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 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1
转发:0
评论:0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陈桥兵变为何后周无人敢动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

  陈桥兵变为何后周无人敢动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960年正月初一,后周京师开封城内到处都流传着辽国大军南下进犯的消息。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当朝宰相经过一番商议后,一致认为应当立即派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卫亲军最高指挥官,军中一把手)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战劲敌。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 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

  在得到朝廷的命令后,赵匡胤没有耽误片刻功夫,他立即升帐调兵,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军事部署。然而,正当赵匡胤准备率军出发的时候,开封城内却流言四起,朝野上下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那就是:赵匡胤要反!

  作为京城百姓,开封人都是见过世面的,赵匡胤一连串动作很快就让他们产生了一段不太美好的回忆:十年前,本朝太祖郭威当时还是后汉的枢密使。当时开封城内也是到处流传着辽国入侵的消息,之后便是郭威率军出征。然而没过多久,郭威就带着原班人马返回京师,但他的身份却从后汉枢密使变成为了后周的开国皇帝。更令大家感到难忘的是,郭威为了激励全军将士,曾让他们大肆洗劫开封城,无数家庭在此巨变中支离破碎。如今又是满城传言辽国入侵,赵匡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郭威呢?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 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

  除了“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之外,半年前在后周军中还发生过一件离奇的事情,更是强化了开封百姓的忧虑。当时,皇帝柴荣正带兵御驾亲征辽国,就在后周大军势如破竹之际,柴荣却突发重病,后周的北伐行动被迫中止。就在大军班师回朝途中,柴荣御帐中却突然发现了一块木板,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点检做天子”。“点检”自然就是指殿前都点检,当时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叫张永德,他是柴荣的姐夫。

  张永德为人厚道,对皇帝忠诚,对下属谦逊,柴荣对他信任有加,然而这块神秘木板却让柴荣的心中感到非常不快。柴荣是一位非常英明的帝王,以他的睿智,自然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个阴谋。但考虑到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张永德在朝野上下又有很高的威望。万一自己撒手人寰,恐怕柴家的天下就要改姓张了。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柴荣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夺走了张永德手中的兵权,并任命军中二号人物、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在做完这一系列安排后不久,柴荣就去世了,时年三十九岁。柴荣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成为后周的新皇帝。如今时间仅仅过去了半年,“辽国入侵”、“主少国疑”、“点检做天子”这一系列的证据似乎都在证明一件事情:赵匡胤要反了!

  面对满城的流言,赵匡胤心中自然是忐忑不安,他处心积虑地策划了这一切,眼看之差临门一脚,结果却好像大家都看穿了他的阴谋。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家中躲了起来。然而,经典的一幕出现了。赵匡胤的妹妹突然冲了出来“面如铁色,引擀面杖逐太祖,击之,并喝骂: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堂堂的未来大宋开国皇帝,竟然被自己妹妹追着打,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 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

  另一方面,后周的几位宰相和掌管京师防卫任务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自然也都听闻到了这一传言。这几人个个都是“湖”,不可能毫无察觉其中的危险信号。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他们对赵匡胤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眼睁睁看着赵匡胤带着主力部队离开京师,北上“御敌”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后周这些重臣产生如此严重的误判呢?

  其实究其根源,并非是范质、韩通等人太过愚昧,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更好的选择。当初柴荣任命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主要是因为赵匡胤还年轻,在朝廷中根基尚浅,由他担任要职可以平衡朝廷各方势力。然而柴荣万万没想到,赵匡胤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短短半年时间,后周军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关键职位都换成了赵匡胤的亲信,唯一可以在军中制衡赵匡胤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此时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知道赵匡胤会反 为何就是没有人敢动呢

  范质、韩通等人位高权重,他们要想在开封城内杀死一个赵匡胤自然不成问题。可如此一来,那些和赵匡胤绑在一根绳上的同党们势必要血洗开封。当年太祖皇帝郭威反汉,就是因为后汉皇帝刘承佑疑心郭威要反,诛杀了郭威的家人,结果逼的郭威真就造反了。因此,为了不至于使悲剧重演,范质、韩通等人也只能选择相信赵匡胤是个讲原则,讲良心的好人。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实现。

