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么?为什么要加这种珠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70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么?为什么要加这种珠子?,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么?为什么要加这种珠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

  古代皇帝帽子上的垂珠叫什么?为什么要加这种珠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代举办大祭祀时,帝王、诸侯和卿大夫都要佩礼冠,其中冕旒最为尊贵,只有帝王才能佩戴。相信大家都有在影视剧中见过这种冕旒,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皇帝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脸给遮住一些。实际上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冕旒前后的玉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旒长12寸,共有12块五彩玉,每块玉相隔一寸,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大臣能看到皇帝的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冕旒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古代中国传说是黄帝制订了冠服礼制,从此之后,中国历代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岁要行冠礼,由长辈等给带上冠,以示成年古代,为何帝王冠冕都会有一串串的垂珠,很像门帘,为何要加上这东西呢?

  其实,皇帝冠冕上的这一排排垂珠有个官方名称,叫做“旒”,置于冠冕之上,称为“冕旒”,这种帽子是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皇帝的冕顶部前圆后方的板状叫做“延”,通常是前圆后方,代表着天圆地方,一般为黑色,表示庄重和威严。延板前后垂挂旒,旒的数量也有讲究,帝王为九,加上天地人,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玉珠的料必须是白玉,綖板前后各自有垂珠,表示帝王目不斜视,是非分明。而且旒冕左右耳边也各垂一颗黄色的珠玉,走路时珠玉在后边摇晃,提醒帝王勿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也是由此而来。

  同时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提醒帝王仪容端正,如果帝王左顾右盼,那么旒就会荡来荡去,起到提醒作用,让帝王保持威严,同时臣子们也无法隔着冕旒直视帝王。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由此可见,冕旒的颗数和旒数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确立并成为了礼法。

  天子的垂珠为12串,称十二旒,依次往下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为七串等等。地位越高头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数越多,清朝诗人黄遵宪曾在《西乡星歌》里写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为日神之子天帝孙。”所以垂旒的玉珠对于皇帝来说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官员帽子上珠子有多值钱这个珠子有什么讲究吗
还不知道:清代官员帽子上珠子有多值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几年关于清朝的穿越剧霸占了整个荧屏,各位吃瓜群众们对于宫中的规矩,懂的比皇上身边的小六子还多,但唯独有一个绝对不知道,那就是清朝官员帽子的“顶珠”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古代官员犯了重大错误,上级就会说一句,除去其顶戴花翎。意思就是革去他的职务,不能再当官,所以这顶帽子象征着官职。清代之前官员的帽子都被称为乌纱帽,清朝官员戴的帽子名叫顶戴花翎。在这些帽子顶端都有一颗珠子,这些珠子可不一般,非常讲究。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帽子顶上的顶珠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拒记载,西方的《圣经》中写到当时上帝在创造宝石时,就认为红宝石最为珍贵,所以其价格也不是谁都支付得起的,现在市场上也是卖到了七八千一克拉...
· 飞蝇垂珠
【成语】飞蝇垂珠【成语】飞蝇垂珠【读音】fēiyíngchuízhū【释义】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出处】《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 飞蝇垂珠
飞蝇垂珠飞蝇垂珠飞蝇垂珠的意思飞蝇垂珠是什么意思飞蝇垂珠什么意思飞蝇垂珠的近义词飞蝇垂珠的反义词飞蝇垂珠的拼音【成语意思】:垂:挂下。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用法分析】:飞蝇垂珠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成语来源】:《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fēiyíngchuízhū【成语声母】:FYCZ【近似成语】: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珠盘玉敦:见“珠盘玉敦”。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珠沉玉陨: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珠沉沧海...
· 古代的枪和矛有区别吗?红缨枪为什么要加红缨?
古代的枪和矛有区别吗?红缨枪为什么要加红缨?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枪和矛是十分相似的兵器,其实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用长矛捕猎了,枪和矛都是木质的长杆在末端安装一个锋利的金属利刃。那么跟枪很相似的矛跟枪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呢?虽然枪和矛看着十分相似,但是它们是有分别的,属于两种武器,枪是轻武器,而矛是重武器,有的矛用钢制枪杆重量可高达七八十斤。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武器都是枪,枪对于很多人来说拿在手里只能刺,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是力大无穷。据有关资料,枪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宋、明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古代步兵和骑兵主要的制式武器。就连在抗日时期红缨枪仍活跃在战场上。在我们始祖出来狩猎的时候,一开用到的兵器中就有矛的出现了,那么之后的枪可以说是在矛的基础上改造的。两者在外形上差距不大,但是两者的材质还是很不一样的,矛是用枣木或者是钢等材质...
· 慈禧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金銮殿宝座处理政务大事。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太后临朝的故事,最早是前汉高后,不过《汉书》上没有提到“垂帘”二字。至于太后在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太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至于为什么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当然要和群臣相见,可是从前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在临朝听政时,须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这个内外有别的原则,不仅仅皇家如此,从前社会上也是这样的习惯。例如住宅有内外院之分,妇女在家除和家里人以及至近亲戚(男)在内院相见之外,也不和男的来宾相见,家中男仆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须请女仆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