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除了疆域还有哪些方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5
转发:0
评论:0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除了疆域还有哪些方面,还不知道: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

  还不知道: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1636—1912),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清朝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王朝。首先,到了清朝建立时期,世界早已经进入了近代史几百年,中国面临着西方殖民威胁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次,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争议;第三,清朝首次将“中国”正式作为国名,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那么小编就来谈谈清朝对中华文明作出的主要贡献。

  一,在西方殖民入侵之前奠定了中国的疆域

  在明朝后期,中国的内外局势十分危急。在外部,俄罗斯已经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太平洋沿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势力已经到达了东南亚,占领了台湾岛;英法已经开始在印度进行了殖民活动。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包围。在内部,北部的蒙古纵横大漠,不断冲击长城放心;西北的准格尔汗国突然崛起,其势力范围可以到达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在东北,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青藏高原也出现了和硕特汗国,可谓群雄并起;在明朝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残余势力退守江南,李自成占领北方,张献忠割据四川。

  明朝末年中国

  而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清朝崛起了。1635年,皇太极征服了内蒙古和朝鲜;1644年,清兵入关,到1661年统一了汉地十八省,1683年统一了台湾;1688年将俄罗斯的殖民势力赶出了黑龙江流域,并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疆域;1698年,康熙击败了葛尔丹,将外蒙古纳入了清朝版图;1720年征服了和青海,并设置驻藏大臣;1757年灭准格尔汗国,将西域纳入了版图,并改名为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

  清朝统一后的中国

  到此,清朝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到了1860年,时间超过100年,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清朝使用的正式国名为“中国”,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国家名称,而不是地域名称。在中国范围内生活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为中国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清朝的大一统让中国成为了东方最庞大的帝国,这为面对“三年前未有之大变局”做好了准备。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就不断入侵中国,虽然中国失去了一些列的主权和1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但是西方列强始终无法将中国沦为殖民地。民国失去了外蒙古后,中国的领土面积尚有960万平方公里,这为中国的复兴提供了最基本的领土基础。如果没有清朝的突然兴起,那么新疆、蒙古、东北等长城以北的土地必定会沦为俄罗斯的殖民地,将成为英属印度的势力范围,那么中国就是腹背受敌,九死一生了。

  二,人口突破4亿,成为小农经济的巅峰

  清朝之前,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两汉时期人口巅峰为6000万左右,隋朝是5000万左右,唐朝是8000万左右,宋朝突破了1亿,明朝也在1亿左右。人口之所以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土地的承载力有限;其次是战争破坏严重,在清朝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有超过150年的“太平盛世”,最长的是从唐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不过140年。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

  清朝入关后,随后就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康熙在1669年下令废除圈地令,并规定圈地也将退还给农民。这项措施缓解了人地矛盾。另外康熙鼓励人们进行荒地开垦,甚至根据开垦的多少来授予官职。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清朝的耕地面积很可能突破了18亿亩,为历史最高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乾隆普遍推行“摊丁入亩”。这项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以至于人口滋生,历史空前。从1644年到1840年,清朝共历经了将近200年的稳定时期,如果从1661年统一汉地十八省开始算,依然有180年的稳定时期;中间虽然经济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苗乱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破坏。

  康乾盛世

  清朝时期,许多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早已被引进了中国,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高产作物能够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还可以套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因此,在明清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高产作物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粮食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又加速了西南山区的梯田、荒山的开垦,使得云贵地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能够大幅度增加。

  清朝的广州

  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清朝的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在清朝初期,全国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然而在乾隆时期就已经突破了3亿,在道光年间就突破了4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人口数据一直维持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

  人口的迅速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如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生态自然遭到了破坏,生活水平降低等。但是人口也是一个国家能够走向强大的基础之一。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但是人口超4亿的中国让西方国家难以征服。日本侵华期间,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和地理空间,使得中国能够以人海战术、持久战术来拖垮日本。假如中国在近代人口没有突破1亿,那么中国近代将是十分灾难的。

