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大肆功臣 为何唯独没有杀徐达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7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为何唯独没有杀徐达呢,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何唯独不杀徐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何唯独不杀徐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的出身很低,他侥幸做了皇帝后,心里很没安全感,第一件事就是大肆功臣,几乎所有的功臣都未能躲过帝王的屠刀。

  朱元璋当皇帝,文治武功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说他是残暴昏庸的皇帝,当然他不是,但要说他是仁君圣君,未免太名过其实了。

  “胡惟庸案”让明朝半壁江山都泡在血水里,说白了帝王要扫清障碍,是不需要任何原因的,觉得你有本事就把你办了,随便捏造个罪名就可以了。

  但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大肆功臣是为了太子朱标,这个太子跟朱元璋不同,心慈,看不得杀戮,朱元璋每次出来杀人,太子都出来阻挠,说此事不可,太残忍,久而久之朱元璋心惊胆战,觉得大明江山可能就要断送在他这个被儒家思想教化的儿子手里的。

  他太善良,善良得近乎懦弱,实际上朱标也是很聪明的,就是心不狠,朱元璋就有点看不上他。

  但他毕竟是朱元璋的长子,他还要将皇位传给朱元璋最喜欢的皇孙朱允炆。

  朱元璋也用蓝玉作为朱标的班底,大力培养,他还让蓝玉的外甥女嫁给朱标,让他成为朱标的舅父,这样来拴住蓝玉,让他更加死心塌地辅佐朱标。

  可惜蓝玉后期跟朱标的关系太好,而且他又居功自傲,让朱元璋对他忌讳起来,其实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朱标一死,蓝玉必须死,因为朱允炆是无法镇得住他的。

  如果有蓝玉统领朝廷优秀的军事班底,哪有朱棣造反的余地?朱棣也不是对手。朱元璋过于屠戮功臣,本以为清理了朱标的武人集团,朱允炆就会高枕无忧了,谁知道“有一利必有一弊”,朱允炆也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皇位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在诸多功臣中,几乎无人能全身而退,只有一个人他的结局不错,他就是明朝第一功臣、明朝开国六公爵中的魏国公徐达。

  民间传说朱元璋一直很想弄死徐达,就赐给徐达蒸鹅全宴,徐达流着泪说:“看来我活不到明天”,结果句句应验。

  鹅是发物,徐达患有背疽,吃鹅有很大的毒性,但因为徐达不敢违背圣旨,结果流着泪吃下鹅肉,不久毒发身亡。

  但这个传闻的可信度是不高的,纯属抹黑,因为这来自于一个笔记本小说,本身就是“野史”,再加上也不合乎逻辑。

  后来我国的明史学家说,徐达虽然功劳很大,但从不结党营私,也没有超越其本分,他是十分谨慎的一个人,并且颇有城府。徐达的子孙也没有骄横跋扈的,所以朱元璋没有杀徐达的理由。

  而且朱元璋要暗杀功臣,也会派御医下手,不会用这样低劣的手段,更不会弄得人尽皆知。

  并且蒸鹅会让一个浑身是力气的武将毒发身亡,这事不靠谱,也没有科学依据。

  徐达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他十分聪明,而且十分果决,当他在军队中下令的时候,“令出不二”,可见这人多么符合武将的气质,然而在朱元璋面前却木讷少言,谨慎得像不会说话一样,朱元璋不管说什么,他都用最简短的回答,从不说一句废话,可见徐达为人的谨慎。

  “祸从口出”,徐达深知他的功勋太大,要想保全自身,就必须谨言慎行。虽然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但朱元璋已经变了,他不再顾忌发小的情感,内心也并无真情,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要了一个功臣的命。

  军事家都会下棋,也大都擅长下围棋,徐达能下赢所有的人,唯独下不过朱元璋,有一次朱元璋生气得说,你再这么让着我,我就算你“欺君之罪”,徐达唯唯诺诺。

  结果下了一盘,徐达仍然输了,朱元璋更生气了,徐达说:“陛下别生气,看看棋盘上的字”,朱元璋一看,棋盘上是“万岁”两个字,一腔怒火顿时烟消云散。

  在徐达平定北方时,朱元璋曾经假装要杀他,左右皆惊,李善长跪地求皇恩,朱元璋才放过徐达,有人说朱元璋是“杀一儆百”,做做样子,但实际上朱元璋是不是假戏真做,我们谁都不知道。

