是真的吗?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所有超过30万大军的故事都只是一个传说。到了明末以后,虽然军队出战,还依旧把人数号称的无比多,但已经没有什么人相信了。比如明朝第一次讨伐努尔哈赤,8万多明军,1万多朝鲜军,就敢自吹是47万大军。到了以后还有升级版本,1766年乾隆派云贵总督杨应琚讨伐缅甸,他就区区3000个大头兵,却写信给缅甸王说他带领50万大军来讨伐他们来了。乾隆53年讨伐尼泊尔,也把几千清军吹嘘成了几十万大军。先说说著名的土木堡战役吧。土木堡战役现在流行说明军出动了50万大军,这纯粹是拿号称当真实数字了。《明实录》宣宗68卷,记载宣德10年,京军77卫总共是253800人。除去屯田,守城以外,有116400人,在内务府,或外面当差。在营操练的只56000人,从这里我们知道京军是25万人。明英宗实录卷记载,正统皇帝下令准备2日后起行,结果各个官员,随从,都是仓促准备,连粮食都没有准备好大军就出发了,也就...
· 李白竟然能喝一斗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正是李白在喝酒的月晚写的。据说李白的酒量非常好,能喝一斗酒。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李白的酒量真的这么好吗?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是50斤粮食。谁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够顺手拿起来投人,体积一定是有限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时,让张良送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这玉斗也是酒器,张良可以随身带着,体积也不是很大。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诗经·大雅·行苇》...
· 古代打仗真的动不动就几十万兵马吗揭秘真实的兵马数量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作战真的有十几万兵马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对于古代军队如何作战,那么我们脑海当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敌对双方各自携带自己的军队,大家都有十几万的兵马,然后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双方几十万兵马便交战在一起。这种场景经常在仅是在影视剧品当中看到,那么在历史你当中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么?我们可以想象可以场景,如果双方几十万兵马进行交战的话,那么只有双方军队接触的那条线是处于战斗状态当中的。那么后面的士兵基本上只能狗加油助威之类的,可以说古代作战当中,能够决定胜负的便是几万士兵而已。如果在前面作战的士兵,一旦进行逃跑的话,那么后面的士兵自然而然的便会逃跑。这种作战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再加上当时部队一般都都喜欢夸张数据。在军队当中除去士兵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兵种,他们负责押送粮草、守备据点。当然还有跟随部队的民夫,他们一般都会干些体力活。然而在进行作战的时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