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免死金牌起源于什么时候?真的可以免死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0
转发:0
评论:0
古代免死金牌起源于什么时候?真的可以免死吗?,一、汉代起源免死金牌属于民间称呼,官方称其为“丹书铁券”,或者“丹书铁契

  一、汉代起源

  免死金牌属于民间称呼,官方称其为“丹书铁券”,或者“丹书铁契”,是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

  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笼络手底下那帮帮他打江山的布衣将相,首次发明了丹书铁券。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

  此时的丹书铁券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免死”功效,但其所承诺的子孙后代可世享荣华富贵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短短五年后,韩信谋反被诛,彭越,英布等人也先后被诛,就连萧何也差点成了刀下之鬼。此时的丹书铁券对于免死来说功效甚微。

  据太史公司马迁统计,汉初有百余人获得丹书铁券,然而得以保全的只有五人而已。

  二、唐代免死

  到了唐朝,丹书铁券明确有了免死的功能,有的甚至能免死九到十次。

  《辍耕录》记载,“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然而拥有两次免死特权的开国功臣刘文静,却因为诬告谋反被李渊直接处斩,而且从头到尾也没人提及丹书铁券。

  要知道,在建唐的过程中,刘文静的功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而我们最熟悉的丹书铁券,莫过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柴家手得皇位。的赵匡胤,为了安抚民心,不得待柴氏子孙。故而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然而北宋后期纲纪不振,朝中奸臣当道,对于太祖所赐丹书铁券更是置若罔闻。

  三、明完善

  到了明朝,丹书铁券有了更完善的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丹书铁券”。

  明朝的丹书铁券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然而十年后,朱元璋便开始大开杀戒。

  前有胡惟庸案,十年间诛杀开国功臣及其家眷三万多人;后有蓝玉案,诛杀名将后人一万五千多人。就连早已告老还乡的功臣李善长,也未能避免被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

  至此,开国功臣被诛杀殆尽,丹书铁券在朱元璋这里保命的功效几乎为零。

  所以看似至高荣耀的丹书铁券,却是一把双刃剑,而其所存在最大漏洞,正是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

  能获得此殊荣的都是有大功于社稷之臣,而功高难免震主。所以与其说它是免死金牌,倒不如说它是催命符更为妥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在电影中我们总能见到一种护体神器,别看它个头不大,但是到关键时刻拿出来,就算你犯了天大的错事,也能够救你一命。没错,我说的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这种神器的出场率可真心不低,那么在历史上这种“神器”到底有没有呢?如果你说的是电影中那样金光闪闪,刻着“免死”二字的小牌子那是没有的,不过具有免死功能的物品确实存在。真正的“免死金牌”其实叫做“铁券”,形状就像一块瓦片,上面写满了字。最早发明这东西的是汉高祖刘邦,他为了感谢帮助他起事的大功臣,不光赏赐了金银财宝,还每人发了一块这东西,由于上面的字全部都用朱砂写成,所以又称“丹书铁券”。不过这时候的铁券并没有免死的功能,其内容基本就是记录本人的功绩,相当于一张奖状。真正让铁券具有免死功能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周文帝宇文泰,在他还是大将军的时候,曾在战场上被不下救了一命,后来他手握重权就想回报这位救命恩人,于是除了金银财宝还发了一张铁券,上面明确表示凭此...
· 历史上的免死金牌是金子做的吗是否真的可以免死
还不知道:免罪金牌是金子做的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许多古代电视剧中,经常会提到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免罪金牌(或者说免死金牌)。在古代,有了这个金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凌驾于当时的法律之上了。那历史上真实的免罪金牌真的是金子做的吗?真的可以免罪吗?历史上真正的免罪金牌其实叫作“丹书铁券”。丹书铁券一般是中国古代皇帝赏赐给功臣以及后代某种优待或者免罪的一种官方凭。为了防伪,这种铁券在发给功臣时会一分为二,一半给功臣,一半留着皇宫。铁券上一般记载的就是功臣的事迹与赏赐的内容。其实,说到底这个免罪金牌就是用朱砂把功臣的事迹写在了一块铁板上,和金子并没有任何关系。历史上最早的丹书铁券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最初的丹书铁券也只是一种加官进爵的凭证,没有免罪的含义。一直到了南北朝,李穆因为战功显著被赐予了丹书铁券,明确规定了“恕其十死”,从此,铁券才有了“免死”的功能。...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
影视戏剧作品中,常有免死金牌的说法,金牌倒是未必,免死铁券倒是有的。铁券的首创权属于汉高祖刘邦。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带着一帮穷哥们儿,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兑现自己当年和弟兄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给亲近的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券,在坚硬的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说除非犯有谋大逆造反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若干次,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唐朝以后,人们就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就是以后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出处。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却不佳。历史上没有记载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这种以皇帝好恶为善恶标准的免死铁券充其量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要杀人,即便有一颗“金脑...
· “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吗?
影视戏剧作品中,常有免死金牌的说法,金牌倒是未必,免死铁券倒是有的。铁券的首创权属于汉高祖刘邦。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带着一帮穷哥们儿,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兑现自己当年和弟兄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给亲近的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券,在坚硬的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意思是说除非犯有谋大逆造反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若干次,这就是最早的“丹书铁券”。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唐朝以后,人们就不再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就是以后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出处。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却不佳。历史上没有记载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这种以皇帝好恶为善恶标准的免死铁券充其量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要杀人,即便有一颗“金脑...
· 古代超越法律的免死金牌:免死金牌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皇帝为了拉拢臣子,保证臣下的人对自己的忠心,的统治,将一些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发给自己的功臣和忠臣,以示宠幸,这些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或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其中有一部分凭证尤为特殊,皇帝为了表彰一些功臣的杰出贡献,它上面的文字主要著录受赐者的显赫功勋,颂其美德,是镌刻在铁制的器物之上,赋予了功臣所在家族以后犯下杀身之罪时,可免去刑责,这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通过授予一定凭证来体现,起到向全社会的公示作用,这种凭证,就是大名鼎鼎的丹书铁券。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小旋风”柴进有一件护身护家的宝贝,名叫“誓书铁券”。“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无人敢欺负他。”(第七十一回)第五十二回,写柴进被知府高廉抓进衙门,柴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