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国想偷袭郑国,牛贩子靠12头牛救了郑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2
转发:0
评论:0
秦国想偷袭郑国,牛贩子靠12头牛救了郑国,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628年,郑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病逝,年仅20岁的郑穆公继位,郑国国内不稳,更不巧的是,也在这一年,郑国大靠山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也死了,继位的晋襄公也是个毛头小子。

  接连接到郑文公、晋文公病逝的消息,秦穆公乐了,这是个机会啊,大手一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何在?”,三人齐齐出列,大声道:“末将在!”,秦穆公闻言:“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300兵车,给我偷袭郑国,咬郑国一块肉下来!”。

  很快,大秦帝国虎狼之师便出发了,当时的郑国,自从公元前697年,内乱时被许国夺回故地,便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接连伐许后,国力更是衰微,到公元前628年,已经沦落到依附晋楚的蕞尔小国,如果,秦军偷袭成功,郑国很有可能就此灭亡。

  好在天不亡郑,灭国之危,一个牛贩子,仅仅用12头牛,便轻松化解。

  这位神奇的牛贩子名叫弦高,只是郑国一个名不经转的普通商人,秦国大军前往郑国偷袭时,弦高正好赶着一大群牛,前往周天子封地做买卖,巧的是,路上正好遇见秦军,当知道秦军是要偷袭郑国时,弦高慌了,妻儿老小都在郑国,这秦军攻入郑国,他们不得遭殃?

  慌忙之中,弦高赶紧派人星夜赶回郑国报信,一面苦思冥想,怎么才能拖住秦军,苦思良久,还真让弦高想到了一个办法——假扮郑国使者,去见秦军主将。

  大秦军队走到滑国时,弦高拦住了秦军去路,自称郑国使者,请求见秦军主将,孟明视很吃惊:“郑国使者怎么知道秦军行踪?”,赶忙召见弦高。

  弦高一见面,便笑眯眯对孟明视道:“听说三位将军要去郑国,郑国国君特意派我犒劳大军,我带来了12头牛,和4张熟牛皮,犒劳大军。”

  孟明视闻言大惊:“难道,郑国早有准备?”,想到此处,便对弦高道:“哪有这事?我们不去郑国,你回去吧,让郑穆公把心放肚子里。”,弦高闻言,转身离去。

  弦高一走,孟明视便将白乙丙和西乞术叫来商量,既然郑国已有防备,那我们这趟就白跑了,回去吧!可这么回去,咱咋跟秦穆公交代呀?没办法,灭了滑国算了。

  就这样,郑国的灾难,转嫁到了滑国身上,免于一难,弦高这个一文不名的商人,也在历史长河,流芳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国商人弦高,用十二头牛救下国家
他就是郑国商人-弦高,穆公三十二年冬天,晋文公去世。郑国有人向秦国出卖郑国说:“我把守着郑国的城门,秦国可以来袭击郑国。”穆公就这件事询问了蹇叔、百里奚的意见。他们回答说:“途经好几个国家,行程千里去奇袭别人,是很少能成功的。既然有人出卖郑国,又怎么知道没有人把我们的举动告知郑国呢?这件事不可做。”穆公说:“你们不知道中间的奥妙,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于是秦程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权的儿子西乞术及白乙丙率领秦军去攻打郑国。出发这天,百里奚、蹇叔二人对着他们痛哭。程公听说了这件事,怒道:“我发兵而你俩哭丧,这是什么用意?”两位老人说:“臣子不敢哭丧您的军队,军队出发,臣子的儿子同前往;臣子年老,恐怕他们回来迟了而无法相见,因此而哭。”两位老人退下,私下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军队如果失败,必然是在崤山险要地区。”三十三年(前627)春,秦军向东行进,越过晋国的领土,经过周室北门。周室的王...
· 郑国
修建郑国渠郑国(生卒年不详)[1],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水利专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盐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战国后期秦国地图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
·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王政(始皇帝)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 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韩国的用意,欲杀郑国。郑国坦诚...
· 郑国
历史早期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郑国由畿内诸侯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