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宫廷都设置“专门画院”,众多画家是如何管理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9
转发:0
评论:0
古代宫廷都设置“专门画院”,众多画家是如何管理的?,中国历代宫廷之中都设置专门的画院,容纳众多的画家为皇家服务。在照相机没有发明

  中国历代宫廷之中都设置专门的画院,容纳众多的画家为皇家服务。在照相机没有发明之前,要想保留皇帝的面貌,或者记录重大事件的过程,固然可以用到文字,但是绘画却能比文字更加直观地反映内容,所以宫廷画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明代分为锦衣都指挥、锦衣指挥、锦衣千户、锦衣百户、锦衣镇抚等职位。清代的画院也依照往例给供职画院的画家们评定等级作为发放俸禄和其他待遇。在现有资料中,关于清宫画院画家分级的资料不是很多,可见到的只有雍正、乾隆两朝而已。

  分级也是有流动性的,只要画家的水平提高或者他们的画风能够更加符合皇帝的需求,其职位就可以得到提升。在画家的选拔方面,除了正常的画院考试之外,清代还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即要想参加考试的画家,必须得到当朝权贵的推荐。而一般的京官和地方官员也负有向朝廷推荐画家的职责。同时,清代宫廷画家中还有一部分是子承父业或弟子继承老师的位置的。既然父亲或师傅在画院供职,则其子或其徒就很容易通过长辈的引荐谋得一个职位。

  可见,在清代宫廷绘画中虽然也分级别,甚至也有奖惩措施,但是人情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清代宫廷画虽然不乏,但已经无法达到像宋代画院那样的水平了。清代画院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当满洲贵族挟八旗之威定鼎中原之初,由于东南一带南明小朝廷的存在,特别是各地不断兴起的反清斗争,使得清代顺治、康熙等帝王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之中。

  在顺治和康熙时期,画院虽然已经设置,但其发展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清代初期,民间主要流行的是遗民画,这类遗民画以傅山等人为代表,以表达故国哀思为主要内容,自然不能符合满清贵族的审美情趣。于是,清政府转而扶持以四王——王时敏、王翚、王鑑、王原祁等人代表的文人山水画。

  这类画多以表现浪迹山水的闲情逸致为主要内容,少了那份遗民的沉痛和哀思,而元明以来的文人山水画的传统却在这里得到了更多的继承和发挥,因此也更适合清帝王的需求。宫廷画自然要受到民间的影响,更要受到君王好尚的左右,因此,在这一期间的画家主要是创作歌功颂德政治性极强的巡游图、狩猎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宫廷画家
中国的宫廷画家中国从唐代起已设待诏、供奉等官职。到[[五代,西蜀、南唐设置了画院。在宋代,设置翰林图画院(翰林书画院),挑选一批优秀画家专门为皇室宫廷服务。更多资料:清朝宫廷画家列表世界著名宫廷画家列表参考书目(英文)MichaelLevey,PaintingatCourt,WeidenfeldandNicholson,London,1971
· 中国古代是如何选择“陪都”的?
清朝陪都盛京沈阳故宫内的“大政殿”,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近来,有关中国将建政治副中心的话题被炒得火热。所谓“政治副中心”,即古代的“陪都”。陪都的地位仅次于首都,古代如何选择陪都的?这里选几个典型朝代,来尝试解析一下。东西控制型“两京制”——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的角色互转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高祖)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光武帝)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此叫法即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
· 中国古代是如何选择“陪都”的?
清朝陪都盛京沈阳故宫内的“大政殿”,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近来,有关中国将建政治副中心的话题被炒得火热。所谓“政治副中心”,即古代的“陪都”。陪都的地位仅次于首都,古代如何选择陪都的?这里选几个典型朝代,来尝试解析一下。东西控制型“两京制”——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的角色互转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高祖)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光武帝)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此叫法即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
· 中国古代是如何选择“陪都”的?
清朝陪都盛京沈阳故宫内的“大政殿”,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近来,有关中国将建政治副中心的话题被炒得火热。所谓“政治副中心”,即古代的“陪都”。陪都的地位仅次于首都,古代如何选择陪都的?这里选几个典型朝代,来尝试解析一下。东西控制型“两京制”——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的角色互转汉朝是刘姓王朝,有刘邦(高祖)建立的前汉和刘秀(光武帝)建立的后汉之分,后世史学家习惯将前汉称为“西汉”、后汉称为“东汉”,此叫法即因各自都城方位不同而来。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汉中王”。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定鼎天下。当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初都洛阳,群臣拥护,认为“其固足可恃也”。但不久,刘邦改变了想法,将洛阳设为陪都,而定长安城为首都。原来,谋臣张良的分析起了决定作用。《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认为洛阳“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
· 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内务府,是如何推动清朝灭亡?
顺治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即清王朝第三位皇帝。内务府就是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后设立的,总管皇宫里大大小小的事务机构。随着清王朝的统治和建设,内务府经历过裁撤重组之后变得逐渐庞大,取代之前重要的宦官机构,人数达到了三千多人。是清王朝管理机构中官职人数最多,组织覆盖最广的,在后来维护清朝统治和支持皇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内务府初始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组成,就是所谓的包衣奴隶,服侍以皇帝为中心的宫廷内所有事务,而后的职责和地位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在乾隆年间,和珅就在内务府当差,做过内务府总管大臣,然后史上就有一句话,“和珅跌到,嘉庆吃饱”,可见内务府的腐败,内务府还被后来的人们评为“中国古代油水最肥的部门”,而一首北京民谣“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也唱出了内务府的贪污腐败,与今天的中国某些官员们的做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清王朝最后的毁灭在内务府头上的责任着实不小。清宣统三年,即溥仪在位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