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内阁本来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他们是如何登上权利的顶峰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7
转发:0
评论:0
明朝内阁本来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他们是如何登上权利的顶峰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内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内阁是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内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内阁是明朝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里面担任职务的官员被称为内阁大学士,地位极其尊崇。明朝绝大多数权臣都有内阁任职的经历,比如杨士奇、严嵩、张居正。不过,内阁在明朝初年却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机构,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打酱油”的角色,那么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呢?

  明朝开国之初承袭了元朝的官僚体系,在中央设立了三大最高权力机构,分别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领辖六部,长官是被尊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和右丞相。大都督府是最高军事机构,掌管全国军队,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这三大最高权力机构及其下属单位包揽了全国上下的大小事务,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只要用人得当,协调好这三大机构的关系,基本就可以让国家顺畅的运行下去了。

  可是,朱元璋是位疑心极重的皇帝。他对大臣非常刻薄,又因此认为大臣们必然对他心怀不满。于是,他经常对大臣们进行敲打,臣下们一旦犯错,能重罚的绝不选择从轻发落。朱元璋在位31年,期间被处死的官员及其家属数以十万计,其中多数都是冤假错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怀疑左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于是下令将胡惟庸株连九族。由于朱元璋早就不满大权旁落,于是他便以“胡惟庸案”为契机,撤销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这三大最高权力机构,由自己主持国家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可这样一来,原本一群人干的事情,现在全部要朱元璋一个人来干,他自然就忙得不可开交了。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劳模皇帝”,但这种堆积如山的工作还是让他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为了能提高效率,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从翰林院召集了一批低品级官员到身边帮他处理政务文案。这些官员被分配到皇宫中的六座大殿里帮助皇帝处理文案工作,他们的职务和他们的工作场所相对应,分别是: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这便是内阁大学士的雏形。不过,此时的大学士和明朝后来的大学士还有天壤之别。这些大学士当时仅仅是正五品的中层官员,工作性质类似于现代的秘书,并不掌握实权。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皇位,是为永乐皇帝(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永乐帝虽然也算得上一代雄主,但他无法做到像他父亲朱元璋那样整日埋头处理国事,于是他便设立了一个新机构:内阁。内阁成员全部由大学士担任,他们的权力比洪武朝时期大了许多,可以向皇帝提出建议,并接受皇帝单独指派的任务,但此时的内阁仍算不上权力机构,

  1424年,当洪熙皇帝登基后,内阁大学士开始成为朝廷最高等级的实职官员,享有崇高的头衔和丰厚的俸禄。在很多时候,内阁大学士还兼任六部尚书,他们在礼仪上也优先于其他文官,同僚们尊称其为“阁老”。与此同时,皇帝授予内阁票拟的权力,所谓“票拟”就是将全国各地送来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票墨书”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到奏章对面供皇帝参考。在很多时候,这些建议往往成了皇帝的最终决定。自此,内阁就成为了大明王朝权力的中枢机构,

  参考文献:《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内阁制度有什么作用?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
明朝内阁制度有什么作用?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所以说,内阁是明朝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里面担任职务的官员被称为内阁大学士,地位极其尊崇。不过,内阁在明朝初年却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机构,如同鸡肋,作用一般,那么内阁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从秦始皇统一华夏,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就出现丞相这一个官职,后面的历朝历代虽然称呼有所区别,但是一直有丞相这...
· 皇甫嵩身为汉末一代名将却在小说中成为打酱油的角色
还不知道:汉末第一名将皇甫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汉末那段历史,大家都会想到刘备曹操。但是,在那段历史里,还有这样一个传奇将领被历史所隐没。他就是皇甫嵩,汉末第一名将。然而这个名将在小说里却成了打酱油的存在,导致不为人所知。汉末在诸多人眼中可能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那就是噩梦的存在。灵帝的昏庸,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起义军后来却演变成了一群强盗以及土匪。这时候,就少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在明朝是孙传庭,在宋朝是岳飞,而在东汉可能就是皇甫嵩了。出身官宦的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将门虎子。当时,他本可以凭借父辈的关系,直接去中央上任,当个大官。但是他却主动要求来到当时的北方去担任一名中高级军官。在北方前线,环境艰苦,但是他却屡立战功,成为了边防的定海神针。此时,黄巾起义爆发,皇甫嵩率军。此时,皇甫嵩手下的人马只有四万多一点,根...
· 燕国在战国七雄真的是打酱油的角色吗实力真的有这么弱吗
对燕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强国。不过由于燕国地处北部边陲,又一直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所以经常被人们认为是群雄争霸中跑龙套的。其实燕国并非打酱油的角色,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第一,燕国是七雄里唯一一个王室出身的诸侯国,也是最正统的一个。燕国是召公奭,也就是周武王弟弟的封地,正统的王室血脉。作为皇室宗亲和最早的一批诸侯国,燕国被封在了北方边地,替周天子守护国门,守卫周朝北疆长达八百年。这八百年里,燕国承担着防御北方戎狄的重任,把北方凶悍的游牧民族收拾的服服帖帖的,燕国的地盘和地位不仅是继承的,更是打出来的。第二,燕国的国土主要在现在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一带,国土面积在七雄中名列前茅。燕昭王时期,燕国在辽东拓地七百里,国土一直延伸到朝鲜境内,周边诸游牧民族纷纷臣服。鼎盛时期,燕国差点吞并齐国,...
· 论明朝的内阁制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封建朝代。内阁制是其中央集权举措中最关键也是与其王朝兴亡相始终的制度,之后的清朝也加以继承并进一步完善改进。内阁制的确立导致了一千多年丞相辅主政治的消亡,他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不朽性”理念追求的产物。而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内阁制为明王朝带来了所谓的“稳定”,但也扼杀了冲破封建即成理念,从而走向停滞不前,不断衰落的道路。明朝的内阁制始于洪武,成于永乐(海外学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成于洪熙,即仁宗),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正月以“谋不轨”之罪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之后,裁撤了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听命于皇上,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太祖进而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但事实证明,中央集权发挥到极致所产生的必然矛盾就是权力的无条件单独享受与个人精力之间的矛盾。洪武皇帝在废相之后,繁重的政务与冗长的...
· 刘邦皇后吕雉究竟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
两个字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女人:欲和妒。欲使她不甘寂寞,挖空心思地结交和控制男人。妒使她丧心病狂,对所憎恨的女人无所不用其极。她利用女人摆平男人,利用男人制服女人。她心狠手辣,残暴无比,工于心计,擅长手腕,明争暗斗,左右逢源,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称得上女政治家、实际行使皇帝权力达十五年之久的中国女性第一人——汉高祖刘邦之皇后——吕雉。网络配图秦朝末年,山东富豪吕公有两个女儿都生得仪态端庄,风情万种,附近大户人家争相聘娶。吕公善相,认为两个女儿都是贵相,将来都要嫁入豪门,以致老大不就。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公见到了沛县人刘邦,当场把小女儿吕嬃许配给他。大女儿吕雉已许嫁他人,此时却心生醋意,设法把刘邦据为己有。刘邦起兵反秦,影响越来越大。刘邦率先攻破秦朝的都城咸阳,按照事先与楚怀王和项羽的约定,应在关中称王,但项羽依仗兵力强大,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服,楚汉相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