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神策军最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唐王朝的败亡?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7
转发:0
评论:0
神策军最后为什么没有挽救唐王朝的败亡?,中晚唐时期禁军加野战部队的神策军,为何没挽救唐王朝的败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

  中晚唐时期禁军加野战部队的神策军,为何没挽救唐王朝的败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公元903年,大唐天复三年。在这一年朱温进入长安,彻底的消灭了自“安史之乱”后遗祸唐朝百年的宦官势力。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宰相崔胤与唐昭宗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使得皇帝与宰相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那就是朱温在彻底消除了宦官的威胁之后,随后便彻底的解散了唐朝神策军。这对于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因为神策军是唐朝皇帝当时唯一能够有效控制的武备力量。

  历史上神策军的黯然离场,虽然没有宦官之乱被根除那么吸引人注意,但神策军被解散这个历史片段,对于唐朝的历史来说,还是起到了极大的震荡作用。因为,唐朝皇帝在失去神策军后,彻底的沦为了受军阀摆弄的傀儡,直至唐王朝彻底灭亡。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神策军的发展史时,能够发现,这支鼎盛时期人数达十八万人之巨的皇家禁军以及野战部队,虽然实力碾压各大藩镇,却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败亡。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的是,神策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扮演着唐王朝的守门人。这是因为,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这支戍边的军队完全成为了唐朝的直系部队,并担当着重大责任。当时,神策军除了替代了唐朝皇帝的禁军外,神策军还是唐王朝重要的野战部队,以及边防力量。可见,神策军对于中晚唐这段历史时期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这支军队却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败亡,并先唐王朝一步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神策军没有挽救唐王朝,很大一部分原因同神策军本身有关系。“安史之乱”结束之初的神策军,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因为,神策军本身就是防备吐蕃的边军,战斗力自然要强过内地的军队。再者,经过“安史之乱”的打磨,神策军也成为了一支颇有实战经验的军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优势却最终全部化为了乌有。

  唐朝为了维系神策军,可以说是倾尽财囊。当时一个神策军领导的钱粮是其他军队的三倍之多,并且,每逢新皇帝登基或有其他喜事,皇帝都会大力犒赏神策军,并且这一情况在后来则成为了常态,可正是这一系列丰厚的待遇却最终葬送了神策军的战斗力。因为神策军待遇优厚,使得大量的商贾,甚至地痞流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神策军。这样神策军的战斗力自然会产生严重的下滑,更别说如何挽救唐王朝了。

  并且,在唐德宗时宦官完全掌握了神策军,这无疑加快了神策军的退化过程。这是因为宦官控制神策军后,卖官鬻爵成为了神策军中的一个常态。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神策军内部平时文恬武嬉,以至于到了上战场打仗的时候一触即溃。在黄巢起义军兵锋直指长安的时候,神策军便一触即溃,除了被消灭的外,残余的神策军大多被地方藩镇吸收。

  当然,神策军难以挽救唐王朝,还在于唐王朝本身。唐朝国势最为衰败的阶段,莫过于唐懿宗、僖宗两位昏君在位的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唐王朝内政萎靡,官员大多也文恬武嬉,而神策军的溃败也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所以,我们很难不将神策军的衰败同唐朝的衰败联系在一起。因为,即便神策军有在强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内政萎靡的局面。

