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末清初的和硕特汗国是怎么出现的 他们究竟是什么崛起的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2
转发:0
评论:0
明末清初的和硕特汗国是怎么出现的他们究竟是什么崛起的呢,还不知道:和硕特汗国是怎么崛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

  还不知道:和硕特汗国是怎么崛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中叶,带领瓦剌部基本统一蒙古高原的也先在内乱中被杀死之后,曾强盛一时的林木中百姓的后裔就开始没落起来,他们不断西迁,最终迁至如今的新疆及中亚一带。但即便如此,瓦剌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与漠北蒙古的战争之中,甚至连其首领都多次被俘虏乃至杀死。

  明朝时期的鞑靼和瓦剌

  当时间走到明末清初时,被改称为卫拉特蒙古的瓦剌部一共分为四大部,分别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其中,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由于做事公平,本部实力强大,同时善于调解各不矛盾,被尊为了卫拉特大汗。

  但是,此时卫拉特蒙古的形势极为不容乐观,东边是与卫拉特诸部持续数十年战争的漠北蒙古,同时,漠北蒙古还占有巨大优势,一直压着卫拉特诸部打;西边则是不断东扩的沙俄,同时还面临面临着中亚哈萨克部的威胁。

  明末清初之际卫拉特周围形势

  处于三强之间的卫拉特蒙古不但资源匮乏,牧地紧张,卫拉特诸部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复杂,在这种内忧外患之局之下,卫拉特各部开始自谋生路。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西迁到了今天的欧洲伏尔加河流域,离开了卫拉特故地这片是非之地。而卫拉特四部最强的和硕特部,在首领固始汗的率领下,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青藏高原。

  从明朝中叶开始,藏传佛教开始在蒙古高原广泛传播,尤其当俺答汗接受藏传佛教之后,蒙古诸部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愈发增多。而蒙古部族信奉最多的是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教。

  藏传佛教格鲁派

  公元17世纪30年代,青藏高原上的黄教受到了同属藏传佛教,却是不同派别的嘎玛嘎举派的巨大压力,他们开始转而向信奉黄教的卫拉特诸部求助。游牧于天山南麓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决定接受格鲁派的请求,率兵驰援。

  公元1636年秋,在化装成朝圣香客进行对藏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青藏地区各派势力之后,固始汗开始率领骑兵南下,远征青海。不过,虽然早有意动,但是,驰援格鲁派并非和硕特部一家的行动,而是卫拉特诸部共同的决定。因为,固始汗率领的军队组成,不但有本部合作的人马,同时也有准噶尔部和土尔扈特部的人。

  固始汗雕像

  1637年初,固始汗率领大军到达青海,开始了对是青海地区的喀尔喀蒙古的战争。

  在清初之际,先后将新疆和青藏高原纳入统治范围的明朝,自中期开始大量收缩,虽然名义上还对青藏高原具有统治权力,但实际上早在正德年间开始,青海地区就被蒙古部占据,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尔喀等部相继占据了青海。

  而固始汗大军所面临的对手,就是喀尔喀蒙古贵族绰克图台吉。在对绰克图台吉的战争中,固始汗彻底击败了绰克图台吉率领的3万大军,绰克图本人也被俘虏,固始汗因此占据了青海地区。占据青海之后固始汗发现,水草丰美,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并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占据,因此,固始汗产生了留在青海地区的想法。

  中国境内青藏高原

  但是,固始汗率领的卫拉特联军并不只有他的本部和硕特部,因此,为了让卫拉特诸部赞同和硕特部迁移青海的计划,他给同样参与远征的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赠送了丰盛的礼物作为酬劳,同时又将女儿嫁给了他。

  当然,为了独占卫拉特联军的战果,和硕特部也付出了“离开故地,不再返回原属于和硕特部牧地”的代价。最终,获得足够补偿的巴图尔珲台吉率领本部及其他盟友返回了天山北麓。从此,和硕特部开始独占青海地区。

  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占据了青海,固始汗的开局可以算十分顺利,不过,青海只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此时地区,才是青藏高原的统治中心。

  固始汗

  为人谨慎,注重谋定而后动的固始汗,在1638年,再次以香客的身份到达拉萨,并在大昭寺会见了五世,他被五世授予了“丹津崔吉札勒布”,也就是护教法王的意思。这个称号也可以视为固始汗与黄教首领的正式合谋。

  固始汗带领和硕特部占据青海之后,毫不意外的受到了青藏高原其他宗教派别的反对,他们也多次合谋击败和硕特部。不过,在黄教的支持之下,固始汗先是击败了苯教首领白利土司,后又率领大军逼近卫藏,于1642年彻底击败藏巴汗,并占据了后藏首府日喀则,藏巴汗本人也被固始汗生擒。

  和硕特汗国

  从此,内部分裂近三个世纪的青藏高原,终于在固始汗的武力征服下再次完成了统一。征服青藏高原后,固始汗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新的统一政权——和硕特汗国,和硕特汗国也被称为和硕特汗廷。

  由于青藏高原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特殊情况,因此,固始汗所建立的和硕特汗国,实际上是卫拉特蒙古、藏传佛教僧侣贵族及当地土司贵族相结合的产物。最先邀请卫拉特诸部入藏,并在和硕特部统一青藏高原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因此在青藏高原实力大增。

  公元1642年,藏历水马年,固始汗的和硕特汗国正式成立。由于和硕特汗国是以和硕特汗为首的僧俗贵族共同联合统治的封建政权,因此,在汗国内部,和班禅掌握了宗教和寺院的经济权利,格鲁派在藏传佛教中,则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作为汗国的大汗,固始汗身居布达拉宫狮子宝座,统治着整个青藏高原的行政、军事、政治、经济等权力。

