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赵国为什么就是打不过秦国呢 这个上党有没有关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6
转发:0
评论:0
赵国为什么就是打不过秦国呢这个上党有没有关系,还不知道:赵国为何打不过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

  还不知道:赵国为何打不过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长平之战,曾流行过一个观点: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包藏祸心,企图祸水东引;赵国平原君目光短浅,利令智昏主张接受上党郡,才有赵国惨败从此一蹶不振。

  但事实上,受未必不利,不受未必有利。

  一、长平之战背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此时正值秦大举东略之季,秦国在范雎远交近功这一战略方针的推动下,首要防止各国合纵,突破三晋封锁。

  对于三晋,由于国力和地理位置的不同 ,秦一直是伐韩拉魏弱赵。

  与赵国相反,韩国国力在“三晋”中最弱,而且离秦国最近,是被各国兼并的目标。

  而魏国有霸主根基,但自魏惠王中期“东折于齐,南侮于楚,西丧西河七百里”后,早已江河日下,兼之魏处天下四战之地于,麻烦够多,秦国不打他反而给予好处拉拢魏国。

  在魏国国君眼里,与秦亲善,当时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强秦的战略意图

  战争从属于政治, 秦伐韩的意图,在秦相范雎的论述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在范雎看来,秦国要取天下,韩国就是眼前的心病,必须要牢牢拉拢。

  当秦昭王担心韩国"不听话"时,范雎更是一语中的:

  "您进兵去攻荥阳,那么韩国由巩县通成皋的道路被堵住;在北面切断太行山要道,那么上党的军队就不能南下。

  大王一旦发兵进攻荥阳,那么韩国就会被分割成三块孤立的地区。韩国眼见必将灭亡,怎么能不听从呢?"

  所以,上党的得失,关乎着韩国的存亡,更关乎着魏赵两国的战略安全。

  范雎的谋划中,充分体现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先韩后魏再赵,蚕食桑叶一样,彻底剪除赵国的屏障而弱赵,秦国进攻荥阳,胁迫上党,将韩国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本就是釜底抽薪,三晋唇寒齿亡,其他两国若是有远见卓识,不可能不有所行动。

  所以, 韩国被拦腰斩成三段,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交通被完全中断,已经再不可能受到韩国的庇护,那么冯亭思考和谋划上党郡的归属,是合情合理的。

  冯亭选择了献地入赵:

  第一,有强大的民意支持,在秦毋独攻其地而失去人民的策略下,顺秦凶多吉少,上党百姓皆不愿顺秦。

  第二,赵国自胡服骑射改革后,国力尤其是军力大增,已经成为仅次于秦的二号军事强国,且秦上次进攻赵国,兵败阏与,能让大家看到信心。

  第三,赵若接受上党,韩赵就结成战略同盟,在韩国在无望之下准备事秦的背景下,能让韩国决策者看到希望,坚定与赵国合纵抗秦之心。

  而且,冯亭这一策略也体现了他对韩国的衷心,若是两国合纵抗抗秦成功,还可以另做打算。

  既然接收上党没有错,那么赵国又错在哪?

  三、赵国的抉择

  赵国国内对于是否接受上党是有分歧的:

  赵国接受上党,无异于从秦虎口夺食,跟秦国正面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接受的好处又实在是大。

  主张接受上党的平原君得的很清楚:"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而其实反对接受上党的平阳君赵豹,也是从“利”出发,他指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可以看出,赵国在胡服骑射改革背景下,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才是他失败的原因。

  其实,后来长平之战的走向,也印证了平原君这个判断:

  廉颇的固守,让秦国前进不得。虽然赵国消耗极大,但两军僵持背景下,人们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秦向勇者,但是长平并非狭路。

  赵国背靠六国,比秦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如果能乘势拉拢各国,长平之战,谁胜谁服尚未可知。

  但这个关键时刻,赵王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派高级使臣郑朱出使秦商议议和。

  尽管赵国虞卿反复警告:"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

  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之后,秦国大肆宣扬"赵国求和",齐楚各国跟着就坡下驴,纷纷按兵不动,困境里的赵国,彻底孤立。

  这种孤军奋战的境地,完全是赵王错误的应对所造成的。

  而接受上党,不过是将秦赵间的战略决战时间提前,赵国未有充足的准备,这才最大的弊端,如果不接受上党,赵国依然要联合各国牵制秦国,因此,与接受上党或者不接受没有必然关系。

