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俯身葬是什么?商朝为什么流行而周朝不流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5
转发:0
评论:0
俯身葬是什么?商朝为什么流行而周朝不流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上古神秘的“俯身葬”:为什么在商朝流行而周朝不流行?感兴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上古神秘的“俯身葬”:为什么在商朝流行而周朝不流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所谓“俯身葬”,顾名思义,就是对死者采用扑倒的姿势进行埋葬。考古发现表明,这是史前时代就存在的一种葬式。

  例如,在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中,就非常流行俯身葬。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000~7000年,说明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此外,在仰韶文化等其他文化类型的墓葬中,也有不少俯身葬现象。

  对此,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这是上古一些部族的葬俗,背后包含了他们对死亡的某种观念;有的认为这是对者采取的一种特殊葬式,目的是为了凶死者的灵魂,使之不能作祟于人间,相当于一种巫术;还有的则认为,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中均有所发现,因此不能用一种观念或行为来解释所有的俯身葬现象……等等。

  到了商代,俯身葬现象依然很普遍。例如,在安阳殷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墓葬采取了俯身葬的形式。而在殷墟以外的商墓中,俯身葬的比例也大致与殷墟相近,有的地区甚至更高。

  同样地,学者们对此也提出了种种解释,但似乎都不能令人完全信服,还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

  有学者认为俯身葬是奴隶特有的埋葬形式,但在不少商代高等级贵族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俯身葬;

  有学者认为俯身葬是一种男性独有的葬俗,而女性则采取仰身葬,这种性别不同的葬法反映了男女的一般形式(男上女下的性姿势)。而在考古发现中,尽管男子俯身葬占绝大多数,但也不乏女性俯身葬的情况;

  还有的学者持“说”,也即上面提到的对凶死者采取的一种厌劾巫术,以防止死者变成厉鬼为祸人间。可是,由于俯身葬的比例很高,达到了三分之一甚至更高,这么多的人属于,似乎不太合乎情理……

  目前,较被认可的一种看法是,俯身葬与仰身葬一样,都是殷商民族的通行葬俗,很有可能是殷商民族中特定族群或某一部分人的葬俗。至于这种葬俗背后的观念,则依然成谜。

  有意思的是,进入周朝,俯身葬却变得不再流行了,尤其是西周中期以后的墓葬,基本很少再发现。葬俗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文化习俗,一般来说不会轻易改变,这种变化表明“周革殷命”,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过,到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俯身”依然保留着某种象征意义或神秘观念。

  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在春秋时晋楚两国进行城濮大战前夕,晋文公驻扎于城濮,他遥遥看到楚国军队背靠丘陵地带扎营,心中十分担忧。视察归来的晚上,晋文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楚成王搏斗,楚王将他摔倒在地并伏在他身上吸食脑髓。醒来后晋文公感到很恐惧,就招大臣子犯来询问。子犯听后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种吉兆(“晋侯上向,故得天;楚子下向地,故伏其罪”),从而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

  又据《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记载,齐湣王生了恶疮,派人去请宋国名医文挚前来医治。文挚采用激怒法给齐王治好了疮病,自己却被余怒未消的齐王处以生烹的酷刑。奇怪的是,文挚被投入大鼎煮了三天三夜,却依然活着。最后文挚在鼎内说:“大王真想杀我,何不把我俯身向下,以绝阴阳之气?”齐王令人把文挚的身体翻转朝下,这才将他烹死。

