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哪一个更接近历史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0
转发:0
评论:0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更接近历史呢,还不知道: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

  还不知道: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历史?毫无疑问,《三国志》作为正史,当然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具有小说的浓郁特点,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虚构、演绎,与真实历史自然有较大出入。

  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二者的书名以及二者的写作特点三个方面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

  三国志

  一、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基础上的虚构和演绎。

  我们现在所读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和父亲毛纶根据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修改、编撰而成,而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又是根据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改变、发展而来。

  《三国演义》一书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标志性阶段,分别产生三本标志性著作。

  第一个阶段是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这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

  陈寿

  第二个阶段是罗贯中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此书将《三国志》这部史书发展、演变为历史小说。从这一阶段可以看出,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经历了三次较重要的发展与修订,一部正史慢慢衍生出相关历史小说。

  第一次是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初具雏形。

  三国演义

  第二次是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从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很显然,经过加工和改造,已经具有浓厚的历史小说特点。

  罗贯中

  第三次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流传下来的以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最为完备。至此,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已经定型。

  刘备关羽张飞

  第三个阶段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重大修改,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全书定为120回本,它取代了旧版本,广为流行。经过这么多个环节和过程,《三国演义》这部脱胎于正史的历史小说正式出炉。

  诸葛亮

  二、从二者的书名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虚构和演绎。

  从《三国志》的书名来看,“三国志”的意思是“真实反映、再现三国的历史”,作者把此书定性为正史,自然在写作过程中会始终坚持“真实反映、再现三国的历史”这一基本原则。它更重大的意义是为后世提供真实的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不是文学意义。相比较而言,《三国演义》,顾名思义,就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义,也就是写作此书更多的是虚构和演绎,主题可以是三国这段时期的历史,但里面的具体事件、人物等等都可以由作者进行充分的虚构、加工、改造和演绎,它不需要严格遵守真实的历史,它更重大的意义是一种文学性,而不是历史意义。

  三国人物

  三、从写作特点上来看,《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是虚构和演绎。

  《三国演义》完全就是历史小说的写法,作者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对一些人物及情节进行适当的虚构、补充,使历史小说比正史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花了大量心血,以便于一般大众阅读,这些都是历史小说的明显特点。也就意味着不能把《三国演义》等同于正史,它本质上就是“历史小说”。而《三国志》作者陈寿写作的特点是叙事简略、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谨慎重,这种治史态度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这样的著作当然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了。

  综上所述,《三国志》是史学名著,被列为“前四史”之一,真实反映、再现三国时期的历史,无疑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而《三国演义》则是脱胎于《三国志》的一部历史小说,是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虚构、演绎,自然不能和真实历史等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三国演义》为明朝罗贯中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文学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 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哪一个的官职更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知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史题材影视里,知县和知府都是经常出现的角色。它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一个是县的首长,一个是府的首长,一个正七品,一个从四品。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如秦的郡县二级制,到东汉逐渐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明清时期,主要为省、府、县三级制(当然也有直隶州、直隶厅等)。自秦代正式确定郡县制之后,县一直都是历代王朝最基层政权。县之下的乡镇农村地区则为强宗大族,士绅所掌握。所以,县在中国历来都是中央政权派遣的流官管辖。当然,历代县的级别不等。也因为等级分为县长,知县,县令三类。实质上是一样,只是县令为皇帝钦命,知县是常县,县长是小县。古时候皇权不下县,县为行政体系的最后一级。宋代,知县既要管民政,财政,还要管司法,如果县内有驻军的,还...
· 讲历史——《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三国志》如此重要的另一个理由,容我引用毛宗岗的观点。明朝时,金圣叹将《三国演义》评为“第一才子书”,毛宗岗就写了一篇《读〈三国志〉法》,假托金圣叹之名发表。毛宗岗文章标题提到的《三国志》,指的不是陈寿写的史书,而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三国演义》。毛宗岗有些精彩的论述,他说:“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意思是,《三国演义》吸引人,有其时代的因素,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历史上没有比它人才更多的时代。“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尤让一才之胜,则更奇。”代代皆有天才,但如果天才遇到的都是不才,这就没有什么稀奇的。天才与天才互相竞争,那就好看了。更好看的是,不只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竞争,而是一群天才与另一群天才抗衡,这就不得了。然而三国比这更令...
·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这两部巨作相信都挺熟悉的,它们是是属于文化的瑰宝,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人很好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它们的区别有:1、两者的性质不同:《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则是史书。2、作者不同:《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而《三国志》则是西晋史学家陈寿写的。3、内容不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这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而《三国志》则记载的是三国时期的史料,主要子饿了魏、蜀、吴三国分权的历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