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盘点历史上太监的叫法 称呼太监是明朝以后的事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61
转发:0
评论:0
盘点历史上太监的叫法称呼太监是明朝以后的事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监的叫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监原称“宦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监的叫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监原称“宦官”,称呼太监是明朝以后的事情。太监,原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在唐朝、辽时期都有太监官职的设置。

  明朝是宦官最为盛行的时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便于管理宦官,使能各司其职,废内侍省,设九监、二库、六局,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衙门,即十二监、八局、四司,各设掌印太监领导,专管皇帝及皇室吃喝拉撒睡等诸事,后来又设立了由宦官负责的东厂、西厂、内行厂,对官府和百姓进行侦缉和刑狱,又插手干预财政、管理皇庄、经理仓场、提督营造等。

  宦官因为权势膨胀,于是拍马屁的人就多了,太监原本是少数上层宦官的称呼,而到了明朝,不论其职务高低,无不点头哈腰,以尊其长官之例,通通戴上了“太监”这顶高帽子。久而久之,太监便成为了日常用语。到了清朝,太监便成了宦官的通称。

  其实,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和古人的世俗用语中,太监还有许多别的称呼,粗略地算了一下,也有几十种之多,现在以最为常见的称呼简单介绍之。

  寺人:原指商、周二朝宫廷内使用的近侍小臣。后来专指经过阉割的宦官,“寺”音同“侍”。故称为寺人,寺人是早期宦官的称谓,西周春秋之时已见于文献,而佛教在西汉末年才传入中国,所以,不能将“寺人”和“僧人混为一谈。

  宦官:又称宦者,为战国以后对阉人的专门称呼。秦汉至清朝以前的官方文书中,宦官、宦者是常用的正规称呼。

  阉人:又称阉官、阉尹、奄人、奄官等。男人去势曰阉。势指的是人和动物的睾丸。阉本作奄。“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在《周礼》中记载,奄人一般承担看门的任务,所以在“奄”字上加一个“门”为“阉”。

  腐人:又称腐夫,即阉人的意思。腐人由腐刑而得名,腐刑即宫刑。“宫刑,其创腐臭,故曰腐也。”《汉书》中又有一说:“腐:宫刑也,丈夫割势,不能复生子,如腐木不生实。”

  中官:又称中人、中臣、中使、内官、内臣、内监等。宦官多在宫中或内廷服役,这是相对与外朝而言,因此多以“中”、“内”之名冠之。宦官充使称中使,权势宦官称为中贵。

  貂珰:貂、珰皆为汉朝宦官佩戴的饰物。貂,即以貂尾为冠饰,珰指的是冠首金属器物。“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以后,专任宦官,右貂左珰。”(《汉公仪》),后代据此以“貂珰”为宦官的别称、代称。

  此外,宦官还有一些其他称呼,通常是这样的,一是宦官的上述主要称谓分别组合和演化,如“宦寺”、“阉寺”、“貂寺”、“妇寺”、“中珰”、“内珰”、“阉宦”、“内使”、“宫监”等等。

