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民族英雄:于谦是怎么机智化解明朝午门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5
转发:0
评论:0
民族英雄:于谦是怎么机智化解明朝午门血案的?,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于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朝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于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朝午门,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庚午(1449年8月23日)北直隶京师午门的一起。

  此案为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此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化解了这次事件,参与此事的官员都没有受到惩罚。

  1449年8月,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被围俘虏,明朝三大营精锐全军覆没,百官丧命。蒙古也先乘势进入明朝内地,围困北京城。

  监国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在商量备战之策的时候,明朝廷臣呼吁严惩“土木堡之变”的祸首王振和他的余党的行动也开始了。

  1449年8月23日,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大臣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廷臣纷纷响应,事件导火索被点燃,朱祁钰没有当机立断,廷臣则不依。

  朱祁钰害怕了,准备离开,但大臣们紧紧跟着他。

  朱祁钰无奈下令籍没王振家,并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去执行。众大臣称:“马顺是王振党羽,应当遣都御史陈镒。”

  当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下。众人却欲殴打金英,金英脱身而入。

  这时,马顺站出来喝斥百官,大臣王竑突然跳出来带头在朝廷上猛击马顺,众大臣也一拥而上,马顺被当场打死。

  众人又向郕王朱祁钰要求惩治王振党羽毛贵、王长随两人,金英于是将两人踢出,随即两人又被群臣群殴致死。

  接着一些大臣居然将三具尸体挂到东安门上示众,军队士兵看到后竞相击打不止。

  随后,王振侄子锦衣卫指挥王山,在背后反绑他的双手跪在朝堂之上,大臣纷纷怒骂他不止。

  到这时朝堂之上成了杀人案现场,而士兵也气势汹汹地欲加入诛杀之列,朝廷的礼仪和威仪一时荡然无存。

  而文武百官打死马顺等人后,逐渐恢复了理智,也开始感到了害怕。

  郕王朱祁钰见到这种情形更是害怕了,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时名臣兵部侍郎于谦挤到了郕王身前,扶臂劝说道:“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愤怒。况且群臣心为社稷,没有其他想法,请不要追罪于各位大臣。”众人听后这才平静下来,失控的局面才得以恢复正常,而此时于谦的袍袖已经裂开。

  郕王朱祁钰见状,听从了于谦的建议,降下令旨奖谕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不再追论。众人才放心拜谢后离开。

  于谦出来后,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他的手感叹道:“国家正是倚仗您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情况,即使是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

  后来,陈镒奉令旨查抄王振及其党羽彭德清等人的家,地产和财物都充入国库。

  王振的侄子王山则在集市中被凌迟处死,王振全族被诛。太后命于谦为兵部尚书。

  凭借明朝午门,明朝中央将王振党羽清除干净,明朝文武百官全部回到京师保卫战的准备工作中,团结一心终于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午门的处理结果为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京师保卫战也是于谦组织的,为保卫危急时刻的国家不至于灭亡,忠臣于谦功不可没,他的大局观、胆量和机智都让人钦佩。

  后来于谦被人诬陷含冤被害,宪宗时平反昭雪。

  《明史》这样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

  最后让我们以小时候就学过的于谦的那首著名诗作《石灰吟》来结束本文,这也是于谦一生的真实写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民族英雄于谦简介于谦是怎么死的?
说起于谦这个名字,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著名的相声演员——于谦先生。不过小编所说的于谦与于谦先生并无多大瓜葛,他们甚至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本文所说的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民族英雄。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汉族人,出生于公元1398年,去世于公元1457年,祖籍考成,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自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慧,在他七岁的时候,曾有和尚观其相貌,称他是救世的良相。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那个老和尚所说又是否只是戏言,总之和尚一语成箴,于谦后来果然挽救大明于颓势之中。永乐十九年,二十三岁的御前高中进士,于宣德初年授御史之职。后来跟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叛乱,作战有功,升任巡按江西。宣德五年,再升兵部右侍郎之职,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于谦在此当政之时,时常深入群众之中,稍有灾祸,马上上奏朝廷,忧民之所忧。因为河南靠近黄河,有...
· 于谦是怎么死的?民族英雄于谦死于谁之手?
于谦是怎么死的?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史称英宗。英宗宠信太监王振,酿成了土木之变,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兵部侍郎于谦为了断绝瓦刺利用明英宗进行政治讹诈的阴谋,建议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布署保卫北京的各项事宜。当时北京守军不足十万,而且尽是老弱。于谦号召京城男儿捍卫京城,许多青壮年自带武器投军效力,很快使兵额增加到二十万。军仗局和盔甲厂的工匠几天内就赶制出大批盔甲。军器局的工匠生产了大量的军器、火炮和战车。居民几天内就挖成了护城的防御掩体五千一百余丈,并自发地帮助军队将通州粮仓中储存的粮食运进京城,共计百万石,足够守军食用一年。于谦宣布了造成“土木之变”的祸首王振的罪状,请旨查抄了王振的家产。把王振党羽马顺的尸体拖到街头示众,军民视之,无不切齿痛恨,争着拥上前去鞭尸,以解心头之愤。有力地打击了宦官集团的气焰,鼓...
· 明朝的午门是怎么回事?午门事件概况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虏,王振被乱军杀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瓦剌军进逼明都北京。噩讯传来,京师震惊,百官恸哭。国不可无主,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八月癸酉(二十三日),朱祁钰“摄朝午门”,设立临时朝堂,准备商议如何击退瓦剌军。群臣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土木堡之变”导致皇帝被俘、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是王振,如今擅权乱政的王振已死,但其亲信党羽还在,应该彻底清算,当务之急是铲除朝中的奸恶势力。当天,在一片哭声中,“群臣劾王振误国罪”。都御史陈镒代表群臣上奏,历数王振犯下的滔天罪行,请求朱祁钰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
· 明朝午门
背景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被围俘虏,明庭精锐尽丧,随行百官殒命。蒙古也先乘势进入明朝内地,围困北京城。监国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在一边筹画备战方略同时,明朝廷臣呼吁严惩土木之变祸首王振及其余党的行动也开展。经过同年八月癸酉,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其上奏同时痛哭,廷臣一时纷纷响应。朱祁钰无法做决定,于是下令择时改议,廷臣则抗议不依。朱祁钰一时恐惧,将站起离去,内使将关门,众臣随后拥入。朱祁钰只得下令籍没王振家,并遣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众人称:“马顺是王振党羽,应当遣都御史陈镒。”当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下。众人却欲殴打金英,金英脱身而入。这时,都指挥同知马顺站出叱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带头在朝廷上猛击马顺,并咬下其面,称:“马顺过去借助王振的威严作恶
· 于谦: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土木之变”后,造就了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这首《咏石灰》诗,明白晓畅,脍炙人口,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道德情操的生动写照。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受封过“少保”官衔,所以又称于少保。他自幼性格刚强,志向远大,特别崇拜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公元1419年中进士,宣德年间做御史,巡视江西,平反冤案,升为兵部右侍郎,又先后出任河南、山西巡抚。他到处访贫问苦,兴利除害,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于谦对于权贵,从不阿谀奉承。每次到北京办事,他都空着手,不带礼品。当时北京的权贵们,接受地方官员的贿赂,成了风气。于谦对此非常不满,他还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街坊里巷)话短长。”意思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免得遭人说长道短。“两袖清风”从此成为常用的成语。后来,王振专权,误将于谦当作另一个得罪过他的、姓名相似的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