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北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8
转发:0
评论:0
吴国国力远胜于蜀国,陆逊却从未北伐,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而每个出身在这一时代中的英雄,都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作为。有的人梦想着征战八方,沙场纵横肆意;有的人梦想着封侯拜相,能够青史留名;不过,其中最厉害的那几位,他们的梦想却更为宏大,一心只求平定乱世。于是,经过一番残酷的群雄割据战之后。便只剩下了最有实力的三个国家(魏国、蜀国和吴国),而三足鼎立之势也自此形成(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期,也是自此才开始)。

  当然,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对于这些一直以来都想着的统治者们来说,别说是三国鼎立了,就是只有两国对峙那也是绝不允许的。因此,在这段三方对峙而立的时期当中,其互相之间的攻伐战争,可以说是基本没有过停歇。尤其是蜀国和魏国之间,可以说一直都是战事频频。其中诸葛亮带兵“六出祁山”的故事,更是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然而,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儿,心中有没有过这样一丝疑惑。那便是明明说好的三国鼎立,为什么在后期的攻伐战争中,基本都是魏、蜀两国在交锋呢?吴国的军队到底去哪儿了?要知道与蜀国相比,吴国当时的国力至少也是其两倍之多。可为何自从“夷陵之战”以后,就基本没见吴国再有过较大的战役了呢?

  当然,这可不是小编在这儿跟大家信口开河。当时若论国力,久居富庶之地的吴国,确实是要比川蜀之地的蜀国要强大的多。当时的吴国占据着整个江东,同时也已经拿下了荆州,更有军队20多万。而且,孙权在位威望极高,大将军陆逊一战成名之后,更是年富力强。反观蜀国多次北伐无果,再加上“益州疲惫”的境况。当时的吴国国力比起蜀国来说,那可是要强上太多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强盛的吴国对于北伐曹魏,进而的伟业一直都无动于衷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不过听起来让人不禁有些心疼他罢了。那便是陆逊太忙了,根本没这个时间。事实大家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讨伐别国,前提是先得要做好自身的防务。而当时已经夺回荆州的吴国,已经将国土拓展到了和魏国接壤的边境。因此,吴国首先要做的就是防范魏国的进攻。于是,似荆州这等要地便不得不由陆逊来镇守,而魏国同样是由司马懿在此坐镇。《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而实际上《三国志》里只记载了两次。由此可见,陆逊在镇守荆州时并不是无事可做,反而是要时刻提防着魏国的进攻。毕竟,荆州可没有蜀汉那般地形上的天然防守优势。所以,陆逊为防司马懿偷袭荆州,可以说是不敢有一天的懈怠。

  其次,吴国当时的内政,也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稳定。譬如,当时身为吴王的孙权,对陆逊这个江东本地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其实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芥蒂存在的。因此,即便陆逊想带兵出征,可以说是基本不会被允许的。

  而且,除了这些内外掣肘的因素之外,在制度上陆逊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相较于能够带兵顺利北伐的诸葛亮来说,光是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对于陆逊而言,无论哪一个他都想完全比不了。

  第一:权力问题

  自从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要知道蜀国的总兵力也就十万人,而诸葛亮却能在每次北伐之时,都能调动举国十分之九的兵力。再加上政务上的操持,诸葛亮在蜀国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将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了。

  反观陆逊在吴国的权力,明显和诸葛亮是差了好几个档次。而且,吴国的大权一直掌握在孙权手里。陆逊表面上看起来是国之重臣,但实际上和一个镇守荆州的地方官也没什么区别。

  第二:派系问题

  关于这一点来说,蜀国的内部矛盾,倒是比东吴更严重。因为,蜀国的是外来士族和本土士族之间的对抗。只有诸葛亮一直弹压着,才不至于出大事。再看吴国内部则顶多是几个派系之间的斗争,而他们对于孙权还是一致忠诚的。

  然而,正是因为蜀国的派系分明,所以诸葛亮用起人来也就变得相对得心应手。如赵云、张苞、关兴等这些蜀汉的老班底,对诸葛亮都是言听计从的。简单来说,诸葛亮北伐用的都是自己人,其指挥压力自然也就基本没有了。

  而在这一方面,陆逊自己首先就是江东的陆姓大族,孙权本身就对他有所防备。再加上他手下的将军派系更乱,指挥起来可以说是“亚历山大”。

  第三:地理问题

  蜀国地形险峻,到处都是深沟高垒。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而吴国不仅没有这种天险,虽说长江天堑纵横千里,但是说到底过江总比翻山越岭要来的简单。因此,光是防务这一块,所需兵力便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若贸然调兵北伐,必然会造成防线空虚。

