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 为何北宋一直想收复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6
转发:0
评论:0
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北宋一直想收复呢,还不知道: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

  还不知道: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当中,要论对外作战最失败的王朝当属宋朝了,而造成宋朝在对外作战当中屡战屡败的原因就在于一块重要的领土的缺失,那就是燕云十六州。公元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求换得契丹的支持。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北方门户大开。

  自古以来,燕云地区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不仅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同时它还是重要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基地。据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记载:“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这句话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天然屏障,长城所在地

  北宋时期的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这十六州的大致范围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一带。翻开地图,不难发现我们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最重要的一段就在燕云十六州的管辖之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等同于失去了长城这一重要的军事堡垒。

  此外燕云十六州的地势非常险要,本身就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华北地区向来以平原为主,横亘在其两侧的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难于逾越的障碍。这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

  在山脉之下,更是有着桑干河和巨马河这两条河流作为抵御游牧民族铁骑的第二道天然防线。事实上河流在战争当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预估的。在中国古代,江河沼泽特别是河流常成为拒敌于外的防御屏障。在那个以刀枪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利用江河设防是战争双方常用的御敌办法。

  在宋朝之前的封建王朝,就是依托了燕云十六州巍峨险峻的山脉、川流不息的河流以及雄伟壮丽的长城这三道防线抵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随着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朝在对外作战当中,屡战屡败。

  重要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基地

  燕云十六州地处北纬 39°~ 41°之间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同时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交界处。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该地区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幽州地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史上,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随着燕云十六州被契丹吞并,伴随着是大量汉族人口的涌入。这些汉人给契丹王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改变,农业经济取代游牧经济一跃成为契丹的主要经济形式。自此燕云地区成为契丹的农业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主要的赋税来源地,据史料记载仅燕京析津府一地就“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

  人口也是燕云十六州赐予契丹人的礼物。本身契丹人口相较于中原王朝而言就不多,在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之后,该地区众多的汉族人口,为辽国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成为了辽的重要兵源地。辽国有一重要征兵制度叫做“五京乡丁”。这个“五京乡丁”是由汉人充当,而燕云地区因其人口密集,更是此项兵役的最主要来源。

  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地区对宋朝的影响不仅仅是丢失了这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兵源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个发达的战马生产基地。因为燕云地区自古就与游牧民族的领地接壤,在千百年的文化交流当中,养马文化已经植根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再加上本地区的战马相较于内地地区的战马,无论是耐力还是爆发力上都更胜一筹。北宋建立之后,一直渴望收复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想要夺回这样战马生产基地,组建自己的骑兵。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的意义不仅仅是巨大的军事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北方地区的重要门户,它能在中原王朝强盛之时,成为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而在中原王朝颓势之时,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这一双向作用使得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这一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燕云十六州位置重要,赵匡胤为何没有收复它?
燕云十六州,即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水岭。公元936年,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而后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消灭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多个政权。面对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当然想收复它,但直接出兵攻打又怕不能取胜。于是,赵匡胤便想通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收复燕云十六州。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赵匡胤在中央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金库,名叫“封桩库”。这个金库是把每一年国家财政用不完的钱存起来,等到存够了钱,就派使者去和契丹谈判,倘若契丹能够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百姓归还,就把这些钱全部给他;倘若契丹不同意,就用这些钱招募士兵去攻打燕云...
· 石敬瑭送出去的幽云十六州,宋朝为什么想收复回来?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石敬瑭通过割地的手段引来契丹人的大军,契丹人的大军和石敬瑭的大军一起灭亡了后唐,石敬瑭也因此成为了契丹皇帝的儿子,幽云十六州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原人的回忆。后来的两个王朝都没能彻底击败契丹人,可惜的是后周如此英勇都没有成功夺回幽云十六州。北宋篡夺后周的大权,统一了十国之后,不甘心幽云十六州就这样被这些蛮夷夺取,异常气愤的挥师北伐。为什么北宋要夺回幽云十六州呢?统一了十国之后不是可以开始励精图治了吗?首先,幽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道北边边防的必备之地。幽云十六州北部,有太行山脉和燕山连接起来的一道连绵的巨大山脉,因为游牧民族骑马翻山越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中原王朝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道天然屏障。汉唐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就没有太过猖狂的从幽云十六州方向南下入侵,原因就是翻越山脉耗时耗力,稍有不慎还会让行进的大军折损,得不偿失,大明的时候,土木堡...
·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宋太宗两次北伐想要拿下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说石敬瑭是民族罪人,先搞清楚一点,石敬瑭其实并不是汉人,而是沙陀族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沙陀族是什么存在,因为这个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五代后唐李克用、后晋创建者石敬瑭,后汉创建者刘知远均为沙陀人。石敬瑭在历史上最大的罪过并不是说他多么昏庸无能,也不是说他多么无耻(曾以父侍契丹主耶律德光),最关键的是其曾经幽云十六州白白送给了契丹人,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幽云十六州指的就是如今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明朝就是因为丢失了辽东,所以后期死守幽云十六州,就是这个道理。宋太祖赵匡胤是完全有能力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但是赵匡胤定下的...
· 古代打仗为何举旗呢旗帜到底有多重要呢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为何要举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旗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在打仗时,军旗在哪里树立,也就意味着哪块阵地是己方军队所在。我国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各部落就分别用不同的动物作为旗帜图腾。有一种说法是,龙这种动物就是黄帝、炎帝部落在征服其他部落后,不断把战败部落的动物图腾糅合,最终形成龙图腾的。那么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举旗帜呢?首先是表明阵营的,也就是告诉友军和敌人,我是哪个王朝的哪支部队。这个旗我们可以理解为国旗,一般很好辨认,通常只看颜色就行,因为每一个朝代建立时都会“改正朔,易服色”。比如秦朝末年时,如果百姓看见城头插着黑色的旗帜,那说明这座城还在秦军控制之中,如果是其他颜色的,不好意思,说明这里已经被起义军占领。第二种是表明主帅身份的,告诉对方统兵的人是谁,叫帅旗。比如宋朝初年,契丹攻宋,结果多次被杨业击败,此后契丹...
· 燕云十六州
范围燕蓟节度使辖区燕州(或作幽州):今北京宛平蓟州:今天津蓟县顺州:今北京顺义檀州:今北京密云儒州:今北京延庆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今河北涿州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河东节度使辖区云州:今山西大同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历史五代十国唐朝灭亡之后,沙陀人李克用建立后唐。到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末帝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李从珂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末帝在闰十一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