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同样是对待蒙古残余势力 为何明朝修长城而清朝却要修寺庙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6
转发:0
评论:0
同样是对待蒙古残余势力为何明朝修长城而清朝却要修寺庙呢,还不知道:明清是怎么对待蒙古残余势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

  还不知道:明清是怎么对待蒙古残余势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对待蒙古残余势力,明朝和清朝的态度截然相反。有人就提出,明修长城清修庙,那么明朝修长城花了多少钱呢?

  (明朝和北元对抗地图)

  对待蒙古参与势力,明朝和蒙古的方法绝对不同。明朝习惯用法是修长城,而清朝则是修庙。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明朝和蒙古打了200多年,也没有征服蒙古,而清朝则不同,最后征服了蒙古。为什么呢?

  1,清是从北方进入中原,其在入主中原之前就控制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对草原部落的弱点看的很清楚。如为了限制其灵活性,清代限定蒙古各部的活动范围。为了防止蒙古的联合,形成对农耕区的威胁,其对蒙古各部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采用结盟的方法打击叛乱分子,同时很小心的不让一个蒙古的首领总揽大权;

  2,满洲人和蒙古人的关系是介于臣属和盟友之间,通过联姻等手段,使其都成为统治基层,所以说满清对中原的统治其实是满蒙联合统治;

  3,清代时火炮等热武器开始,而这使得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不复存在;

  4,影视剧中常出现康熙在对长城问题上的回答 ,大意是最坚固的长城存在于民心之中。

  (长城)

  作为农耕为主的明朝,不懂得草原的管理办法,大多是征缴,以剿灭为主。为此,明朝开始修长城。据历史学家估算,明朝修建1公里长城,一般需要花费7700两白银,高则31500两白银。

  明代一共修建了约6300公里长城,这样算来,明朝修建长城至少花费了4850多万两白银。除了修长城花钱,打仗更需要花钱,要维持北方十几个军镇的运转,每年超过800万两白银

  要知道,就算在明朝张居正时代(1572-1582)的财政黄金时期,朝廷一年的收入也只有400万两白银。而在张居正死后,明朝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明万历十一年,明朝的国库财政赤字已经高达230万两白银。因此,修长城对明朝而言是一个沉重负担,只能靠不断征集赋税甚至通过买卖官职来解决----到了明朝中后期,官职就像菜市场的萝卜白菜一律明码标价,可以自由买卖。

  (雍和宫)

  清朝统治基层是比较喜欢修庙的。

  乾隆皇帝曾说过:兴造一座梵宫,胜百万兵。这种说法,反映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政策。尊重民族信仰,可以更好的团结少数民族,从而尽可能的消除兵戎相见的惨剧,再加上其他相关的安抚政策可以使民族问题尽可能的化解。

