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夏朝真的没有被商汤灭掉吗?真相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0
转发:0
评论:0
夏朝真的没有被商汤灭掉吗?真相是什么,你真的了解考古已证实夏朝存在,但也发现一大硬伤,商汤或许并未灭夏吗?小编给大

  你真的了解考古已证实夏朝存在,但也发现一大硬伤,商汤或许并未灭夏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让人困惑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并未发现有关夏朝的卜辞记载。武丁在对始祖商汤的歌功颂德卜辞中,屡屡提到商汤的征战,却唯独忽略了灭夏如此大的功绩,这一奇怪表现也让西周以后关于夏朝的记载可信度再次降低。

  当然,甲骨文没有找到夏朝的记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出土甲骨文目前还未全部释读,下定论为时尚早;二是甲骨文并非史书文字,而属于卜辞,不能苛求其将一个早已灭亡的政权脉络写入卜辞当中。

  所以,在殷墟出土之后,考古学家们开始了对夏墟的寻找,以期望能让夏朝“自证”其是真实存在的。

  1959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出土的宫殿、井字形道路网络以及手工作坊遗迹表明这里具备了都城属性,经碳十四测定,二里头遗址一期的上限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

  但由于没有直接的自证文字,我们无法断定二里头究竟是属于夏朝都邑还是早商都邑,就连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教授都提出了“二里头可能是早商都邑的假说”。

  不过,殷墟的考古发掘和西周的金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商朝始年。

  根据碳十四测定,武王克商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前后。而对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碳十四测定,发现其时间上限为公元前1560年—公元前1580年,佐证了商朝的始年不会早于公元前1600年的结论。也就是说,二里头遗址的时间上限要比商朝始年早100余年。

  此后,陕西石峁、山西陶寺等大型都城遗址相继被考古发现,碳十四测定年代均在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其文明程度也完全具备国家形态。

  特别是陶寺遗址出土的陶扁壶朱书文字,与甲骨文呈继承关系。经过释读,第一个字为“文”,第二字则有两种观点,有认为是“尧”字,即认为陶寺是尧都;也有认为是“邑”字。

  但不论是哪种释读,石峁、陶寺碳十四测定的时间下限,与商朝始年的时间上限,跨度刚好可以容纳一个500年左右的文明时期。也就是说,在商朝和尧之间,必然有一个朝代,这从考古学上其实证实了夏朝的存在。但是,我们无法直接得出它就是“夏朝”。

  朋友们看到这里或许会产生困惑,什么叫“证实了夏朝的存在,却又无法直接得出它就是夏朝”?

  因为如前所述,夏朝目前无法实现自证,我们只能通过时间跨度去比对文献记载,得知尧舜禹与商朝之间为夏朝。

  但是,夏朝这个国号其实是周人给的,正如曹魏称刘备的政权为“蜀”,东吴称“西”,后世称“蜀汉”,但刘备却绝对不会如此称呼一个道理,夏朝人会不会称自己为夏还无法确定,这或许也是甲骨文中不见“夏”的原因。

  “夏朝”(暂时用这个称呼代替)虽然得到了考古的证实,但考古也同时发现了它的一大硬伤。

  目前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期比商朝始年早100余年外,二期至四期的碳十四年代均已处于商统治时期,第四期的时间已经介于公元前1565—公元前1530之间,此时商朝早已经建立。

  出土的陶器和墓葬显示,二里头从一期到四期,未发生大规模颠覆痕迹,也未发现有商时期的贵族墓地。反倒是从三期开始,一改简陋的陶器随葬,出现了大规模的青铜器随葬品,特别是有了束颈盆等极具商朝文化特点的随葬品。

  但与同时期的二里岗商朝青铜器相比,二里头的青铜器还非常原始,陶器上出现的刻画符号证实文字尚未形成文句,甚至还不如陶寺朱书文字,其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商。