  还有一种是具有感情色彩的称呼,其一尊称如“公公”、“老爷”;其二鄙称“宦竖”、“阉竖”、“内竖”;其三专指阉割了生殖器官,如“刑人”、“刑余”、“净身”;其四是以宦官的职务来称呼,如“黄门”,因汉朝皆以宦官充任黄门令、中黄门、小黄门等职而得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太监竟然有这么多称呼老公也是当时太监的叫法
由于历史源远流长,宦官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同义词有寺人、阉人、内侍、中官、黄门、内竖、中贵人等。战国时赵国有宦者令、秦国有监,都是宦官领导的名称。宦官一词古已有之,本是统称为皇家服务的官员(据说此名出自天帝星旁一个叫宦者的星座)。东汉之前,并非所有宦官都是阉人,宦官全面采用阉人是东汉之后的事。后来,宦官就等同阉人了。至于近代流行的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辽国的史书,原意泛指在政府机构里工作的官员,阉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到了明代,太监才变得跟宦官几乎等同,不过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所有太监都是宦官,但并非所有宦官都是太监!明朝太监原本是指宦官的上司: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但到了清代,两者就混为一谈了。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一些人为了讨宦官欢心,通常都会以较高的职位来称唿他们。这就好比一些商家喜欢把消费者称为老板,或是酒店业者习惯会把前来光顾的客人称为王董、李董的道理一样。还有更有趣的呢,近代人俗称...
· 历史上太监称呼有老公来说,其实还有一个称呼也叫太监
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老公”一词最初指的是太监,现代社会这是夫妻间的称呼,但其实除了“老公”,老年夫妻相互之间的称谓“老伴”,在历史上也曾是指的太监。有明一代,除了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在位期间,剩下的大多数时间里,宦官都是最受皇帝信任的力量。明宪宗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朱祐樘为太子后,就派宫中服侍他多年的太监覃吉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习。覃吉在服侍朱祐樘中尽心尽力,不仅口授“四书”,还常常对其叙说民间趣事,甚至连宦官专权祸国的往事也不避讳。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有一次,覃吉对朱祐樘:“我老了,也不想当什么富人,只希望天下能有个圣君,那我就满足了。”所以太子朱祐樘非常尊敬他,后来就称覃吉为“老伴儿”。后来的天启皇帝也是以老伴称呼魏忠贤,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天启呼魏忠贤为老伴,凡事委之,已竟不与。”清朝人士阮葵生在《茶馀客话》也有记载:“天启呼魏忠贤为老伴”。后来“老伴”一词传到了...
· “咱家”竟然不是宦官太监的专属称呼吗?
观众常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宫廷宦官以“咱家”自称。尤以清宫戏最为典型,“咱家”一词被误认为是宦官的标配,其实不然。在古代,太监都自称“咱家”,“咱”字是很常见的字,但是个多音字,念zan,又念za。“咱家”在明朝以前的一些朝代,最早是和尚、道士对自己的称呼。这一词意味着清平,寡欢,淡泊世事的一生,后来太监们也用这一词,顾名思义也是指自己已经没有性能力,清平地过一生,故称“咱家”。“咱家”(音za,去声),人称代词,我,早期白话,早期文献中也可以写作“喒”。宋元明清时期的俗文学作品中运用十分普遍。例如“自叹咱家,两鬓霜华,有锦难缠,泪湿琵琶”(孙周卿[双调]蟾宫曲自乐);明徐渭《渔阳三弄》:”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别号火珠道人”;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咱家左良玉,表字昆山。”宦官自称“咱家”,在旧时戏曲小说中多见。“李莲英伸手在荣禄肩上拍着,笑说道:‘鱼儿快上钩了,四爷须好好地做去,...
· 明朝太监是大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明朝的太监有什么作用?
明朝太监是大明的重要支柱之一?明朝的太监有什么作用?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每当想到太监,我们总喜欢在前面带一个“死”字。死太监,似乎才更配得上太监这个词。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太监的认识,多数都是来自各种演绎和影视。而真正的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太监这个问题的呢?比如著名的历史学家蔡石山先生。但很多人,根本不会去读那些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他们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反正,谁只要敢说太监和秦桧是背锅侠,或说半点他们的好,就是替他们洗白,就是别有用心。对于这种没有理性思维的人,我们最好不要和他们生气,因为不值得。今天,作者就给你简单地说说明朝太监的作用。我第一次恨太监是初中时,那时读一篇优秀作文。说魏忠贤他们喝着东林党忠君爱国的喉骨灰粉,在阴暗的烛光下狰狞地奸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对秦桧、魏忠贤、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就有了不同的认识。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将来也会不会像我一样,但我想不会...
· 历史上还有女太监女太监是如何净身的?
太监旧称宦官。一提起太监,人们就会在眼前立马出现了,尖尖的嗓子没胡须的“男人”。对了,他们已经不能叫男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最代表男人的那嘟噜东西,一刀割掉了!中国京城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太监文化成为了中国京都一大特色,毫不逊色于书法、京腔等文化。女太监男太监人们都知道,至于女太监,人们就知道的不多了。在一般人看来,宫中太监都是男人阉割后净身而来,这仅是狭义上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全是这样。大太监都能弄乱后宫,起用女人来管理后宫,便是帝王们一个明智的选择了。于是,在传统的宦官制度下,又出现了女官制度............女太监。现代的女子是“半边天”,在古人则完全无地位可言,出来做官的更是凤毛麟角。而独在后宫内女人可以做官,这或许应该感谢帝王对身边男人的严防,不然根本轮不到女人当官的份儿。女官,民间俗称女太监。汉代有名的才女班昭、宋代女进士林妙玉、唐代女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