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北宋名相寇凖,最后的下场为何却如此凄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6
转发:0
评论:0
北宋名相寇凖,最后的下场为何却如此凄惨?,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常说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同样的性格即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寇准就是一个铁证。

  寇准出身名门,先祖世代为官,功勋卓越,其父在五代后晋朝受封国公,去世后被追赠太师、尚书令,可谓是位极人臣。寇准在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寇准出身显赫,也就养成了奢靡,豪爽的性格。奢靡,毕竟不是一个什么优秀的品质,也就成了被人攻击的把柄。

  寇准性格刚直,勇于直谏,曾于殿中奏事时,气的太宗要拂袖而去。结果,被寇准拽住衣角,重新给拖回了宝座之上,听他把话讲完。由此,太宗非常欣赏寇准,大赞:“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寇准也由此开始得到了太宗的重用。

  太宗去世后,真宗赵恒继位,寇准很快升任宰相。1004年冬天,辽军南侵,包围了瀛洲地区。宋朝廷内部立刻分为了两派,以王钦若为首的主逃派,以及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真宗听从了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亲自前往澶州(河南濮阳)督战,在澶州城下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寇准的声誉与名望也从此达到了巅峰。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加上澶渊之盟后,寇准颇受真宗厚待,不免有些飘飘然,显出了骄矜之态,天天摆酒设宴,“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这就让主张逃跑的王钦若愤恨至极,乘机挑拨离间,中伤寇准。寇准就被真宗给降了职,贬出了京城。

  真宗希望重用寇准,但是非常担心寇准的刚直,以及心胸狭窄,甚至是偏见。真宗曾数次说“准性刚褊”、“准刚忿如昔”,屡次贬黜寇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凡是被寇准所厌恶的人,那是一定会被百般刁难的,这才导致了寇准的结局非常惨。

  我们熟知一个成语,叫做“溜须拍马”,其中的“溜须”就出自寇准。虽然溜须拍马之人,多数为人厌恶,但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面人”么,没必要当众羞辱,树立敌人。况且,有些逢迎之人,也是无奈之举,不一定就是奸佞小人,做不出贡献。通常情况下,都是逢场作戏,嘻嘻哈哈过去就好了。但是,寇准却不这样。

  王钦若排挤了寇准之后,和丁谓一起把持了朝政。丁谓觉得自己资历较浅,就想拉寇准入伙,借寇准的资历、威望,帮他掌控朝廷。在丁谓的劝说下,真宗重新启用寇准,并将寇准任命为了宰相。

  其实,当时寇准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称病不去,二是既然去了,那就借力打力,借丁谓之力,先除掉那些朝堂中和丁谓对立的佞臣赃官,然后再找机会除掉丁谓就是了。原本丁谓可以作为盟友,寇准甚至可以适当笼络丁谓,加以约束,可是寇准偏偏不。

  寇准喜欢饮宴做乐,丁谓就投寇准所好,经常请寇准大吃大喝。有一次,寇准的胡须上沾了一些菜汤,旁边的丁谓见状,马上起身为寇准擦须。这就是“溜须”的来历。如果常人受到如此待遇,肯定会客气一下,结果呢,寇准却嘲笑丁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这个羞辱就大了,宴会上都是朝廷重臣呀,丁谓恼羞成怒,从此与寇准结仇。

  丁谓很快借助寇准与皇帝、皇后,以及朝臣之间的矛盾,排挤寇准。寇准从此连续被贬,从京城到安州,再到雷州,一路向南,越走离京城越远。据说,寇准被贬出京时,仅有一位大臣为他送行,寇准的凄凉可见一斑了。

  丁谓后来也因罪被贬出京,徙往崖州。丁谓路过雷州时,寇准派人送了一头蒸羊给丁谓。丁谓想见寇准,被寇准拒绝。寇准最后在穷困忧愤中病死于雷州贬所,其妻宋氏上书仁宗,希望归葬故里,仁宗准。但是因为费用有限,而寇准又未留下分文,棺木运到中途,钱就用尽了,只能暂时寄埋洛阳。直到十年后,仁宗为寇准昭雪,寇准才得以归葬家乡。

  寇准的刚直成就了寇准的功绩,最终也将寇准送入了万劫不复的深远,客死他乡。不过呢,能够名垂青史,也算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名相寇凖为什么客死异乡?寇凖得罪了哪些人?
北宋名相寇凖为什么客死异乡?寇凖得罪了哪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寇凖这个人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在历史上也真的是有很多故事的,这个人不简单的,其实能做到宰相的人当然都是不简单的,但是但是有人总得有一死的,话说这个寇凖最后是死了的,而且下场十分的惨烈,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做了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吧,话说这个寇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沦落到这个下场的,真的是好悲惨哦!寇凖是北宋名相,对宋朝功重如山,下场却悲惨。寇凖19岁当知县,30岁升同知院事(二品),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赶出京城,由于宋太宗离不开他,又把他召回来。宋真宗即位6年后,42岁的寇凖任宰相,45岁被降级赶到陕州,58岁又被召回京,不久后又再次被罢相,逐出京城。寇凖最后屡次被贬,61岁被流放到雷州,雷州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寇凖抑郁成疾,一年后客死他乡,时年62岁。最惨的是,死后因为朝廷给...
· 北宋名相寇凖是怎么死的?他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烈?
北宋名相寇凖是怎么死的?他的下场为什么那么惨烈?说到寇凖这个人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在历史上也真的是有很多故事的,这个人不简单的,其实能做到宰相的人当然都是不简单的,但是但是有人总得有一死的,话说这个寇凖最后是死了的,而且下场十分的惨烈,那么这个人到底是做了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吧,话说这个寇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沦落到这个下场的,真的是好悲惨哦!寇凖是北宋名相,对宋朝功重如山,下场却悲惨。寇凖19岁当知县,30岁升同知院事(二品),后因得罪宋太宗被赶出京城,由于宋太宗离不开他,又把他召回来。宋真宗即位6年后,42岁的寇凖任宰相,45岁被降级赶到陕州,58岁又被召回京,不久后又再次被罢相,逐出京城。寇凖最后屡次被贬,61岁被流放到雷州,雷州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寇凖抑郁成疾,一年后客死他乡,时年62岁。最惨的是,死后因为朝廷给的银子太少,灵柩在返乡途中,因为没...
· 北宋政治家寇凖生平简介寇凖是怎么死的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北宋政治家寇凖生平简介书香门第寇凖先世曾居太原太谷昌平乡,后移居冯诩,最后迁至华州下邦。寇凖出身于名门望族,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赐以官...
· 寇凖是个怎样的人?宋真宗和宋太宗为何如此信任寇凖?
在古代,有很多以舍命直谏君主而闻名的臣子,最为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魏征。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得到寇凖,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他所说的这个寇凖是什么人呢?寇凖是宋代名臣,和魏征一样,他也以敢于向皇帝直谏而闻名,有一次他甚至大胆到把手爪子伸向了皇帝的龙袍,扯住皇帝衣角,不让皇帝离开,非让宋太宗听他说话。寇凖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先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则赐以官职为姓。其父寇湘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纪很小就能写诗作文,年仅19岁就高中进士。当时,宋太宗选取进士,都会亲临现场随机提问抽查,那些年纪轻轻的考生,他都不予录用。正因如此,有人见寇凖才19岁就考中进士(有说法称古代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可能也得不到太宗的青睐,就给寇凖提议,让他谎报年龄。寇凖听后却说:“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
· 北宋政治家寇凖的故事寇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一语成谶寇凖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一语成谶,最后卒于东南门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远离家乡万里。[19]无楼台相公处士魏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