  位于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汗国

  固始汗建立汗国之后,为了巩固对于当地的统治,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先是派遣了自己的8个儿子,率部驻扎最先征服的青海,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和硕特部根据地。而他本人及两个儿子则率领本部骑兵坐镇拉萨,从而起到震慑和保护的作用。

  和硕特汗国自1642年建立开始,一直到公元1717年覆灭,一共存在了75年之久,前后经历了4代5个大汗。最终,由于和硕特与黄教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准噶尔汗国的崛起,公元1717年,在准噶尔汗国的大汗策凌敦多布的军队进攻之下,和硕特汗廷土崩瓦解。

  和硕特汗国末代大汗拉藏汗被杀死。从此,青藏高原进入了准噶尔的统治时期。当然,准噶尔汗国对于和硕特汗国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清朝乾隆年间准噶尔汗国的覆灭,青藏高原也进入了大一统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和硕特汗国的疆域有多大?和硕特汗国是如何扩张的
天山北麓的部落固始汗的祖父博贝密尔咱、父哈尼诺颜洪果尔世为厄鲁特汗(卫拉特汗,其实是盟主),有的说只是首领而非汗(真正的汗是集权领导,而盟主没有集权)。祖父博贝密尔咱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固始汗开始在天山北麓。迁移到天山南麓固始汗原游牧于天山北麓,后受到准噶尔部的排挤,转移至天山南麓发展,一度与青海北部的喀尔喀蒙古部落发生冲突,后和平解决,被著名黄教(格鲁派)活佛东科尔呼图克图和喀尔喀蒙古领袖共同赠予“大国师”的称号,蒙古音为“固始”。17世纪中期,大哥遇害后,他继任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和卫拉特盟主,人们称他“固始汗”(汗的名称并非随便可称,是否是到了青海才如此称呼?待考)。这种汗邦的级别是酋邦。后来一度返回天山北麓,因此与俄罗斯力量冲突。受格鲁派领袖邀请去保护1613年藏巴汗(首都在日喀则)彭措南嘉崇信噶玛噶举派,王国成为噶玛噶举派政权,1618年噶玛噶举派打败新兴教派格鲁派势...
· 和硕特汗国:卫拉特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
和硕特汗国:一般指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臣属于后金和随后的清朝。前期是天山地带的部落级酋邦,后期是青藏高原巨大汗国。清朝的属国:1635年起进入清朝的藩属国。前期:固始汗(顾实汗)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弟的后代,他年少时单骑去化解卫拉特与青海北部喀尔喀蒙古之冲突,被黄教活佛东科尔呼图克图和喀尔喀蒙古领袖共赠“大国师”称号,蒙古音为固始。17世纪中期,大哥遇害后,他继任和硕特部首领和卫拉特盟主。后来称固始汗。1634年黄教摄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四世班禅共同致信固始汗,请其出兵救援。1637-1641年固始汗攻入青海和西康,1642年攻占日喀则,灭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噶玛王朝),确立格鲁派诸领袖在的政治地位,重建布达拉宫、扩建大昭寺。当时四巨头里第巴是的总管,管一般行政,是中级型政教合一(其它权力还是汗庭管理,乾隆皇帝确立的噶厦政府才是高级型合一)。后期:第二代汗王起,重...
· 和硕特汗国
历史1634年,格鲁派的四世班禅与五世邀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图鲁拜琥(即后来的顾实汗)入藏。1641年,顾实汗发兵攻打藏巴汗,包围了日喀则的藏巴汗府邸。1642年,藏巴汗兵败被俘,不久遇害。顾实汗继续,降服了后藏地区,并亲自驻守日喀则,命其长子达延汗驻守拉萨,成为实际统治的汗王和格鲁派的护教法王,被清朝顺治皇帝封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顾实汗将八个儿子留在青海,护卫汗国,史称八台吉。和硕特汗世系参考文献
· 准噶尔汗国是怎么崛起的?噶尔丹传奇的一生!
准噶尔汗国是怎么崛起的?噶尔丹传奇的一生!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644年,是中国极为关键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势力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闯王李自成的率领下攻破北京城,并逼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李自成在北京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大顺王朝。1644年局势与此同时,关宁集团的领袖吴三桂先降后叛,后剃发易服引清兵入关,使得崛起关外的满洲八旗最终成为天下的统治者。而对于最终占领天下的清朝而言,这一年也是顺治继位的顺治元年。同样在这一年,曾与清朝对峙近七十年之久的准噶尔汗国缔造者噶尔丹,在这一年出生。噶尔丹是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的第6个儿子。像所有的开国君主一样,据历史记载,噶尔丹出生的时候也有异象,据说阿尔泰山顶出现了五色祥瑞之光。因此,噶尔丹被藏传佛教黄教的上层认为是藏传佛教尹咱活佛的第8世化身。此时,卫拉特四部已经大部信仰了藏传佛教,因此毫不意外的,年幼的噶尔丹被...
· 布哈拉汗国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崛起的
布哈拉汗国(英语:KhanateofBukhara)是1500年至1920年间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一个由乌兹别克人建立的波斯文化圈封建王朝,因16世纪中叶迁都至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而得名,一度为强盛的中亚军事封建王朝。1920年爆发革命,被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推翻。布哈拉汗国为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设有比较完善的官僚机构,布哈拉的中央宫廷为王朝权力的中心,但仍保留着不少游牧部落社会、奴隶制以及分封制残余。布哈拉汗国是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乌兹别克族封建王朝。19世纪初,其疆域除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外,还包括今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的部分地区,以及锡尔河北岸、斯坦城及其附近一带,鼎盛时期还囊括了波斯的霍拉桑。布哈拉汗国原定都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16世纪中叶迁至布哈拉。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居民多从事农业、牧业,其中灌溉工程较为发达。1500...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