  总得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陆逊想要北伐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国力比蜀国强多了,为什么不北伐?
诸葛亮明知“益州疲敝”也要北伐,利用“天下奇才”级别的军事才能,把司马懿打得躲在营寨里,高挂免战牌不敢动弹。甚至魏国士兵都嘲笑说,司马懿害怕蜀兵就像见了老虎。尽管诸葛亮时运不济,在五丈原牺牲,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铭记了一千多年。蜀国很弱小,但吴国很强大。吴国占据江东、荆州,有军队20多万,而且孙权在位威望极高,大将军陆逊天下知名年富力强。为什么吴国方面不出兵轰轰烈烈地北伐呢?首要原因是陆逊太忙了。当时东吴只占据荆州的三分之二,荆州的大城市襄樊还在曹魏手中。东吴方面是大都督陆逊镇守荆州,而曹魏方面的守将则是司马懿。《三国演义》的司马懿和诸葛亮战斗了六次,现实却是《三国志》里记载的两次。荆州没有蜀汉的地形防守优势,陆逊为了防守司马懿偷袭荆州不敢有一天松懈,并没有诸葛亮出入汉中的从容。还有吴国的内政也不稳定。孙权称帝之后有了一些骄傲心里,对政务非常懈怠,为此张昭总是劝谏也无...
· 东吴国力强盛,为什么陆逊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
东吴国力强盛,为什么陆逊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面临蜀国国力逐渐衰退也要坚持北伐,目的就是为了以攻代守。隔壁吴国同样面临曹魏的威胁,为什么陆逊却很少北伐呢?其实严格来说,陆逊曾参与过四次北伐之战,而且最后都取得了胜利。但这些战役并不是像蜀国那样,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并且系统的长期作战策略,每次一打完就没下文了。国力更加强盛的吴国理应对魏国在战略上更加积极,当时陆逊的地位也不低,为什么他就没有坚持北伐呢?一、权利分配问题蜀国在建国之后一直处于对外出征的状态中,并且诸葛亮曾和伪军族战了六次,但是吴国作为有两倍蜀国军力的大国,却只能据守江东。这其实和统帅的权利有关,蜀国的诸葛亮可谓是三国之士数一数二的角色,并且跟随刘备多年征战沙场,在之后更是成为托孤重臣,而刘禅又是一个无能的君主,诸葛亮想要出征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吴国情况就很复杂,虽然陆逊火烧连营七百...
· 陆逊北伐的故事陆逊怎么死的陆逊墓在哪儿
陆逊北伐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四次参与了东吴与曹魏的作战。四次战役的结果是陆逊三胜一平,伤亡情况却没有具体统计,不过曹魏要略大于东吴。而四次作战中,陆逊一方的主要指挥官是陆逊、诸葛瑾、全琮。四次作战中,只有第一次石亭之战,是陆逊唯一一次奉命率领主力和曹魏作战,虽然战绩和蜀汉的兴势之战,而且只是一场反击战,但是陆逊和诸葛瑾全琮配合默契,大破魏国大司马曹休,并且获得牛马车辆万辆,也逼死了曹休,唯一可惜的是在追击时被贾逵吓退,丢了不少的辎重。第二次是孙权北伐派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当时孙权主力战况不好,诸葛瑾又看到水位下降,担忧孤军深入,所以和陆逊商量之后撤退,陆逊虚张声势,撤退非常顺利,但是他撤退之后又派兵马袭击县城,导致百姓血流成河,被后人所诟病。第三次是进攻庐江,当时庐江虽小,但地理位置可有防守,但是陆逊在听到慢庞带兵进攻之后,慌忙撤退,双方算是平手。第四次是陆逊占领了一个小镇。这四次,陆逊大...
· 陆逊北伐中,诸葛亮跟陆逊谁更厉害?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对曹魏的北伐,写得十分精彩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但是五次北伐的战果都很一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优势。这时双方的领导人都已换了新的,蜀汉的刘禅和曹魏的曹睿,北伐初期诸葛亮对阵的是曹真,在曹真的手中诸葛亮并未占到很多便宜,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后来后换了司马懿,反而被打败了。在第四次的北伐中司马懿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对于大将张郃的建议不闻不问,反而一意孤行,战败后又令张郃追击退军,导致了张郃的死亡。所以的某种程度上诸葛亮能在北伐中获得战果,司马懿帮了一些忙。反观东吴的陆逊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但是陆逊彰显树一代儒将的风采,将东吴的北伐进行的如火如荼,把曹魏的整个南部防线打崩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导致东吴内部出了问题使得陆逊的北伐不得不中断。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很快就病了,而且死在了永安,并且在永安托了孤。此后的诸葛亮和东吴形成联盟,并且...
· 吴国丞相陆逊次子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抗简介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吴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人物生平清白忠勤赤乌八年(245年),陆抗20岁时,孙权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其父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武昌。陆逊生前曾与孙权有隙。陆抗葬父,还都谢恩时,孙权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20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孙权听了陆抗之言,消除了对陆逊的愤怒。赤乌九年(246年),孙权迁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