  这个道理,就像读书无用论在中国盛行,不能因为读书后没有成就,就认为读书是错误的。而赵国庙算失策,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将星如云的赵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赵国打不过秦国的原因有哪些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率军攻击赵军,大败赵兵,杀赵葱,颜聚逃亡。秦军于是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国国君赵迁。秦王政亲自驾临邯郸,将过去与他母亲家(赵姬)有仇怨的人全部杀了。然后回驾,经太原、上郡返归秦都咸阳。至此,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灭亡。将星如云的赵国为什么打不过秦国,最终走向灭亡?原因很多。这些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从外因来看,诸如秦国的强大、各诸侯国无法一致抗秦反而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攻伐、赵国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利以及天灾、瘟疫等,都可以算是外因。这些外因大多是不以人的意志——至少是不以赵国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这里不多谈。我们重点来看看赵国灭亡的内在因素有哪些?一、政局不稳,政乱不断赵国的政局不稳,在战国七雄中是出了名的。赵国自公元前403年成为诸侯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在175年的时间总共有10代王侯,而在这10代王侯中竟有5代王侯经历了政乱,分别是:1、赵敬侯元年(前386)...
· 长平之战有何历史影响?为什么赵国打不过秦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胜利,韩国割让了上党给秦国,可是上党郡郡守私自将上党献给了赵国,秦国因此发兵上党,攻打赵军。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但节节失利,没能保住上党。秦军攻占上党后,不放弃攻打赵军,对赵军紧追不舍。廉颇率领的赵军退守到长平,面对秦军的进攻,坚壁不出。这是长平之战最初的历史背景,秦国和赵国就是因为上党之争才有的长平之战。赵王对廉颇这种躲避的态度很是不喜,他想要赵军积极进攻,不要害怕秦军。可无论他在后方怎么下令,廉颇就是不出兵,还告诉赵王自己这样做才能保住长平。赵王怒了,你算老几,我才是这个国家的王,我的话就是王命,你不得不听!看在你是老臣的份上,我不和你计较,但是你不能再待在那个位置了,我要用赵括替掉你,看你还怎么忤逆我!赵括临危受命,第一次独自承担统帅的重任,告别了家人就赶到了长平。虽然赵王派出赵括有一部分原因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可是从秦国的反应来看,赵括还是有两下子的劲敌...
· 长平之战有何历史影响?为什么赵国打不过秦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胜利,韩国割让了上党给秦国,可是上党郡郡守私自将上党献给了赵国,秦国因此发兵上党,攻打赵军。赵孝成王派廉颇出战,但节节失利,没能保住上党。秦军攻占上党后,不放弃攻打赵军,对赵军紧追不舍。廉颇率领的赵军退守到长平,面对秦军的进攻,坚壁不出。这是长平之战最初的历史背景,秦国和赵国就是因为上党之争才有的长平之战。赵王对廉颇这种躲避的态度很是不喜,他想要赵军积极进攻,不要害怕秦军。可无论他在后方怎么下令,廉颇就是不出兵,还告诉赵王自己这样做才能保住长平。赵王怒了,你算老几,我才是这个国家的王,我的话就是王命,你不得不听!看在你是老臣的份上,我不和你计较,但是你不能再待在那个位置了,我要用赵括替掉你,看你还怎么忤逆我!赵括临危受命,第一次独自承担统帅的重任,告别了家人就赶到了长平。虽然赵王派出赵括有一部分原因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可是从秦国的反应来看,赵括还是有两下子的劲敌...
· 郑安平本来就是秦国的将领为什么最后要投降赵国呢
还不知道:秦将郑安平为什么投降赵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建立二十等级的军功爵位制以后,秦军在鼓励士兵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同时,也对临阵脱逃、投敌叛国等负面事件处以严刑峻法,动不动就可能会被判刑,处死,甚至株连九族,所以秦军素以英勇善战和不怕死闻名于诸侯。历史上很少听到有秦军投敌叛国的事件发生,但有一次例外,那就是郑安平在邯郸之战中率二万秦军投降了赵国,成了秦国历史上的一块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疤,可以说简直就是秦国的奇耻大辱。英勇善战的秦国军队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郑安平的发迹史,他本来只是魏国丞相(魏齐)府里的一名普通的守门人。有一次,尚处于落魄之中的范睢(后来成了秦国一代名相)被主人须贾诬陷遭到魏齐的鞭笞以后,几乎奄奄一息,只得装死以求活命。郑安平在目睹了范睢的遭遇以后,对其深表同情,两人这一来一去便聊上成了朋友,后来在郑安平的操作下,范睢...
· 长平之战中秦国有哪些有利因素?为何秦国后来又打不过赵国了呢?
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发生了一场大战,此战最终获胜的是秦国,赵军降军四十万全部被杀。虽说这次战争是秦国率先发动的,但却并不是因秦国而起。长平之战的发生和上党之争有关,上党是韩国的一个郡,十分庞大,有几十座城池,十分富饶不说,战略地位还相当重要。秦国秦昭王采纳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攻打距离秦国较近的韩国。韩国国弱,打不过秦国,最终还是决定割地求和,将上党之地割让给秦国。然秦国正要去收获胜利的果实的时候,却传来了上党已经成为赵孝成王囊中物的消息。秦昭王大怒,认为赵国占了秦国的便宜,下令攻打上党。赵孝成王派廉颇来阻挡秦军,但是刚刚得到的上党还是没有守住,反而被秦军逼退到了长平一带。这些年,秦军的战绩十分突出,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军,在伊阙之战中横扫魏韩联军,鄢郢之战,不耗费一兵一卒取得大胜,获得了楚国的大片土地,华阳之战中,秦军大破魏赵联军。总之,秦军的光辉战绩已经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