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7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为什么说“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举人为什么比进士吃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

  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

  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点了翰林后,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

  可是,古代为什么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难道举人比进士还要高贵?

  这其实与乡试和会试的录取率有关。

  乡试虽然只省级考试,但却是科举制度里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淘汰率之高,甚至超过了会试。

  明朝《文征明集》记载:“乡贡率三岁一举。合一省数郡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三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举人。又合数省所举之士,群数千人而试之,拔其十之一,升其得隽者曰进士。”

  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举行一次,淘汰率却大为不同。乡试是30个人录取1个,会试是10个人录取1个,所以民间会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当然,虽然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但举人的前途命运还是远远不及进士。特别是在明清时代,六部尚书、总督巡抚以及殿阁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都是为进士准备的。一名举人,没有立下特别的功劳,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担任以上要职的。

  清朝名臣左宗棠,20岁就考中了举人,之后3次参加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他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在乡下种田过日子了。

  为什么又有“穷秀才”的说法呢?

  这是因为,童子试虽然是最低级别的考生,可难度并不低。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难度有多高呢?有的人,到了白发苍苍都还没有通过童子试,依然只能被称为童生。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只有家底殷实的家庭,才供得起家里孩子读书。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往往没读几年书,家里就给读穷了。最后哪怕侥幸通过了童子试,考取了秀才功名,家里也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你看,“穷秀才”是不是名副其实呢?

  “穷秀才”也只能继续往前考。因为接下来每过一关,他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考取了举人功名,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能不能当上,是另外一回事。哪怕他此后会考落第,回来后还能获得学官一类的官职。在政治上,举人社会地位高,跻身当地名流阶层,能够与府县级别的地方官平起平坐。在经济上,举人不用交税,不用出徭役,还有更多收入来源。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读书补助。这点补助不是很多,但足够普通家庭开销;许多人会将自家的田产、房产挂靠在他名下,这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你们知道古代为什么有“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的说法,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科举制度,是古代成千上万读书人当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是清朝时期的八旗贵族,当我没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制度有三大关:童子试、乡试、会试。通过了童子试,就考取了秀才功名。通过了乡试,就考取了举人功名。通过了会试,就考取了进士功名——其实,贡士还需要参加殿试获得进士功名。不过,由于殿试的录取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所以习惯上将通过会试的读书人称为进士。综上所述,进士的等级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最低。他们三者的命运前途也相差悬殊。进士出身的读书人,点了翰林后,往往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拜相入阁,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举人出身的读书人,如果不继续参加会试的话,在地方上混得教育局长一类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秀才出身的读书人,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他们除了见县大爷不用下跪外,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可是,古代为什么会有“金举人...
· 揭秘:秀才、举人、进士有什么待遇?
明清是科举考试最盛行的时期,以功名而论分为三级制,即秀才、举人、进士。一般情况下,只有到了举人这个级别才能入仕为官,从实际情况来看,清代举人入仕也有很高的难度。只有进士才是天子门生,可以享受优先授官的待遇。秀才虽然也是功名,但它是明清社会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地位既高于普通的百姓,同时又不能出仕为官,只能有限度地享受读书带来的特权。秀才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和当地的父母官有对话的资格,见面也无需下跪。除了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外,真正带给秀才实惠的是经济利益。按制度,秀才可以免除部分地丁钱粮和差赋徭役,不仅如此,秀才这个名号也可以成为读书人的一种谋生手段。秀才可以担任私塾教师,尽管收入不算丰厚,但养家糊口不算难事。据统计,清代的秀才担任私塾的年收入为24两银子左右,这个收入显然高于壮年雇工的年收入10两。然而,取得秀才的读书人大多不会止步于此,他们的目标是向举人发出冲刺。那么,考中举...
· 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进士学历高吗?中举有哪些好处?
明清时期的秀才、举人、进士学历高吗?中举有哪些好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隋唐时候开始,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为各级官吏选拔人才。明朝时,逐步发展完善,达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很多人认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存在着各种缺点,但不可否认,它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封建社会,文盲特别的多。看电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镜头:一群人围着告示,然后再由一人大声的朗读出来。因为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去读书了。只有一些家境还不错的,才会让孩子去读书。毕竟,科举制经过长期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概念。现代社会去学校念书,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级一级的读下来。古代不是这样的。学生上学的地方称为私塾,一般在老师自己的...
· 左姓文武进士、武举人名录
一、地方志记载的唐宋元(含辽、金)时期左姓文进士(33名)左思贤,字公衍,丹阳人,唐元和间(806-820年)进士,授翰林,官至吏部侍郎。——乾隆、光绪《丹阳县志》人物简介、选举、仕进等篇。左守道,鄱阳人,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官(资州)知府。——康熙22年《鄱阳县志》选举志。左颜,永新人,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殿中侍御史。左书言,永新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左友德,永新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进士。左颜后裔,朝散大夫。左庆延,永新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左友德子。左谟,永新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庆延孙,朝散大夫,直宝文阁。永新县左定中注:《嘉靖年永新逢桥左氏七修谱》载,左邺中派十二世左谟,父亲左伯寿(赠奉议郎),祖父左孝先(字礼卿)。长派九世左庆延,生二子:左沇、左浍。孙子有二:左椿(字寿卿)、左天定(州判,字正甫)。曾孙...
· 这个余氏家族厉害了!出过这么多进士举人!
“进士第”,俗称“宏恕堂”,亦名“御史屋”,坐落在浙江省诸暨市浣东街道高湖村,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民居建筑之一,从这一狭小天地走出了余氏家族8位进士、11位举人。朴实的耕读之风和如画的田园山水孕育了数百年的诗意栖居穿越数百年的空间宏恕堂记下了高湖学子们仕途的辉煌据《绍兴府历代进士录》记载,余氏中进士的是:崇祯癸未年(1643)余纶;顺治壬辰年(1652)余缙;康熙壬戌年(1682)余一曜;康熙壬辰年(1688)余毓澄;雍正庚戌年(1730)余懋秉;乾隆丁己年(1737)余文仪和余斌;道光己丑年1829)余坤。诸暨余氏祠堂碑文记载:“至康熙五十五年秋,其他成名甚多,今其子孙,会元过百余。”可谓是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名震郡县。宏恕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时余缙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为官三品,依照朝廷有关建筑中的等级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后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