  三,清朝的学术文化:大一统时代气势

  许多人认为清朝入关,实行了“剪发易服”和“文字狱”毁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小编却不这样认为,发型和服饰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社会风俗。而真正的文化绝非发型和服饰如此简单。清朝实行“文字狱”虽然对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远没有达到阻止的地步。事实证明,清朝的文化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峰。

  清朝统治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从努尔哈赤到光绪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清朝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清朝时期的科举制达到了完备的状态,儒家文化可以说没有遭遇任何破坏。就连最开始参与反清斗争的大儒黄宗羲、李颙、傅山最后也不得不最清朝的文治武功感到佩服。

  黄宗羲

  逼宗羲不是让儿子参加康熙下令编写的《明史》吗?编《明史》这事给汉族知识界震动不小。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明实录》如实编定,说“他书或以文章见长,独修史宜直书实事”,他还多次要大家仔细研究明代晚期破败的教训,引以为戒。汉族知识化界要反清复明,而清廷君主竟然亲自领导着汉族的历史学家在冷静研究明代了,这种研究又高于反清复明者的思考水平,那么,对峙也就不能不渐渐化解了。《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清朝的学术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一统气势。首先出现了许多总结性很强的文化汇编典籍,如《四库全书》、《康熙字典》、《全唐诗》等。许多人总是夸夸奇谈地说清朝毁灭了大量的文献,然而历史上却基本没有说那一本书是在清朝消失了,倒是在秦汉之间消失的占据大多数。其次,清朝学者开始总结几千年的文化,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如明末清初三大儒已经反思君主专制的弊端,大量的学者从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空泛虚伪中走出,留心于“经世致用”,使得:目录、训诂、考据、金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戴震、章学诚等国学大师。

  章学诚

  在文学领域,清朝也出现了全盛的局面。清朝是小说的巅峰,文人小说正式取代了过去的汇编小说,主要的代表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在诗词方面,清朝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明朝,仅次于唐宋,在诗坛有袁枚、蒋士铨、赵翼、龚自珍等杰出人物,在词坛有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张惠言、黄景仁、况周颐等大家,可谓人才辈出。在散文领域,出现了方苞与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其成就也超越了明朝。

  在艺术领域,昆曲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出现了《桃花扇》和《长生殿》两部重要的作品。清朝形成的京剧是中国戏剧的巅峰,被称为“国粹”。绘画领域,文人画出现了全盛的局面,著名的代表有“清初六大家”,常州画派、清初四僧、扬州八怪等;书法领域有有翁方纲、刘墉、何绍基与赵之谦等代表人物。