  这也就意味着,夏文明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落后的多。在商汤建商之后,夏商并存了很长时间。商汤或许并未灭夏,夏朝可能属于在先进文明侵蚀下的自然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夏朝真的是被商灭的吗?商汤灭夏是不是真的?
夏朝真的是被商灭的吗?商汤灭夏是不是真的?一直以来,夏桀残暴不堪,被商汤所灭,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朝,这就是我们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夏朝灭亡和商朝建立的历史。但是却一直有人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认为夏朝灭亡的真相并非是商汤灭夏这么简单,认为夏朝根本不是商汤所灭,而是另有原因。那么这些怀疑是否有依据,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让人困惑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并未发现有关夏朝的卜辞记载。武丁在对始祖商汤的歌功颂德卜辞中,屡屡提到商汤的征战,却唯独忽略了灭夏如此大的功绩,这一奇怪表现也让西周以后关于夏朝的记载可信度再次降低。当然,甲骨文没有找到夏朝的记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出土甲骨文目前还未全部释读,下定论为时尚早;二是甲骨文并非史书文字,而属于卜辞,不能苛求其将一个早已灭亡的政权脉络写入卜辞当中。所以,在殷墟出土之后,考古学家们开始了对夏墟的寻找,以期望能让夏朝“自证”其是真实存在的。1959年,...
· 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商汤灭夏是真的吗?
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商汤灭夏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直以来,夏桀残暴不堪,被商汤所灭,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朝,这就是我们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夏朝灭亡和商朝建立的历史。但是却一直有人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认为夏朝灭亡的真相并非是商汤灭夏这么简单,认为夏朝根本不是商汤所灭,而是另有原因。那么这些怀疑是否有依据,夏朝究竟是如何灭亡的呢?让人困惑的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并未发现有关夏朝的卜辞记载。武丁在对始祖商汤的歌功颂德卜辞中,屡屡提到商汤的征战,却唯独忽略了灭夏如此大的功绩,这一奇怪表现也让西周以后关于夏朝的记载可信度再次降低。当然,甲骨文没有找到夏朝的记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出土甲骨文目前还未全部释读,下定论为时尚早;二是甲骨文并非史书文字,而属于卜辞,不能苛求其将一个早已灭亡的政权脉络写入卜辞当中。所以,在殷墟出土之后,考古学家们开始了对夏墟的寻找,以期望能让夏朝“自证”其...
· 帝辛被灭国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技术失误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帝辛灭国真的是技术失误,因征讨东夷被几个诸侯国偷袭得手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现在网上流行着一种洗白帝辛(商纣王)的观点,这种观点中,一种最重要的说法就是,帝辛的失国,并非他自己荒淫无道,而是他在东征东夷的时候,被周部落等诸侯国联合起来,偷袭他的后院,结果造成他顾此失彼而失国。这种观点的意思显然是,商朝的灭国并非必然,仅仅是一次帝辛在技术上的失误。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需要说明的是,武王伐纣的时候,帝辛并不在征讨东夷的过程中,他已经抓了大量俘虏回来了。所以不存在偷袭的问题。至于帝辛是不是乱政,我提出三个问题来分析。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牧野之战中,商朝的老百姓会倒戈相向,反过去帮着周部落的联军,攻打帝辛?有人说,那在牧野倒戈的,是帝辛从东夷抓回来的俘虏。我们不否认有俘虏,毕竟帝辛在东夷之战中,确实抓了不少俘虏回来。但是,难道倒戈的全都是俘虏吗?...
· 夏朝真的存在吗?商汤灭夏是传说还是史实?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禹立为继承人。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
· 卢俊义真的是被吴用坑害的吗?真相是什么
你们知道家破人亡的卢俊义,真是被吴用坑害的吗?李固和贾氏才是关键,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读水浒会发现,很多人认为吴用没啥本事,只会坑人上山。这种看法其实不对,因为吴用的智谋,在水浒中就是一流,大小战役中,他的计策很少失手。另外,所谓的“坑人”,其实主要是指“智赚玉麒麟”。因为宋江要为晁盖报仇,活捉史文恭,所以想到了请武艺更高的卢俊义。当时吴用与李逵下山,假扮成算命先生,到卢俊义家写了一首诗。后来李固状告卢俊义谋反,卢俊义得梁山搭救,于是不得不上梁山。但其实,卢俊义刚上梁山时,宁死不肯入伙。但是后来,他之所以会上梁山,其实并不能全怪吴用,李固和他妻子贾氏则是关键。首先,吴用的计策没成功从吴用的角度来说,他本意是要吓唬卢俊义,让卢俊义去东南一千里外避祸是幌子,他真正要做的,是想趁着卢俊义路过梁山时,拉卢俊义入伙。所以他安排众多好汉与卢俊义车轮战,到最后活捉了卢俊义。但卢俊义上山两个多月,誓死不肯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