  历史上的神策军,可以说是中晚唐历史的一个见证者。这是因为神策军的由兴盛到最终被解散,同唐王朝由苦苦支撑到最终灭亡的过程,近乎完全的一致。以至于,在朱温解散神策军没过几年,唐王朝也完全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神策军
历史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西的磨环川(今甘肃临潭西南)成立一支新部队神策军,以防御吐蕃,这是作为禁军的神策军的雏形。安史之乱时,该部队的军使成如璆派卫伯玉率一千人入援中原地区。乾元二年九节度在相州兵败后,这支部队退驻陕州,作为防备安史的二线部队。此时临洮故地已被吐蕃占领,朝廷以卫伯玉一军号称神策军,以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军)。随着卫伯玉和继任神策军节度使的郭英乂的先后调离,神策军由宦官鱼朝恩控制。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原来的禁军溃散,唐代宗逃往陕州。鱼朝恩以神策军及河西、陇右军和安西、北庭军迎驾,统称这些部队为神策军。代宗后来由神策军护驾回京,此时神策军已经壮大到几万人的规模。此后神策军便成为禁军之一,实力逐渐壮大。神策军成为禁军后,于唐代宗大历初年曾扩编,收编了平卢军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军郝廷玉部、侯仲壮部。此后神...
· 大唐奉天保卫战为什么能赢?火烧叛军挽救唐王朝
说起奉天,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以前辽宁省的称谓。其实,这里说的奉天,是今天陕西的乾县。不过与睢阳保卫战的高伟光正相比,这场保卫战的导火索居然还是因为皇帝太抠门。“安史之乱”后得唐王朝再也回不到那个辉煌的年代,虽然不乏有梦想重塑大唐帝国威严的皇帝存在。但是,不论他们的想法如何,面对是一个个拥兵自重的大将,和一个个不听调遣的藩镇,更要命的是这些藩镇都对唐王朝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没办法,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字,“打”。一旦开打,结果不是李唐王朝取胜藩镇臣服,就是李唐王朝被打败藩镇窥视关中。在公元783年唐王朝与藩镇的较量中,就是藩镇在战场上获得了主动权。反叛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调集三万大军围攻襄城,一旦襄城失守那么东都洛阳的局势就岌岌可危。为了解救襄城的危局,唐德宗从西北抽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的军队去增援。在凄风冷雨中,5000泾原将士来到了长安。这支准备去前线玩命的部队,认为朝廷会...
· 神策军的蜕变: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仪仗队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民歌,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句中的“哥舒”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本文不谈哥舒翰的英勇善战,只说他所创建的神策军。《唐会要》(卷78)记载:“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神策军之名即起于此,起初只是唐王朝为防遏吐蕃而设置的戍边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年)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节度使朱泚发动...
· 宋拓本《神策军碑》
原文标题:善本掌故:宋拓本《神策军碑》《神策军碑》,全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功碑》。宰相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会昌三年(843)刻石。会昌元年(841),唐武宗李炎即位,为压制宦官权力,支持他所任用的宰相李德裕,亲自巡幸由宦官指挥的担任宫城守卫职责的左神策军,并建碑记录此事。碑文记录了武宗即位后祭祀天地、告祭祖先宗庙及巡幸左神策军军营等事,尤其是记录安辑南归唐朝的回鹘首领嗢没斯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回鹘是兴起于阿尔泰山、活跃在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原称回纥。北魏时受突厥政权统治,唐初逐渐强盛,贞观二十年(646)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天宝三年(744),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设王庭于鄂尔浑河流域,德宗时改称回鹘。一直和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友好来往。每位回鹘可汗均接受唐朝册封,唐朝先后有四位公主嫁给回鹘可汗。回鹘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
· 唐武宗李炎震慑神策军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首领仇士良见李炎日益亲重宰相李德裕,非常恐惧,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作赦书,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李炎面奏此事。李炎派使者到神策军去宣布御旨:“赦令是朕的意思,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你们敢这样?”将士们被震慑住了,恢复了平静。仇士良惶惑不自安。《新唐书》卷207《仇士良传》:帝明断,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李德裕得君,士良愈恐。会昌二年,上尊号,士良宣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以摇怨,语两军曰:"审有是,楼前可争。"德裕以白帝,命使者谕神策军曰:"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士乃怗然。士良惶惑不自安。李炎在位期间,任用宰相李德裕,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削弱了。会昌二年(842年),宦官首领仇士良煽动神策军声讨宰相,其阴谋被挫败后,李炎没有乘势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