  郑板桥的作品

  清朝的文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中西融合。清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并未断绝,如中国汇编型的数学著作《数理精蕴》就是吸收东西方数学研究的成果。清朝还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在器械方面,西方传教士曾为清廷造过不少大炮。康熙帝时,戴梓发明连珠铳、冲天炮,颇具威力。康熙皇帝是一个比较重视西方学问的人物,不过到了乾隆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就减少了。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竟然在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认真研究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经常演算习题,又学习了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并比较它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差别。……以数学为基础,康熙又进而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化学,与中国原有的这方面知识比较,取长补短。……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验气图说》、《仪像志》、《赤道南北星图》、《穷理学》、《坤舆图说》等等被一一翻译过来。——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结语:每一个王朝都有其伟大的贡献和不足,清朝也不例外。清朝时期,实行了一定的民族压迫政策,统一全国过程中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手段,又强制剃发易服,这是其历史污点;清朝实行了文字狱,闭关锁国,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这又是其历史罪过。不过,我们不能仅仅盯住清朝的污点和罪过不放,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清朝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依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探秘:清朝对中国疆域的贡献
清朝自入关一统中华大地近三百余年,功绩也卓著,整个文化经济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他对中华的疆域也做出了贡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清朝对疆域做出的贡献。而且雍正评价清朝疆域贡献: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而塞外之一统始于元代,而极盛于。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者也。然各蒙古之所以一统者,亦皆天时人事之自然,岂人力所能强乎?《文化纵横杂志》:把内外蒙古与中原长期稳定地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这确实是旷古未有的事业;这也是中国历史两三千年以来,第一次将农耕、游牧、渔猎等多种经济区域与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统合在一个政权之内,从而实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和平相处与共同发展,为最终实现多元区域之间的一体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在我们看来,如何理解南北关系,如何理解游牧与农耕之间的关系,关乎如何理解历史中国的形成动力。对于中原而言,在面对北方威胁之际,唯有通过抗拒和隔离的方式来保障自身安全。若想从根本上消除北方...
· 龙袍上除了龙,还有什么?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称,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美学意蕴。其中龙袍就是中国古代集工艺、材料,以及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服饰代表作。它不但形制、颜色非常讲究,就连衣服上的花纹,都规定得极其详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十二章纹”。在出土的实物中,明定陵神宗皇帝朱翎钧的龙袍是最早带有“十二章纹”的实物。这件“缂丝十二章纹衮服”出土时,衮服上带有绢制标签,上写“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衮服”等字样。明神宗衮服除了十二团龙纹之外,两肩还织有日、月;背织星辰、山;两袖饰华虫;前后襟团龙两侧织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种纹饰,共列十二章纹。明定陵十二章纹衮服明代洪武十六年出台的章服之制中记载:皇帝衮冕“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博物馆复制出的明定陵十二章纹衮服此衮服与明制符合,是不可多得的...
· 清朝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所有王朝都做不到
清朝做的最大贡献,所有王朝都做不到,却被大家给忽略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的国号为清,清朝正式开始。1644年,清朝入关,表示着清朝统治中原地区。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开始慢慢衰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被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和国际交流。不过,这种交流真的是屈辱的,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众多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沦丧。1911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逊位,清朝灭亡。清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做的贡献历史上还是记载的。不过,清朝做的最大贡献,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个贡献没有一个封建王朝可以做到。这个贡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领土完整。说起清朝维护领土完整,很多人看到后绝对会反对。毕竟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里面有中国的都是割地赔款的。清朝丧失为了大量的领土。光是被俄国占领的就非常多。还有日本、英国等占领的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 清朝时期做官主要通过那些途径除了捐官之外还有那些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捐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和之前其他王朝不同的是,这个王朝是满族统治,所以在做官途径上,也显得别出心裁,非常不一样。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清朝人做官的五大途径,其中最后一条专为有钱人设置。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只要你有钱,且不反清复明就行!第一条,科举考试自隋炀帝杨广开始科举以来,是中国人1000多年来做官的重要渠道,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但是,清朝科举开始时分为“满榜”和“汉榜”,后来发现这样不利于统治汉人,所以就全国“一张卷”。(1)满蒙都可以通过科举做官,但殿试前三名都属于汉人,这是清政府对汉族读书人的笼络。(2)相比汉人科举,满蒙人参加科举比较容易考中,对此是有所优待的。(3)科举是汉人进入官场最重要的途径,对满蒙人来说,有很多其他进入官场的渠道。第二条,世袭世袭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八大...
· 古代祠堂除了祭祀先祖还有什么作用
祠堂是一种家族聚会和讨论家族大事的场所,在本质上也是儒家文化在祭祀祖先或先贤上的一种体现,在历史中祠堂的作用有很多,但主要还是祭祀祖先,在历史中一般把家庙,称作祠堂。而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在建筑上祠堂的正厅往往会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此外祠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祠堂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从历史上来看,祠堂的主要功能是安放祖先神位、祭祀祖先、实施族规家法、商议族内大事、举行族内的重大活动、宴请宾客等,起着维系封建统治、神权统治、族权统治,维系社会秩序、维系家族和族人利益的重要作用。既有封建的糟粕,也有传统的历史文化的精华。我们从祠堂祭祀先祖的功能之外来看,祠堂的作用还在于商议族内大事以及宴请宾客。宴请宾客:祠堂是家族设宴之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