  不过我们仔细看朱元璋诛杀功臣的时间,徐达死的时间是洪武十八年,十分耐人寻味。而朱元璋先诛杀胡惟庸,再清理淮西功臣,如果说他没有杀徐达的想法,这点也似乎说不通。

  在朱元璋手底下做功臣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能够善终的徐达,可以说是很幸运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杀了太多功臣,为什么唯独不杀徐达?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杀了太多功臣,却唯独不杀徐达,有一原因太关键,却被忽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的出身很低,他侥幸做了皇帝后,心里很没安全感,第一件事就是大肆功臣,几乎所有的功臣都未能躲过帝王的屠刀。朱元璋当皇帝,文治武功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说他是残暴昏庸的皇帝,当然他不是,但要说他是仁君圣君,未免太名过其实了。“胡惟庸案”让明朝半壁江山都泡在血水里,说白了帝王要扫清障碍,是不需要任何原因的,觉得你有本事就把你办了,随便捏造个罪名就可以了。但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大肆功臣是为了太子朱标,这个太子跟朱元璋不同,心慈,看不得杀戮,朱元璋每次出来杀人,太子都出来阻挠,说此事不可,太残忍,久而久之朱元璋心惊胆战,觉得大明江山可能就要断送在他这个被儒家思想教化的儿子手里的。他太善良,善良得近乎懦弱,实际上朱标也是很聪明的,就是心不狠,朱元璋就有点看不上他。但他毕竟是朱...
· 朱元璋火烧功臣楼为何徐达没有事?
随着朱元璋建立明朝,有许多功高的大臣,是朱元璋非常忌惮的,他们随着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但是朱元璋怕这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们,起了反心,如果自己活着他们不敢做什么,如果自己死后,我的子孙当了皇帝,也驾驭不了这些大臣,为了庇护自己的子孙,朱元璋便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功臣楼,表面上为了表彰这些有功的臣子,其实朱元璋另有打算。网络配图当年功臣楼建好以后,这些王公大臣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陷入朱元璋所设计的阴谋被一场大火烧死,当时刘伯温早已经看透了这一切,便提前向朱元璋请辞官职,去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徐达和刘伯温私交甚好,刘伯温走时便提醒了徐达,在朱元璋设宴款待大臣的时候,你一定要寸步不离的跟着朱元璋,方能保平安,徐达知道刘伯温的厉害,便应允了。网络配图后来,朱元璋大宴群臣,大臣们殊不知这是一场灾难,大臣们在庆功宴上喝的是高高兴兴,朱元璋在大臣们喝到尽兴的时候,借口离开了,此时徐达寸步不离的跟着朱元璋,朱...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唯独没有杀萧何?
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主要的原因在于刘邦能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人。许许多多的谋臣武将舍生忘死地为刘邦卖命。大汉帝国建立初期,刘邦手底下的能人有很多,但之后,这些人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清除掉了,比如韩信,比如英布,还有彭越等等。然而有个人在刘邦还是亭长时候就追随刘邦,而且功劳很大,直到刘邦死去,他也没有被除掉,这个人就是萧何。为什么萧何能够善终呢?因为刘邦认为萧何是忠心的,而且萧何的忠心也是刘邦测试出来的。网络配图最初,萧何是刘邦的上司,萧何任沛县主吏掾,县令手下的主要属吏,文职官员,而刘邦只是个小小的亭长。虽然萧何官职比刘邦要高,但是萧何没来没有小看过刘邦,无论刘邦官大官小,萧何都对他关照有加。后来,刘邦以吏员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前,大家凑分子为他资助路费时,县吏们一般只送三个大钱,唯独萧何送了五个。后来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更是用独到的眼光为刘邦推荐了当时还只是个小兵的韩信,萧何认定...
· 刘邦和朱元璋究竟为何要大肆杀戮功臣?
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对待功臣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像刘秀李渊那样采取胡萝卜+大棒的方式威慑再加以笼络;第二种是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直接叫你卷铺子走人;而第三种无疑是最的,就是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举起屠刀一个不留统统杀光。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同为开国皇帝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为何要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功臣呢?网络配图刘邦和朱元璋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俩都出身卑微,刘邦出身农家但好歹还做过一阵子的亭长,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村长,而朱元璋是彻彻底底的贫农出身,小时候给地主放牛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当了和尚。难道平民出身的皇帝都免不了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问题恐怕没那么简单。笔者以为促使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开国功臣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产权”问题。帝国就好比一家大公司。一开始的时候呢大家都是合伙创业,等这家公司做大做强之后了就变成皇帝一家控制的独资公司,这些原来的合伙人(功臣)到最后...
· 朱元璋为何大肆开国功臣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第一位皇帝,他推翻了蒙元王朝的,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生长在一个贫农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朱元璋一生受到了太多的精神打击,地位的卑下、所处的环境恶劣、起义战斗的艰苦、战斗牺牲的惨烈,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一旦做上皇帝,过大的落差使他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他常常幻想这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唯恐得而复失。自卑、恐惧、危机意识纠结在一起,迫使他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种随时被害妄想。一人犯罪,按一家一族进行。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个个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