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为何他要多次北伐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6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为何他要多次北伐呢,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

  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小时候爱读三国演义,特别喜欢诸葛亮。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简直就像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诸葛亮的一生最主要的事迹莫过于北伐了。在历史上当时的蜀国相对于魏国来说地理位置比较荒凉,且国力积贫积弱,为何诸葛亮要执意兴兵北伐呢?下面小编来盘点一下。

  公元219年,关羽在进攻魏国曹仁时在前线频频取胜,却被东吴抄了后路,把大本营荆州也丢了。关羽匆匆忙忙带兵回援,结果兵败丧命于吴国之手,关羽一家人除了关兴以外全都被杀。刘备一时怒火中烧,于公元227年集结了蜀军数万人(其实并没有演义里说的几十万大军那么夸张),亲自出征进军东吴。祸不单行,在行军途中张飞又被两个手下合谋杀害,并逃往东吴,这更是令吴蜀两国的关系雪上加霜。刘备刚刚进军东吴时非常顺利,却不知是陆逊的以逸待劳之计。等到时机成熟,陆逊一举反攻,大破蜀军。刘备仓惶逃窜到了白帝城,从此一病不起,他在临终之际,将刘禅与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此战后,蜀国元气大伤,只得与吴国重修于好,以免遭受吴魏两面的夹击,蜀国的军事和政治大权也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北伐之路。

  一出祁山:诸葛亮刚刚平定了蜀国南部的叛乱,又和东吴的关系趋于缓和,此时正是北伐的好机会。于是他命令赵云率领一支疑兵进行佯攻。自己带着主力出祁山进军,沿途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投降,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曹丕连觉都睡不着。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却偏偏坏在了诸葛亮最看重的马谡身上。马谡又兵生搬兵法,导致蜀军大败而走。眼看蜀国运送粮食的通道丢了,再加上赵云那边也没有什么战果,诸葛亮只得退回了汉中。诸葛亮走后不久,刚刚投降蜀国的三郡又叛变了回去。

  二出祁山:东边的吴国大都督陆逊伐魏捷报频传,诸葛亮趁着魏国被东吴拖住,想趁机捞点好处。他上书刘禅,写下了流芳后世的著名奏章《出师表》,表达了坚定的北伐之心。同时兵出散关,包围了陈仓。陈仓守将郝昭也是个将才,听说诸葛亮要来,早早的做好了准备,闭门不出。陈仓容易守住,却难以进攻,诸葛亮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打不下来,最后魏国援军赶到,诸葛亮不得不无功而返。

  三出祁山:诸葛亮进攻武都和阴平并取得胜利,又打败了魏国援兵,他留下了军队镇守这两个地方,自己就班师回朝了。第二年的时候魏国主动出击,进攻汉中,诸葛亮巩固了城防,派兵支援。但偏偏连月大雨,道路不通,蜀国只能撤退。

  四出祁山:诸葛亮率军包围了岐山,此时魏国军队的统帅是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蜀军行军太远,粮草供给不上,便想拖垮诸葛亮,并和他玩起了“宫心计”。使得刘禅下诏书命诸葛亮撤军。

  五出祁山:诸葛亮和孙权约定好了一起伐魏,亲率大军驻扎五丈原。司马懿仍然抓住蜀军缺粮的弱点,避而不战。而至此时诸葛亮年纪也大了,又加上日夜操劳,最终病死在第五次北伐的过程中。

  我个人觉得,诸葛亮之所以不断坚持伐魏,他的出师表已经表明了心迹“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北伐,既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不让魏国坐大。以两国的实力相较,只有放开手去搏一搏,才有生还的余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非要北伐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个伟人可以创造历史,但是怎么说呢?创造历史不光只考虑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还需要运气。虽然当时曹魏外患严重,但是内部并未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和明显的大的隐患,反而是蜀汉内部矛盾尖锐。胜利可以掩盖内部矛盾,但只要出现前线有失败的隐患,蜀汉内部的矛盾肯定会对诸葛亮产生很大的掣肘。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中为根据地,先后对曹魏发起了五次战争,史称诸葛亮北伐。这五次北伐中,第一次与第五次是大型全面的战争,第四次是中型区域战争,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小型局部战争。第一次与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从陇西道进军陇右,在祁山(今甘肃天水附近)与魏军展开拉锯,街亭之战、木门道伏击等许多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便发生在当时的陇右地区。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五丈原(今陕西岐山渭河南岸)隔着渭水对峙,诸葛亮本想屯田屯兵打持...
· 诸葛亮其实不想北伐为何还偏偏要北伐
此千古名词隆中对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倒背入流,而其中“待天下有变”之谋,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策,令后世无数兵家对诸葛亮敬为天人,举为谋略家之祖。卧龙初现,三分天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称卧龙,东汉末年琅琊郡人(今山东临沂),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少年时便聪慧过人,后师从名士,因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鬼神莫测的谋略,以至当时有“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的说法。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的奇谋让刘备茅塞顿开。在追随刘皇叔之后,诸葛亮是得遇明主,而刘备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此后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奇谋连出,助刘皇叔取荆州、定川蜀、平汉中,实现了隆中对时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匡复大汉之是时间的问题了。网络配图夷陵之战,刘备输光了蜀国北伐的本钱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因病去世于五丈原。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天妒英...
· 张献忠真的屠川了吗?他为什么要屠川呢?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农民起义军首领,与攻破北京城的闯王李自成齐名。他在起义后,数次率领部下反抗明朝统治,在农民起义轰轰烈烈之机,不断增强本部势力,后来在四川成都府建立大西政权,成为大西国的开国皇帝。后来明朝灭亡,李自成被清军所败,清朝入主中原,张献忠便依据所属势力,坚决与清朝抗击。据说当时清朝统治者,曾多次对其进行招降,均被张献忠拒绝。这些招降的信中是这样写的,”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意思就是你起兵反叛,那是属于明朝的旧事,如今已是翻开新的篇章了,我们不会追究。”张献忠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这是在许以富贵荣华,进行利益诱导。先礼后兵,随后又威胁道:”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无论是利诱,还是武力威胁,都没有让张献忠投降,反而加深了抗击的决心。公元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张献忠作为历史名人,有许...
· 魏征是谁?唐太宗究竟为何要推倒魏征碑?他后来是真的重修了吗?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保留到了现代,对别人说实话,给出真诚的建议。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人其实是很累的。身边没有一个人肯说真心话,说大实话,听到的全是夸奖皇帝做的好的好话,看到的也是人人阿谀奉承的样子。活得一点都不真实,没有人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幸运”,也没有人能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谏。关于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有很多。贞观元年,李世民初登帝位,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前前后后问及魏征的意见共两百多条;贞观六年,长乐公主要出嫁了,李世民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们纷纷同意,还说要比长乐公主的姑姑永嘉公主更多。只有魏征说这是不合礼数的,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夸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
· 真的是天要亡秦朝吗为何他生前会出现这三大怪事呢
秦始皇生前曾发生的三大怪事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历史上关于帝皇之死都有其神秘之处,传说在秦始皇死亡之前,曾经天有不祥之兆,并且这些都被史诗记载,留下了其中诸多神秘之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述一下,秦始皇生前曾发生的三大怪事!一、荧惑守心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古代把“火星”叫做“荧惑”,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当火星也就是荧惑运行到天蝎座也就是心宿这三颗星的附近,并在那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这就出现了中国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的天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