  当赵匡胤带着大军至陈桥驿后,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在全军将士的“逼迫”下,赵匡胤并率军返回京师。负责京师防卫任务的韩通惊闻赵匡胤造反的消息后,飞马奔赴军营欲组织抵抗,结果却被赵匡胤早已安排在京师的心腹王彦升给杀死,赵匡胤轻而易举占领开封,夺取了后周政权。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大宋王朝统治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桥兵变的影响赵匡胤陈桥兵变后
陈桥兵变的影响: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大都表示拥护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盘腿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李筠和李重进当时是后周境内两个力量较强的藩镇,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到建隆元年(960年)末,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虽然,赵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是在宋的辖区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这一客观形势...
· 赵匡胤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在哪里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又被称为“陈桥兵变”。周世宗柴荣在公元959年驾崩后,八岁的周公帝柴宗训继位,军权由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拥有了强大的兵权与实力这也为他将来的叛变打下基础。公元九六年正月初一,范至等人因未变真伪急遣赵匡胤率领诸军北上抵御南下进攻的契丹兵,当周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胤等人精密策划,发动兵变,众将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皇帝,回到开封后,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打开城门,并一同胁迫周公帝退位,随后赵匡胤继位。赵匡胤的部队纪律严明,律人律己,在兵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先后打败了李筠和李重进,他们的失败使一些势力较小,但对赵匡胤手中的大宋来说,留给其他国家的只有臣服或者毁灭,从此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基本稳定了局势。陈桥兵变没有出现以往改朝换代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也没有以往战争那样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创造了“兵不血刃”的奇迹。一...
·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帝的?
要稳固江山,兵变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后周的皇族实力,那么赵匡胤有没有对自己最大的政治敌人进行残酷的政治?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看看这样几年事情。赵匡胤带兵攻入都城,经过一番激战之后打入皇宫。这时候符太后和周恭帝,也就是七岁的柴宗训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相拥而泣,之后都换上白色的衣服乘轿子离开王宫,避居天清寺。赵匡胤和众将涌入皇宫,四处搜掠,宫女纷纷闪避、跪拜。这时候赵匡胤看到有位宫女带着两个小男孩,衣饰不同,于是盘问,宫女说,这是世宗的两位王子。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赵匡胤问众人:“这怎么办呢?”赵普回答说:“带走吧。”一种版本是赵匡胤自己回头对众人说:“还等什么呢?”于是左右把孩子抓走了。两种版本虽然不同,但都表现出赵匡胤的真实内心,想杀尽周世宗后人,斩草除根。只是第一则含蓄一点,想必是后人为讳,不好说的太直接,把恶人让给赵普去做了。第二种就直接多了。从赵匡胤的生平、...
· 兵变也得讲学问: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国旅行引起了政变上台的军方总理巴育的强烈不满,据说泰国政变次数众多,而且军校还开设了专门的“政变课程”。但不得不承认,其手段并不高明。不信,看看咱们中国的皇帝们是如何政变的。皇帝自然要当,名声也不能不要,这些胸怀大志且有谦逊异常的准皇帝,纷纷投身艺术行业之中,上演出一幕幕形形色色的历史活“话剧”。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由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亲自操刀制作的,自导自演的传奇大作“陈桥兵变”。“陈桥兵变”的台前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正月初一,年仅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在辅助宰相范质、魏仁溥、王溥的簇拥下,接受了文武百官以及藩属国的朝贺。然而一封从河北镇、定两州疾驰而来军报,震惊了整个朝野,据奏报后周的宿敌北汉联合契丹大举南侵。当日三位宰相决议,派遣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二,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率领前锋部队率先出发。正月初三,赵匡胤统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开封,...
· 陈桥兵变是哪年发生的赵匡胤与陈桥兵变的关系
陈桥兵变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赵匡胤因为此次事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历史上最发达的朝代就此出现。那么陈桥兵变在哪一年呢?陈桥兵变也叫,发生在公元960年,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赵匡胤开创了不流血的王朝更替的先例。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朝廷接到奏报说辽军大举压境,希望朝廷派兵抵御辽军。宰相范质在不明真伪的情况下,匆然让赵匡胤领军出征。在经过一定的讨价还价之后,赵匡胤才带领着大军出发。陈桥兵变在哪一年?答案是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才带领着大军慢慢出发。大军缓慢前行,当走到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的时候,大军便驻扎了下来,不再继续前进。当天晚上也就是公元960年正月初三的晚上,一场密谋正在慢慢形成。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暗中策划将士拥立点检为皇上,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公元960年1月4日的凌晨,大家把一件黄袍披在了假装醉酒的赵匡胤的身上,赵匡胤在半推半就之下,接受了部下的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