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孙武为何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2
转发:0
评论:0
揭秘:孙武为何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年代越近的史书应该记述的越清楚,越往后则越不清

  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年代越近的史书应该记述的越清楚,越往后则越不清楚,《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等等成书在战国时代的史书没有出席孙武的名字和事迹,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进而引发质疑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以此来否定孙武的存在,那可就有些过于武断了!

  我们不妨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来证明其是否成立:第一,司马迁是对的,孙武其人其事确实存在;第二,司马迁是错的,孙武其人其事根本不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命题一:司马迁是对的,孙武其人其事确实存在.

  首先,《左传》等先秦史书里面对吴王阖闾伐楚的事情都有清晰的记载,以《左传·定公·定公四年》的文字为例“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并且对于柏举之战的过程有清楚的记录,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其次,从《左传》提供的柏举之战的细节不难看出,三国联军的统帅是吴王阖闾,连续两次出动出击的是阖闾的弟弟夫槩王,别说仅仅是“为将”的孙武,连伍子胥的名字同样没有出现,为什么呢?因为三国伐楚发生在公元前506年,还处在春秋时代,故而带有明显的春秋时代特征,即军队指挥系统以世袭贵族为主,而不是职业军人,故而孙武跟伍子胥虽然在军中,也没有机会崭露头角的,何况两人都属于外来的“客卿”。

  最后,司马迁没有动机凭空杜撰个孙武出来。司马迁在编撰《史记》之时,把汉高祖写成了流氓,那是因为汉武帝把他给阉了,要报仇。记述那些著名战役时,兵力大多写的很多,一是为了方便,二是古代中国史书编撰大都喜欢用虚数,司马迁并不是特例。可司马迁凭空杜撰一个绝世名将孙武出来的动机是完全没有的,而且在《史记》中完全没有其他的例证。司马迁是历史学家,给出的东西一定有他的来源,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也就是说,司马迁既然敢于把孙武其人其实记录下来,一定有历史材料支撑的。

  综上所述,命题一成立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笔者以为绝对在70%以上,那30%的缺失是应对先秦资料的缺乏。

  我们再来看看命题二:司马迁是错的,孙武其人其事根本不存在。

  既然孙武不存在,那么立刻面对两个问题: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事迹是谁的?

  问题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春秋战国,战争频仍,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但是流传下来的兵书并不多,有据可查的,除了《孙子兵法》之外,还有孙膑的《孙膑兵法》、吴起的《吴子》、作者不可考的《六韬》、尉缭的《尉缭子》、作者不详的《司马法》。这些兵书的内容当中,有些与《孙子兵法》相契合,但显而易见都不是同一本书,作者必然另有其人。

  由于“子”在先秦是一种尊称,那么唯一能得出的结论便是:《孙子兵法》是个姓孙的人写的!可是春秋战国的名将好像除了孙膑之外没有别人了,假如说孙膑是孙武,那么带来新的问题是《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必然有一部是伪作——可能性太低了!

  问题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事迹是谁的?

  先秦史书中确切存在和参与了吴王阖闾伐楚的名将只有伍子胥,如果“吴宫教战”这样等同于客卿面试的事件真实存在,那么也只能加到伍子胥身上,可是伍子胥早在阖闾还是公子之时便已经相识了,哪里还需要画蛇添足的试演练兵法呢?

