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18
转发:0
评论:0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你们知道古代为什么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你们知道古代为什么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

  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

  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点了翰林后,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

  可是,古代为什么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难道举人比进士还要高贵?

  这其实与乡试和会试的录取率有关。

  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会试。

  明朝《文征明集》记载:“乡贡率三岁一举。合一省数郡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三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举人。又合数省所举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进士。”

  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举行一次,淘汰率却大为不同。乡试是30个人录取1个,会试是10个人录取1个,所以民间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当然,虽然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但举人的前途命运还是远远不及进士。特别是在明清时代,六部尚书、总督巡抚以及殿阁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都是为进士准备的。一名举人,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劳,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担任以上要职的。

  清朝名臣左宗棠,20岁就考中了举人,之后3次参加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他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在乡下种田过日子了。

  为什么又有“穷秀才”的说法呢?

  这是因为,童子试虽然是最低级别的考生,可难度并不低。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难度有多高呢?有的人,到了白发苍苍都还没有通过童子试,依然只能被称为童生。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只有家底殷实的家庭,才供得起家里孩子读书。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往往没读几年书,家里就给读穷了。最后哪怕侥幸通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家里也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你看,“穷秀才”是不是名副其实呢?

  “穷秀才”也只能继续往前考。因为接下来每过一关,他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考取了举人功名,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能不能当上,是另外一回事。哪怕他此后会考落第,回来后还能获得学官一类的官职。在政治上,举人社会地位高,跻身当地名流阶层,能够与府县级别的地方官平起平坐。在经济上,举人不用交税,不用出徭役,还有更多收入来源。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读书补助。这点补助不是很多,但足够普通家庭开销;许多人会将自家的田产、房产挂靠在他名下,这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点了翰林后,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可是,...
· 揭秘:秀才、举人、进士有什么待遇?
明清是科举考试最盛行的时期,以功名而论分为三级制,即秀才、举人、进士。一般情况下,只有到了举人这个级别才能入仕为官,从实际情况来看,清代举人入仕也有很高的难度。只有进士才是天子门生,可以享受优先授官的待遇。秀才虽然也是功名,但它是明清社会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地位既高于普通的百姓,同时又不能出仕为官,只能有限度地享受读书带来的特权。秀才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和当地的父母官有对话的资格,见面也无需下跪。除了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外,真正带给秀才实惠的是经济利益。按制度,秀才可以免除部分地丁钱粮和差赋徭役,不仅如此,秀才这个名号也可以成为读书人的一种谋生手段。秀才可以担任私塾教师,尽管收入不算丰厚,但养家糊口不算难事。据统计,清代的秀才担任私塾的年收入为24两银子左右,这个收入显然高于壮年雇工的年收入10两。然而,取得秀才的读书人大多不会止步于此,他们的目标是向举人发出冲刺。那么,考中举...
· 李商隐人品差?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唐代是一个风流开放的朝代,那个时期,你去逛青楼听小曲,没人会觉得你人品有问题,但是只要你做出了背信弃义之事,你就会被贴上“无行”的标签。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是这样,不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他的评价都是“无行”二字。他的人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李商隐算是一位神童,五岁能诵经,七岁能写文,关键是十六岁时便以擅长古文而闻名,就连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见了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真的是老了,一代更比一代强啊,他死后要是能转生成李商隐的儿子就好了,继承李商隐的诗才,哈哈。可是呢,李商隐命苦啊,还不满十岁,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本来家里就穷,父亲一死就更穷了,再加上家里不止他一个孩子,但他是老大啊,所以一家的重担可以说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不接也得接着,否则一顶“不孝”的罪名扣下来,就算你是宰相、皇帝,你也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好在,李商隐写的字非常漂亮,文章也独特新颖,见解深刻,于是他便想出了替人抄书挣钱的主意。李商...
· 为什么会有清朝无昏君,明朝昏君多这种说法呢原因来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相近的明朝和清朝被一起称为“明清”。对于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其中,清朝(1636年—1912年)共诞生了10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共有16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针对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的皇帝,网上存在“清朝无昏君,明朝昏君多”的看法?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一首先,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形成“明朝昏君多、清朝昏君少”的说法,直接原因和清朝皇帝亲力亲为,而明朝皇帝大多奇葩、不理朝政等有关。具体来说,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在数量上只有10位,加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不过12位皇帝,也即在数量上明显少于明朝皇帝。对于这十多位皇帝,前三位皇帝忙于打江山,也即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顺治这三位皇帝在位时,还面临着明朝、李自成、南明等敌手,想要当昏君都没有机会。毕竟在强大的外部威胁的背景下,皇帝也不敢安逸享乐。二在顺治皇帝之后,又到了康乾...
· 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进士学历高吗?中举有哪些好处?
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进士学历高吗?中举有哪些好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隋唐时候开始,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为各级官吏选拔人才。明朝时,逐步发展完善,达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很多人认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存在着各种缺点,但不可否认,它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封建社会,文盲特别的多。看电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镜头:一群人围着告示,然后再由一人大声的朗读出来。因为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去读书了。只有一些家境还不错的,才会让孩子去读书。毕竟,科举制经过长期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概念。现代社会去学校念书,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级一级的读下来。古代不是这样的。学生上学的地方称为私塾,一般在老师自己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