  这两则故事表明,周人尽管不再采取“俯身葬”,却认为俯身向下可以断绝阴阳之气,可以使罪人彻底服罪。这些观念,应该说跟殷商及上古时代盛行的“俯身葬”,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最初为何要按照辈分起名,而如今又为何不流行了呢?
说起起名,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在取名的时候,侧重方向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年轻的父母来说给孩子取名是想要好听且有寓意的,而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孩子的名字除了有寓意外,还需要严格遵照家族字辈来确定的,因为按照字辈来取名是能够体现孩子的辈分的,而这种按照辈分起名的方式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那么最初为何要按照辈分起名,而如今又为何不流行了呢?今天就让族谱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姓氏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一个人的名字是有着它独特的意义的,另外在那个时候起名是比较严肃的,是不能随意取的。在那时同一个家族之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而家族之间又有很多分支,所以为了便于区分,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会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取的,另外在取名的时候也会有意识的避开祖先使用过的名字。要说按照辈分起名,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最开始有辈分这一说法是来自于朱元璋,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叫朱重八,但是本人不喜欢,觉得名字不好,所以就改名为朱元璋...
· 唐代为什么会流行火葬?
在唐代,火葬作为一种丧葬方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接纳与流行,而这股趋势的兴起与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虽然火葬的习俗在边疆少数民族中早已存在,但直到佛教思想传入并逐渐深入人心后,火葬才开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开来。佛教教义中的六道轮回和转世投生观念降低了人们对肉体的关注程度,火葬(佛教术语称为“荼毗”)因此被视为一种洁净且符合教义的丧葬方式。唐代的敦煌,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率先接纳并推行了火葬习俗。随着时间推移,火葬在宋朝时期已普及至全国多地,特别是在河东、江南和福建等地尤为盛行。宋、明两代的统治者不得不制定严格的法规予以限制,并设立了漏泽园、义冢等公益墓地,以解决底层民众因财力匮乏无法购置墓地的问题。这些举措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火葬习俗的广泛流行。研究表明,佛教影响力的增强与火葬习俗的普及有着明显的关联性,凡佛教兴盛之地,往往也是火葬习俗蔚然成风的区域...
·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厚葬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朝为什么流行厚葬?厚葬表现在哪些方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丧葬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中国,死后如生前的观点根深蒂固,认为死后人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去,灵魂不灭,换一个活法,换一个世界,但是生前的东西还是要带过去的。那么,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唐朝是为什么流行厚葬,对此有反对之声?墓葬考古现场一、为什么唐朝逐渐有了厚葬之风初唐时期,经济仍处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们还没有多余的经济来对亲人甚至自己的身后事进行厚葬安排。所谓经济决定意识形态,随着唐朝经济恢复和发展,民间开始出现厚葬的风气了。这是其一。第二,厚葬之风与唐朝政府的制度有关系,政府规定不同级别的人去世要有相对应的要求,坟墓的大小与官品高低有关系(这是有详细规定的),要是超越了。百姓的埋葬属于没有要求的,那这些富商们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对着当官的标准...
· 为何传承千年的“字辈取名”到如今不流行了?
我国的姓氏文化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最开始姓与氏是有区别的,然后再深究,发现古人在取名的时候很有意思,古人一般会按照“字辈”取名,只是这种取名的方式到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了,那么为何传承千年的“字辈取名”到如今不流行了?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要说这字辈,其实就是一个人在家族里面的辈分标识,在古代,只要是同一个辈分的人在取名的时候,都会把相对应的“字辈”放到姓名当中,特别是古代的名门望族中,对于辈分是非常看重的,所以都会按照字辈来取名。这字辈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唐朝时期,不过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基本的雏形,例如唐高祖李渊的22个儿子中,除了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等6人,其余的16人的名字中都是带有“元”字,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正式的字辈的。字辈真正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宋朝,在南宋有一部记录宋朝典章制度的《愧郯录》中提到,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创了字辈。当时的赵匡胤用了一副对联,对联一共是有...
· 农村过去的老传统“按辈分取名”,现在咋不流行了?是过时了吗?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在农村族谱记载里,不论你的官职大小,不论你钱财多少,你排在多少世或者是多少辈那个字永远不会改变的。每个家族基本上都有族谱。文明的家族还有家训家风记录的非常规范,引人深思。每年的初一都会聚集在祠堂里,面对先祖的牌位,不但聆听族长的教诲,还要背诵家风家训。如果人人遵守家训,人人遵循公序良俗,那这个社会风气环境一定会更加美好。农村过段时间就要序谱,基本按辈分登记,而且现在很多人给孩子取名还是参考辈分的,有的虽不按辈分,却有一个备份名字按辈分取的!在农村里,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在修宗谱的时候,还是要按辈分起名,后代也容易懂,他是第几十几代人,他也知道他自己是什么辈分,这个名字很少公开,只有宗谱上才有。中国社会民间老传统按辈分取名:只要有中华文化的存在,只要有汉字汉语存在永远不会过时!!!现在为什么“不流行”按传统辈分取名???更深层次的主要原因与因素:当今中国社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