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清八旗军的训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0
转发:0
评论:0
满清八旗军的训练到底是什么样的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还不知道:满清八旗军是怎么训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

  还不知道:满清八旗军是怎么训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军队若是缺乏训练,早晚是要出问题的。清朝在最初平定天下时,还是很注重这个问题的。八旗军是清朝从关外带来的,是他们早期打江山的资本。而八旗又以弓马射箭见长,如果缺乏训练,必然会荒废怠惰。

  顺治就曾嘱咐身边大臣,现在天下一统,不要因为太平而忘记武备,依然要勤练弓马。所以,清朝对八旗的训练,逐渐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

  八旗军的训练,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受皇帝检阅时的训练。这种训练,主要是为了体现军队的尚武精神。

  另一种是日常训练。这种日常训练,属于定期训练。因为八旗军比较特殊。他们平时都是平民,可能在经商,也可能是农民。

  除了日常操练,以及战事来临时加入军队外,平时更像是普通人。所以,才会用定期训练的方式,而不是每天都在训练。

  但在清朝对八旗军的规定中,训练还是抓得非常紧,次数也比较多。这里有一点要说明。清朝入关后,把八旗精锐都留在了京师,好的装备,好的人才,都放在京城附近。

  其他地方,也会根据各地的重要性,驻扎不同的八旗军。平时的时候,精锐都留在京师。遇到战事的时候,才派遣各地。

  地方的八旗是交由各地的驻防将军负责。训练的也是弓马射箭、鸟枪火炮。尤其是雍正乾隆以后,各地鸟枪兵陆续组建后,鸟枪的训练,成了军队的一个日常课题。

  甚至到嘉庆年间,每次鸟枪训练用多少火药,多少火绳的数量,都有很详细的规定。

  跟地方驻军相比,京城八旗更受皇帝重视,训练起来,也有一些不同。京城的禁旅八旗分为亲军、骁骑、前锋、护军、步军五种。里面有详细分有枪营、炮营、藤牌营、火器营。

  在禁旅八旗中,亲军是从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中选出的,跟皇帝关系特殊,属于皇帝直接统辖,属于亲兵行列。他们每个月要分别训练两次骑射、四次步射。

  骁骑营人数最多,最为精锐,麾下汉军骁骑营中鸟枪营、炮营和护炮藤牌营。他们每个月训练六次,除了骑射,自然要包括枪炮藤牌。

  护军营都是练习骑射,步军营则是练习步射。前锋营一开始是练习骑射,后来又转为训练鸟枪为主。

  至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如健锐营,他们除了训练鸟枪、步射、骑射外,还训练云梯、水战、鞭刀等。火器营也是以鸟枪、水战、骑射为主。他们都有各自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要求。

  他们在训练时,还讲究军阵的用法。过去打仗的时候,阵法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阵法,士兵上阵后,就可能手足无措。如果在日常训练中勤加训练,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而且,八旗军还根据鸟枪的普遍使用,开始在军队中,更换出一些新的阵法。如”九进十连环“,就是用轮番进攻的方式,克服掉鸟枪发射慢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的改进。

  不只是使用新的阵法,还代表八旗军依然在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说明这支军队还有潜力,不是吃老本。

  不过,这种情况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八旗兵得到朝廷很好的优待,加上又是世袭的职位,很多八旗兵连日常训练都不愿意参加。冒名顶替的,比比皆是。

  朝廷的考核也不严格。遇到皇帝检阅的时候,也是照样东倒西歪。那些有条有理的训练条例,都成了纸上样板,毫无用处。更不用说,可以推陈出新,解决新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满清八旗到底是什么?满清八旗是如何产生的?
满清八旗到底是什么?满清八旗是如何产生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知道,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分为八旗,而关于皇帝选妃、子弟成婚等事情,基本上也都是在八旗内部挑选合适的人,用来保持所谓的血统纯正。但是看多了八旗,却还是有些问题弄不明白,八旗到底是什么,各自的掌控者又是谁呢?如果说八旗相当于八个大家族的话,那八旗的旗主又是如何代代更迭的呢?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至于八旗旗主具体是怎么更迭的,这就很复杂了,需要详细的介绍。两旗时代最早的八旗制度,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只有旗主和佐领两级。并且也没有八个旗,只有一个旗。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立了一旗部队,旗色不清楚,有可能是黑色旗。后来他消灭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一支...
· 清朝军事: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兵
八旗军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督抚无权征调。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经济上由于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逃人等恶政,强抓人作奴隶,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也使清朝越来越依靠汉军。绿营和团练绿...
· 满清八旗军最初起源于什么组织他们的编制制度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八旗军编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八旗起源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
· 详解满清八旗的创立的特点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八旗编制----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八旗的组成是满洲八旗300牛录,其中包括约100个已经满族化的蒙古牛录,纯粹满洲牛录仅210个。蒙古八旗129牛录和汉军八旗16...
· 清朝八旗的关系: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的关系?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也有禁旅与驻防之别,编制基本上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汉军八旗每佐领下置领催四人,马兵三十人,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共计四十七人,与满洲八旗略异。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其地位当然低于满洲八旗,但因降清较早作战有功,军事、政治地位又都优于入关后的汉人降军绿旗。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王,所率领的旧部虽按八旗制度编制,设统领,但各自成系统,并不隶属满洲八旗或汉军八旗。在历年作战中,收降的绿旗兵,也由藩王直接管辖。“三藩”战后,康熙帝将吴三桂藩下人丁编入内务府三旗,分遣到辽东各地。尚之信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驻防广州的汉军旗。耿精忠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福州的汉军旗。原属孔有德藩下的兵丁,也编入汉军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