  有清一朝,没有修建过长城,但是他们修建了三到隐蔽长城。

  第一道是血缘长城,满蒙通婚。终清一朝,两边皇族、贵族通婚达到500余次,结成利益同盟。

  第二道是隔离长城,划出上千里无人区,实行蒙汉分治,严禁汉蒙接触,防止二者联盟。

  第三道是思想长城,这个最猛,就是在蒙区大力推行教,用佛主代替长生天,把凶悍的刀马铁骑变成温顺的转经,而且有效降低了蒙古的出生率。

  所以说满清兴起并非偶然,他们中有超一流的战略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没有消除蒙古北元残余的势力?
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保持了史称“北元”的政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时一次外来政权在中原失败后可以全身而退的一个奇迹。就在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国号大明。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图再次入主中原,不断发动对大明的反攻。朱元璋则打算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蒙古残余势力,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但无论时朱元璋时期的七伐蒙元,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在永乐皇帝驾崩后,大明和蒙元进入了相当长时期的对峙和拉锯阶段。虽然总得来说明朝前期一直处于攻势,但是到了明中后期也有土木堡之变这样大明皇帝被生擒的悲剧...
· 明朝为何没有解决蒙古的残余势力主要的原因出在哪里
明朝为何没有解决蒙古的残余势力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蒙古人在草原崛起之后急速扩张,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疆域广袤的庞大帝国。然而忽必烈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际控制区域也只有蒙古祖庭和宋金故地。元朝自忽必烈后,政局动荡,到了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就在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元顺帝从元大都仓皇北窜,回到了蒙古人的龙兴之地。继续保持了史称“北元”的政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时一次外来政权在中原失败后可以全身而退的一个奇迹。就在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国号大明。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图再次入主中原,不断发动对大明的反攻。朱元璋则打算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蒙古残余势力,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但无论时朱元璋时期的七伐蒙元,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在永乐皇帝驾崩后,大明...
· 同样都是对付蒙古为什么清朝可以收复而明朝却不行呢
为什么明朝收复不了蒙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和明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但有些地方又是极其相似的,比如他们都是定都于北京,并且都用了同一个皇宫。虽然有这些相同的地方,但终究生活在皇宫里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一样的处理办法。在明清两代,他们在北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也就是蒙古部落,蒙古部落时常南下侵略,给中原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明朝从朱元璋建立国家开始,一直到崇祯灭国为止,蒙古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而清朝呢?清朝最后“吸收”了蒙古,从一开始的战争到最后的降服,彻底解决了北方边患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清朝能够收服蒙古,而明朝却只能与之硬消耗下去呢?首先立场不一样。明朝是靠消灭蒙古才建国的,所以蒙古和大明一直是敌对关系,双方的仇恨一直都存在,也是非常难以化解的。另外明朝最有能力的两个皇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曾经狠狠...
· 刘禅他为何拒绝为诸葛亮修寺庙?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刘禅。历史上的刘禅被称为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网络配图刘禅果真如此昏庸无能吗?事情始于君王刘备思劳成疾,宣召诸葛亮到白帝城,托付后事,对诸葛亮说:“君的才干比曹丕高出十倍,定能把国家治理好,若嗣子还可辅佐,就辅佐他一下;若他不才,你就取而代之!”同时又遗诏刘禅:“你也丞相共事,如事乃父!”刘禅谨遵父命,事事皆听从诸葛亮吩咐,命诸葛亮全权处理蜀汉的军国大事,刘禅在楚汉几乎成了一个象征。魏晋时期的人大部分都指责刘禅庸碌无能,把他说成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君,然而,刘禅虽并不聪明,但也是在是担不起“昏庸”二字。网络配图刘禅在司马昭的宴席上说:“这里很快乐,并不想回到以前那个蜀汉”,事实上这难道不是刘禅的高明之处吗?如果他说他很喜欢以前的那个蜀汉,想回到那个时候,那么他还能活命吗?诸葛亮去世他拒绝臣民在境内为诸葛亮修建寺庙。在这一点上刘禅其实也非常聪明,...
· 明太祖朱元璋如何蒙古残余势力?
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来说,外族入侵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危机,所以很多统治者在建立新政权的时候往往会提前预防外族进攻,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后也是一样的。当时朱元璋统治下的大明王朝唯一能威胁到他统治的便是蒙古族,所以朱元璋在北伐战争之后便开始打击蒙古族残余势力,开始防御蒙古。在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八月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进入大都城,元顺帝逃走了,元朝彻底灭亡。元朝虽然灭亡了,但元朝还是有一些残余势力的,这些势力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下的北部边疆地区还是有很大威胁的,所以为了能够巩固国防,保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和谐,朱元璋觉得必须要对元朝蒙古的残余势力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打击。朱元璋剧照朱元璋起初觉得要想防御蒙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加强大明王朝在北部地区的边防,要在北部边界驻扎大量的军队,要防止蒙古族的残余势力从北部边界攻入大明王朝的领土;另外要分封一些比较有地位的北部诸王,比如辽王、宁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