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后来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6
转发:0
评论:0
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后来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刘邦的领导下,经历了七年的奋战终于赢了霸王项羽而成为汉高祖,在他励精图治的打理下,逐渐恢复经济生机,到了“文景之治”更是把汉朝经济推向了一个巅峰。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丰厚的“家底”,才让汉武帝刘彻“采取扩张政策,除与匈奴常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屡屡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慢慢掏空了“家底”,那么汉武帝是如何摆脱财政危机的呢?说出来你别不信!

  第一,政治方面

  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首先他鼓励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才做官。每年在地方郡国都进行人才选拔,经过考试合格的人都可以做官吏,或者由一些名家推荐自己的弟子等等。

  其次,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如司马相如,《史记》中记载:“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赀选”就是“捐官”的意思,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

  而这一点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是让人无法相信的,这种在清朝时期比较常见的“卖官鬻爵”的捐官行为,它的起始竟然在汉朝,并且在汉武帝这里就已经得到了“发扬光大”。虽然这种买卖会影响“吏治”,但汉武帝还是比较重视人才,至于为官方式就不作细究了。

  汉武帝通过这两点一方面快速为国家招拢人才,保持社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快速收敛财富,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并且汉武帝为人不但唯才是用,而且不拘一格,从他的皇后卫子夫曾是奴婢,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就完全可以看出不一般的用人眼光。所以说,即使有“卖官鬻爵”的捐官行为,对社稷也没有起到太多的动荡。

  第二,经济方面

  当汉武帝常年征战,国库穷得叮当响的时候,那些富商大贾们却富得流油,为了摆脱国库“贫困”的帽子,汉武帝首先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币制改革“不但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而且还打击了大商人,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通过“币制改革”,汉武帝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充分发挥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使政治与经济管理实现稳定发展。

  其次,实施了“盐铁官营”。 盐与铁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民需物资与军需物资,盐自然不用多讲,无论是百姓与军队,但凡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盐的摄入,而在古代,盐商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买卖,划为国有为国家创收不少税赋。

  而铁矿更是“稀罕”之物,尤其对于“好战”的汉武帝来讲,冷兵器离不开铁矿的支持,把铁矿划为国有,会节省大笔开销,同时又保障了国库的收入。

  也就是从汉朝时期开始,盐铁官营延续到现代,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这项制度实施,使国家独占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国库也日渐充盈起来。

  通过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大力创新与改革,在汉武帝的领导下,使西汉摆脱了财政危机,虽然难免不了存在一些“弊政”,但毕竟是时代始然,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武帝北伐时面临财政危机,他是怎么解决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武帝创立了一代盛世,可他的盛世基础,全是靠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打下的。当时刘邦建立汉朝时,国家政权并不稳定,后来吕后掌权,采取“无为而治”恢复了部分经济。可吕后去世,诸吕之乱又让国家受损。直到汉文帝即位,才开始省吃俭用,不仅降低自己的饮食标准,还下令以后自己的陵墓,不许使用任何金银铜锡来装饰。到了汉景帝时期,也传承了文帝时期的节俭风气,就连各诸侯国,都开始效仿节俭作风。到汉景帝后期,汉朝的经济已经得到恢复,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经济已经达到盛况:“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所以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朝经济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为接下来汉武帝建立盛世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接手的汉朝,已经是很富裕的状态,所以他放弃了休养生息,打算继续收服边境部落。可是打仗是很耗资金的事情,汉武帝北伐之时,盛世汉朝...
· 汉武帝连年征战国力亏损他是如何摆脱财政危机的
汉武帝是如何摆脱财政危机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汉王朝建立在秦末战乱的废墟之上,虽然实现了在疆域上的大一统,但是国家却内忧外患。内有社会经济凋敝国家积贫积弱,外有匈奴势力的屡屡犯境挑衅,基于此,汉初的统治者们为谋求和平发展采取了两项举措:一是对外患秉持着安抚和亲的态度,为国内恢复发展营造安定的环境,二是采取与民休息的自由经济政策促进发展。很快,汉王朝国库渐渐充盈富裕,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年华。由于文景之治的富足,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发动外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成就了霍去病、卫青等名将直捣漠北封狼居胥的战神传奇,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国家财政却吃不消了,几次对匈奴之战将文景之治的储备耗尽,但依旧不够战争支出的费用,于是汉武帝便想尽各种办法填补财政的窟窿。卖官鬻爵紧集资以往朝廷的财政收入依靠的是人头税和农业税,但是这两种税收往往税额是...
· 真“菊花藏银”,清朝最大的国库盗窃案,国库是怎么空的?
号称“史上最抠门”的道光皇帝一生节俭,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了点银子,可当他派人查账时,却发现国库中的银子没了,没了,全没了。。。道光这身子骨本身就不济,面对仅剩下账面上的数字,气得他没多久就挂了了。奇了怪了,大清国库的管理制度应该是相当严格的,不容许出半点差池,那么银子怎么就没了呢?难不成被蟑螂顺着地缝儿给背走了?甭管哪朝哪代,国库都承担着国家财政的重担,掌管国库的任务当然是归户部所有。由于古代货币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国库中存放的基本都是银子,而具体负责国库中银两清点、搬运工作的是库银郎中、库丁、司库以及一些兵丁。这面对白花花的银子,谁能不心动?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的发生,清朝统治者想出了一些应对方法,比如:银子只能由库丁来搬运,并且只有3年的任期。而且还规定库丁搬运银子时不能穿衣服,必须光屁溜子,搬完以后还要接受检查,最后得大喊几声,来证明嘴里有没藏银子。俗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
· 无法排第一的“中国十大外战名将”
中国十大外战名将一李牧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赵国一直受匈奴威胁。赵军屡败于匈奴,以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知耻而后勇。赵军从装备和作战方式上高度学习匈奴,建立了让六国震惊的骑兵部队。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从他们擅长的草原引诱到汉人所擅长的长城外围来进行决战,并以示弱于敌的手段麻痹对手。接着火速出击,深夜集合人马,夜袭匈奴大营,把那些在马上纵横的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同时重装战车包围匈奴营地出口,以密如蝗虫的箭矢射杀匈奴逃亡者。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几年难以恢复元气。重要的是,此战是汉族军队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经典战例.二蒙恬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面对与匈奴的一战,秦始皇选择了他领兵出征。我...
· 国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经理,实行“统一集中核算、分级管理”。国库机构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设立,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省市县各级分支机构均设有国库部门,对口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收支。在县区以下的乡镇一级,不设立国库,乡镇人民政府也不具有独立的财政权。各级国库业务工作实行垂直领导。各级国库的工作,直接对上级国库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库及其所属各级支库,既是中央国库的分支机构,也是地方国库。各级国库库款的支配权,分别属于同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机关。国家的一切预算收入,应按照规定全部缴入国库,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坐支或自行保管。随着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普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级国库部门可以通过这些系统把政府资金从国库直接拨付到受益群众的个人账户上。例如,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水库移民补贴、汶川地震时灾区受灾群众的救济金、代发乡镇教师工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