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皇帝上朝讲“满语”还是“汉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0
转发:0
评论:0
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皇帝上朝讲“满语”还是“汉语”?,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皇帝上朝讲“满语”还是“汉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皇帝上朝讲“满语”还是“汉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将可以在那些清宫剧当中看待皇帝上朝时的画面或是大臣启奏等一些情节。我们在影视剧中所听到的都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那么在历史上,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他们在上朝的时候与满汉大臣都会有交流,那么他们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清朝政治体系主要是由满汉两族构成的。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语言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清人入关后,朝廷官员基本上都是满族人,所以在清朝早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少数进入朝廷的汉臣也必须学习满语。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汉族大臣对着满文学习时的表情,估计和我们今天对着英语单词时的表情相差无几。可是,既然是两族融合的过程,那单方面的学习必定是不够的,所以,清朝皇族也在逐渐学习汉族文化。

  想象一下,两族人顶着大辫子造型,摇头晃脑地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偶尔见面还能用双语交流的情景,是不是有点让人忍俊不禁呢。而对于小皇帝,“双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清朝皇帝从小就开始接受满汉两种教育,既有满族师父,又有汉族师父,满族师父主要教武功骑射,汉族师父教文化课,语言也是既要学满语又要学汉语,所以,皇帝是满汉双语都会说的。

  顺治皇帝就是出了名的热爱汉族文化,对汉族的诗词歌赋很有研究,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就在学满语还是学汉语的问题上,跟他的叔父多尔衮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多尔衮坚决不让顺治学习汉语,对他的汉族教育粗暴干涉,因为他一向反对满人汉化,因此顺治很生气地说:“我要是不学汉语,汉族大臣跟我说话我都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就算我听懂了我也不会说,无法与他们交流,叫我怎么当这个皇帝?”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的加深,皇帝在上朝面对不同民族的大臣时,会说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皇帝是看人说话的,需要说满语的时候就说满语,面对不会满语的大臣就用汉语。

  但是,在清朝中后期,汉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且随着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满语逐渐被汉语所替代,满族人要想长期统治汉族人,从皇帝到普通民众,普及汉语、学习汉族文化是发展的必然。而自清朝入关后,经过两三代皇帝的努力,满族人已经都会说汉语了。

  据说到了雍正时期,皇帝只有骂人时才用满语,这就好像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或许是一怒之下,或许是想让别人听不懂,就用方言来骂人了。

  总而言之,尽管满语满文在日常生活中适用的范围不断缩小,但在正式的场合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无用。在日常的召见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说的语言取决于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内容,既有使用汉语的情况,也有使用满语的情况。有一句俗语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么,不妨改编一下,清朝皇帝是“见满人说满话,见汉人说汉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满清皇帝上朝是说汉语还是满语汉人还说汉语写汉字吗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历史上的每次时代更替都伴随着战争冲突,更习易俗,更何况是满人入侵汉人并获得成功的历史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让汉人显示归顺之意,就下令剃发易服,让百姓们把头发剃成满人的模样,于是就有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天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大清朝强迫了汉人改变衣食住行,那汉人还说汉语写汉字吗?满清皇帝上朝时,是说汉语还是满语呢?首先,“上朝”这种大型仪式并不是像清宫剧里演的那样每天都来一次,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一年也出现不了几次,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十七年时,上朝连带集会、祭祀等这种有牌面的活动只有十六次,而平常皇帝和大臣之间议事总是以“召见”的形式展开。召见时,在皇太极时期,满朝文武大臣几乎全是满人,所以当时交流一直用的是满语,既能避免同化,又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密效果。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逐渐认识到汉人...
· 揭秘清朝皇帝上早朝是说满语还是说汉语?
满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其入关是铁血的政策,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否则留发不留头,为此制造了嘉定十屠、扬州七日、江阴81天等惨案,被杀的人不计其数。而在现代很多的清代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清朝皇帝上早朝的情况出现,而且都是一口的汉语。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么?首先要交代一下啊,清朝的皇帝在做皇子的时候,是必须要掌握三种语言的,那就是汉语、满语和蒙古语,而且不但能说,而且还要会写。在清朝乾隆以前,皇帝上朝议政绝对使用满语。网络配图这主要是因为:一者保持满清的民族特性,避免被同化,跟剃发易服是一个意思;二者,也为了保密,当时普遍不信任汉人,因此上朝说满语,保密程度很好;三者,全国的官员满族人占了大部分,而且汉人要做官,满语必须是要懂的,如当时著名的汉臣张廷玉,满语就特别好。除了上朝,当时写公文,也必须要用满语,因为当时皇帝汉语还是掌握不好,错别字连篇,底下的官员汉语那就更是差了。因此,当时来往公文...
· 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究竟则么样?比满语还好吗
满文没问题,那皇帝的汉语水平又如何?在写诗数量超过全唐诗的乾隆之前,帝王们到底对汉语熟不熟悉?一般来说,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口头上的无障碍交流;二是语言熟练度达到同时代知识分子平均水平。清初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迈过基本的语言门槛,日本学者平田昌司在《清代鸿胪寺正音考》引用藤本幸夫的研究,指出努尔哈赤跟通汉语的朝鲜俘虏谈话时全靠汉语翻译。太宗皇太极时满人开始启用汉官,但汉族大臣日常对太宗奏事交流,如用汉语表达,太宗理解起来依然非常困难。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就言明了这一点,其中说道:“臣又想六部汉官开口就推说不会金话……汗之左右,亦该常存两个好通事,若有汉官进见,以便问难,觇其才调。不然同于木石,何以知他好歹……”由此可见彼时皇太极的汉语能力是极为有限的,需要依靠翻译(通事)才能与不通“金话”(即满语)的汉官交流。直到清世祖顺治,皇帝渐习汉俗,才基本实现...
· 讲历史——汉语音调的变革
?仔细阅读这样的文字,我们很容易领会骈文的特质。首先,这篇文章是应用文,为了特定目的,甚至是特定仪式所需而写的。文字遵循一定的格式,而且不断夸饰铺陈,动用的都是现成的套语或典故,以至于读者觉得文章里要表达的,不是作者的真心真意。也就是说,骈文违背了我们一般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然而这正是骈文之所以成立、之所以存在的理由。骈文的重点在于文字的堆砌和铺排,产生集体仪式所需的效力。像《劝进表》这样的文章,它所需要的,就是尽量抬高“劝进”对象的成就和地位,符合当下非常时期不按原本继承规则,拥立一位新皇帝登基的需要。非常情境,自然需要文字来显示这即将登基的皇帝人选果然是非比寻常的。骈文没有什么个人发挥的空间,主要不是用来表达个人经验和感受的,而是针对特定场合,按照既有规则造作出来的文字。在这样一篇劝进文写作之前,已经先有了“劝进”场合所需文章的格式,骈文作者需要做的,是按照格式将适当的字句填进去,不...
·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扇将其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书法),从内容可见乾隆之胸襟与志趣。“三希堂”的陈设幽雅朴素,既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又带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古朴而不失优雅,清新而富有内蕴。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