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代打马球挺危险的,为何到了清代就灭绝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9
转发:0
评论:0
唐代打马球挺危险的,为何到了清代就灭绝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唐代时期,贵族圈曾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唐代时期,贵族圈曾流行着一种竞技游戏,它的名字叫做马球。马球的流行程度,简直与现代的足球相仿,可是您也许不知道,相比于足球来说,马球的危险性更高,甚至还可能造成伤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马球的危险性又造成了哪些悲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需要从汉代说起,汉代贵族们在宫廷生活中百无聊赖,于是便发明了一种可以在马上击打球类的运动。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在自己的作品《名都篇》中写道:“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描写了当时人们打马球的盛况。

  到了唐宋时期,马球开始进入辉煌期,甚至一度从贵族圈传到了军队中。军中将领在无战事时,经常组织士兵打马球,并以此来训练兵士彰显武力。马球还是大多数唐朝皇帝们的爱好,唐中宗、唐玄宗、唐穆宗、唐敬宗、唐宣宗、唐僖宗、唐昭宗等皇帝,都是马球的爱好者,并且唐玄宗还曾下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科目之一。

  纵然马球是古代炙手可热的游戏项目,但是马球也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甚至不少人因为太过贪玩,导致受伤或者死亡。

  根据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发现的打马球壁画来看,唐代马球运动的参与击球者,也有20余人以上。相比于足球不同的是,他们皆是身穿窄袖袍,足登黑靴,头戴幞头,手里持着偃月形球杖,座下各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足球队员在足球赛场上踢球时,身体碰撞较为激烈,误伤的几率非常大,甚至还有过球员一脚踢断对方胫骨的新闻。由此我们来看马球,马球比赛时,20多匹马快速奔跑行进,而骑手需要用长竿去争抢地上的马球,因而也注定了马与马之间的相互碰撞。我们试想一下,即使是两个成年男子极速奔跑相撞,都会对双方造成很大的损伤,更何况是两匹冲击力更大的马呢?正是这个原因,史书中也记载了不少因玩马球而伤残甚至丧命的案例。

  《新唐书周宝传》中记载,在唐宣宗时期,有一位大将名叫周宝,因为玩马球被球杆误伤,导致一只眼睛彻底失明。《新唐书李宝臣传》中记载,承德节度使李宝成弟弟李宝正,是一个马球迷,平日里喜欢打马球,结果在一次与他人的比赛中,他座下的马匹受惊导致失控,导致将对方直接撞死。不仅如此,《新五代史》中,还记载了大将朱温的儿子朱友伦,曾陪着唐昭宗一起打马球,结果在二马交错时,朱友伦不小心一脚蹬空从马上滚落活活摔死。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马球如此危险,为何还受到了贵族们的欢迎呢?其实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下必效之”。唐代皇室源于鲜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尚武的精神,马球虽然比赛激烈且极具危险性,但是在唐朝皇帝看来,马球是唯一能展现出自己气吞山河,勇冠三军的皇家气概的一种方式。因而马球也成了皇帝消遣娱乐必不可少的、带有彰显皇家威风的游戏项目。

