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一代名相寇准,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人陷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2
转发:0
评论:0
一代名相寇准,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人陷害,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记得原来看过一个葛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寇老西》,讲述的是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为官清廉,急民所急、不畏强权、大智若愚,不按常理出牌,“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问地瓜”,深得百姓爱戴的故事。

  “老西儿”是对山西人的称呼,如阎锡山被叫做“阎老西儿”,武侠小说里白眉大侠称为“白眉老西儿”等等。山西人爱吃醋,而且吃得还很厉害,他们对醋的钟爱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醋在古代被称为“醯(xi)”,估计“老西儿”的叫法可能是这样来的,不过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一种戏称。

  寇准是北宋年间的政治家、诗人,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诗句,历任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曾两度入相。但在奸人的屡次诽谤之下却又数次被贬,最后在雷州司户参军任上病逝。死后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宋太宗赵光义对寇准的评价极高,曾说“朕的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记载: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宋代的华州属于永兴军路,州治所设在郑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其下辖郑县、下邽、华阴、蒲城、渭南各县。下邽就是今天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北岸的下邽镇周边地域(作者前边的文章里曾经专门介绍过下邽)。而寇准和唐朝大将张仁愿,诗人白居易并称为“渭南三贤”,下邽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贤故里”。

  这样看来寇准还真不是“老西儿”,却是地地道道的“老陕”,在今天的渭南市临渭区与下邽镇相邻的官底镇还留有寇准墓,但据说是一座衣冠冢,这可能是古人为了纪念寇准而建,倒也符合叶落归根的思想。

  那么明明是陕西人的寇准怎么就成了老百姓认可度比较高的“寇老西儿”了呢?20纪世末,随着评书《杨家将》的热播,人们在熟悉了一门忠烈的北宋抗辽名将杨业及其后人业绩的同时,也记住了一名机灵滑稽的“双天官”寇准。

  因为他操着一口地道的山西话,又秉持“缴枪不交醋葫芦”的原则,故评书中亲热地称谓他为“寇老西儿”。“老西儿”再加上说山西话、爱吃醋,使一般听众对寇准是山西人的说法坚信不疑。这也是寇准被称为“老西儿”的现代来历。

  那时候的电视节目不像现在这么丰富,网络也没有如今这么发达,有些地方可能电视机也比较少,这就使得广播电台有了很大的群众基础,电台评书受到一大批人的欢迎,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当时的评书大家刘兰芳所讲的《岳飞传》、《杨家将》先后被上百家电台播放,所以究其原因“寇老西儿”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误会,但的确是因为评书误导了广大听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因为官忠直一代名臣寇准最后客死异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寇准客死他乡的北宋“脊梁”网络配图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19岁那年,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在殿试大堂下,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便破格录取了他,那时他还不足20岁。寇准被宋太宗录取后的第二年,就去四川巴东县当了知县。寇准到了那儿不到半年,巴东县就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宋太宗非常...
· 只因为官忠直一代名臣寇准最后客死异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网络配图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19岁那年,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在殿试大堂下,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便破格录取了他,那时他还不足20岁。寇准被宋太宗录取后的第二年,就去四川巴东县当了知县。寇准到了那儿不到半年,巴东县就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宋太宗非常器重寇准,提升他为尚书虞部...
· 真实的寇准品质清廉吗?寇准是怎样一个人
导读: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历史上真实的寇准品质清廉吗?寇准是怎样一个人?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身穿补丁衣、腰悬醋葫芦、清廉简朴到了极点的寇老西儿形象。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头戴的纱帽翅,可能年头太多了,又旧又破,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往下耷拉着。”而寇老西儿招待京城来的钦差的方式竟然是“把草帽摘下来,撕下一圈,用手搓巴搓巴放到壶里、沏上水”,还起了个名字叫“圈茶”。网络配图寇准的品质可是,历史上寇准的真实形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宋史寇准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而作为寇准后辈的司马光在给他儿子的教导中也这样谈到寇准——“近世寇莱公(寇准封莱国公)豪侈冠一时,然以...
· 是是非非寇老西儿----北宋名相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常识。知巴东县。宋真宗时﹐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与辽立澶渊之盟,起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不久﹐被大臣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莱国公。后又因大臣丁谓等陷害遭贬﹐远徙道州﹑雷州。宋仁宗天圣元年病死于雷州。谥号忠愍。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与寇准同时的范雍为他的诗集作序﹐说他“平昔酷爱”王维与韦应物的诗。他的一些诗确实也受了他们的影响。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
· 北宋名相寇准的简介寇准是怎么计废太子的?
寇准简介:寇准,北宋著名的宰相,历史上的名相之一,寇准一生最辉煌的事莫过于力劝真宗亲征,签订澶渊之盟,开启宋辽数十年的安定。下面就来看看寇准的小故事吧。莱国忠愍公寇准,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拚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寇准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受宋太宗赏识。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皇帝重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