  综合上面两个问题,不难看出,否定了孙武的存在,疑问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故而这种可能性在30%以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超为何籍籍无名他的死因也成了三国最大谜团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称号,比如说五虎上将之说,这个称号是三国演义里面最为让人熟知的一个,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作为刘备的部下,每个人都是有勇有谋的,不过其中马超的认识却比较少,甚至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也比较少,而马超的死因也成为了三国中最大的谜团。在马超归顺刘备之前,马超已经闻名中原,在羌胡地区非常具有威信,可以说是称霸一方的人物,但是在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却几乎没有出场,只有两次,并且两次并不是什么大的战役,原因主要有几点。网络配图第一点是由于刘备在招降了马超之后,一直将马超放在羌胡地区,以此来稳定自己的后方,而羌胡人由于害怕马超的威名,于是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役。第二点是由于刘备当时主要的战役都集中在对抗曹操、孙权,因此并没有在羌胡地区用兵。第三点是由于马超英年早逝,在四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因此后期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场的机会。而之所以马超没有太多出场的机会,但是依然能...
·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为何籍籍无名?竟因为这个
王玄策,是唐朝一个著名的使节,他奉唐太宗之命出使印度,想会见当时北印度的霸主戒日王。结果没想到,当时戒日王很早就死了,刚刚统一的北印度陷入了混战。一个叫阿罗那顺的封建主自立为王,攻杀了王玄策所在的唐朝使团,并将各国进贡给唐朝贡品掠夺一空。王玄策为了报仇,只身赴吐蕃借兵,得到了近8000兵力。随后,由吐蕃人和尼泊尔人组成的"唐军“一路横扫”,将罪魁祸首阿罗那顺抓获,所过之城,没有不被攻破的。随后,王玄策抓着阿罗那顺夫妇回到长安,并献俘于唐太宗面前,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网络配图照说王玄策不辱使命,不费唐朝一兵一卒,就远播国威于异域,可谓是大功一件。在汉代,曾有不少使节和将领和王玄策一样,利用汉朝属国的士兵平定一国。例如傅介子平定楼兰,常惠带领乌孙士兵大破匈奴、歼灭龟兹,再如陈汤和甘延寿率领属国兵消灭郅支单于;还有如班超,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西域五十五国。这些立下盖世奇功的雄杰,最终都得到...
· 讲历史——从先秦典籍看先秦的死亡观念
在《礼记·檀弓篇》中有关于曾子死前的记录。曾子病得很重很重了,病榻前有他的弟子乐正子春,还有儿孙曾元和曾申。这时候一个童子举着蜡烛进房里,蜡烛一照,看到了曾子睡的铺席,不自觉地惊讶说:“这不是大夫的垫褥吗?”乐正子春立即制止了童子,但来不及了,曾子听见了。曾子把童子叫过去,要他再说一次。听清楚了童子说的,曾子一看,果然自己睡的地方,铺上了季孙氏送给他的垫褥,那是他平常不会用的,因为不符合身份。曾子就说:“赶快把我抬起来,我不能睡这个,我不是大夫,不能用大夫的垫褥。”他病得很重了,甚至都无法自己起身,曾元就劝他,别急着换,到天亮了再换。曾子很生气,骂曾元:“你对我的爱,还比不上这个小童仆。他看到我睡在不对的垫褥上感到惊讶,你却不在乎。现在,我就是要换垫褥,别无所求!”曾元他们只好听从,结果垫褥还没换好,曾子就断气了。这段故事出现在《礼记》中,传统上我们看到的、强调的,当然就是曾子对礼的看重与...
· 三国时期籍籍无名的杨龄,为何能挑战武圣关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杨龄,属于《三国演义》中那种“三不明”中的一种:“来历不明”,其真实身份是武将,是东汉末年荆州南四郡之一长沙郡太守韩玄麾下的管军校尉。杨龄虽是来历不明的武将,但不同于类似“来历不明”的关羽那样,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拜将封侯,只是昙花一现,三合不到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鬼,灰灰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杨龄的出现,是在关羽攻取长沙郡之际,是在关羽黄忠对战之前,所出现的一个极小极小的插曲:杨龄战不到三回,就被关羽砍下马,身首异处。管军校尉,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守卫长沙郡治所临湘城军队的部队长。校尉,在汉朝虽只是中级将领,官职不及将军,却是重要的武官官职,由于手中有自己统领的部队,权力反超过将军。《三国演义》是这样记载杨龄无知地挑战过五关斩六将的汉寿亭侯关羽,即:云长大怒,更不打话,飞马舞刀,直取杨龄。龄挺枪来迎。不三合,云长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杨龄敢以一...
· 老家在山西,我姓籍贯的“籍”
干过科研工作,当过全职妈妈,如今任职于幼儿园,籍瑞芬每次和别人打交道总能第一时间被记住,不仅因为她性格开朗热情,“更重要的是,全国只有4万余人姓籍,很多人都说这个姓氏头一回见。”昨日,籍瑞芬向记者讲述姓氏趣事时感慨地说:“来长沙12年了,一个家门都没遇到。”只看名字,快递就能准确送达“我姓籍,籍贯的籍。”“哦,奇怪的奇啊。”这样宛若顺口溜般的对话,在东岸锦城幼儿园老师籍瑞芬的生活中经常上演。籍瑞芬的老家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12年前为了爱情嫁到长沙。在老家时,当地籍姓人不少,走出来却发现,要遇到一个家门难得很。“这些年我从未遇到同姓人,以前的单位有个同事姓‘吉’,因为读音相同,我觉得亲得很。”与众不同的姓氏,给籍瑞芬的生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专跑东岸锦城小区一带的快递员,只要一瞧到籍瑞芬的名字,连地址都不用细看,就会将包裹送到幼儿园。“网购时,我的东西总比别人收得快,姓氏帮了我不少忙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