  除此之外,皇帝手下的诸多王公大臣们,都是费尽心思的想巴结皇帝,见皇帝有如此雅兴,当然不敢违逆。即使大臣们都知道打马球的危险性很高,但是与博皇帝一笑升官发财相比,便显得不太可怕了,因此他们才会争先恐后的“舍命陪君子”。马球的虽然起源较早,又经历过盛唐繁宋的传承,可最终却还是湮没于清朝。原因便是顺治皇帝觉得马球会让太多民众聚集,从而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故此,这种运动就被取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何春秋时期的战争不灭国到了战国就变化了?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春秋战国的历史得以开启。对于春秋和战国这两个历史阶段,不仅体现在诸侯国数量上的不同,更在于战争性质上的不同。就春秋时期来说,大部分战争不是以灭国为宗旨,以齐桓公等春秋五霸来说,战争的目的主要是称霸诸侯。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土地和人口,乃至于秦始皇时期的统一战争。那么,为什么两个阶段的战争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呢?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可以将其分为有限战争和无限战争。在春秋时期,贵族是各国军队的主要构成,每次战争的交战数量大多在几千人,时间不过几日。由此,战争的目的主要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削弱和消耗敌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征兵制度的形成,战争具有了总体性。以当时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为例,战争与平民之间的冲突消失,进入到战时全民皆兵的状态。在战国时期,因为大量的平民取代贵族成为军队的主力,促使战争的成本下降了。于是,春秋时期的尽量避免战争,...
· 被唐朝打得抬不起头的契丹为何到了宋朝就兴风作浪
与其他游牧民族相比,契丹兴起较晚。他们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在白山黑水间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唐朝建立初期,契丹曾经派遣使者来到唐朝都城长安,给唐高祖李渊进贡名马、丰貂,表示臣服之意。但实际上,由于唐朝鞭长莫及,契丹还是甘当的小弟。毕竟,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契丹的一个酉长大贺摩会率领他的部落投靠唐朝。首领颉利可汗闻讯,愿意用此前投降的梁师都换取大贺摩会。李世民当然不干了,他义正辞严地批评了颉利可汗一通,反过来赐予大贺摩会鼓纛,作为权力的象征。后来,李世民在今天的赤峰、通辽一带设置松漠都督府,由大贺摩会的后裔大贺窟哥担任松漠都督,赐姓李氏。武则天当政后,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妻弟孙万荣发起反叛,李尽忠自称为可汗。这激怒了武则天。她给李尽忠和孙万荣改了名字,分别叫“李尽灭”和“孙万斩”。不过,幸运女神似乎并没眷顾武则天,她所派出的征伐军队被李尽忠打败,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武则天不服气...
· 唐诗的由来为何诗歌到了唐代就达到了鼎盛?
唐诗的由来: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古代诗歌早就产生,为何单单唐诗独领风骚,唐诗又是怎么来的?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 德川秀忠的后代是不是传到家继就彻底断绝了
要了解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继任的原因,首先要知当时的继承人选择方法。在战国时代,日本的家族传承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家族世袭制相同,一是嫡长子,二是在同脉中择长择优。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将军之位也是择长择优继承。即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继任的原因之一是他很优秀。德川秀忠剧照德川家康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十分出色,家里妻妾成群,儿子也有很多,那为什么他会选择三子德川秀忠作为幕府将军的继承人呢?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长子松平信康因涉嫌与武田信玄暗夺幕府将军之位,使德川家和织田家的盟约受到了威胁,被织田信长勒令切腹,早亡。第二,二子结城秀康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年少时命运多舛,在1854年被德川家康送给羽柴秀吉当质子,并成为他的养子,十一岁时改名为羽柴秀康,丧失了德川家族的继承权。第三,四子松平忠吉,据说很有才能,是德川秀忠的同母胞弟,在一岁时成为松平家忠的养子,在养父死后继承了松平家族。除了以上...
·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挺活跃的,为何会走向灭亡?
宋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姓子,宋国当时的国土在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当时宋国的都城是睢阳。宋国领土最大的时候包括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江苏西北部。位于北方的晋国和位于南方的楚国争霸的时候,宋国被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战乱多年连续不断。八十年里,宋国经历了四十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6年,宋国的令尹向戎因为和晋国、楚国的令尹有私下的来往,又正当楚国和晋国两国交战疲惫的时候,发起倡导和平的会议,在宋国召开十个国家参加的“弭兵之盟”,让宋国保持了10多年的和平稳定。战国的时候,宋国最后被齐国消灭。为什么宋国最后会走向灭亡?首先,因为宋国地处中原地带,没有危险可以镇守,邻国都是强国,弭兵在国内周旋。宋国的都城睢阳,最初被封为都城的时候,宋国统治的孟诸地区的面积比较小,后来因为战乱频繁,宋国的领土有变化。其次宋国不想着改革,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宋国的宗族和政权紧密结合,宋国的政权始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