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郑国商贩是怎么智退秦军 他是如何用12头牛解决让郑国转危为安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5
转发:0
评论:0
郑国商贩是怎么智退秦军他是如何用12头牛解决让郑国转危为安的,还不知道:郑国商贩是怎么智退秦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

  还不知道:郑国商贩是怎么智退秦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打败了楚国,召集诸侯会盟。

  曾经依附于楚国的陈国、蔡国、郑国也都派人赶到晋国,商议联盟事宜。

  郑国和晋国签订盟约之后,因为畏惧楚国,私下里又和楚国签订了盟约,典型的脚踏两只船。

  不久,晋文公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气愤,打算再次召集诸侯,讨伐郑国。

  晋国大臣认为晋国有能力单挑郑国,没必要召集诸侯搞群殴。

  晋文公对大臣们说:“问题是秦国和我们有约在先,有事必须一同出兵,我觉得应该去通知秦国。”

  秦国国君秦穆公正打算向东扩张领土,听说征伐郑国的消息,喜出望外。

  于是就亲自率领人马来到了郑国,驻扎在郑国东部。

  此时,晋军驻扎在郑国西部,秦晋两国对郑国形成夹击之势。

  郑国边境危急,国君十分害怕,就派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撤军。

  烛之武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说服秦国单独和郑国讲和,同时还派三名将军率两千人马,为郑国看守北大门。

  晋军得知秦军主力撤军,非常气愤。

  有人提议去追打秦军,也有人主张先干掉秦军滞留在郑国北大门的两千人马。

  晋文公说:“想当年,如果没有秦国的支持,我怎么会回国继承国君之位呢?”

  晋文公不同意和秦国决裂,于是私下和郑国订立盟约,而后撤走了人马。

  看守郑国北门的三位秦国将军闻听郑国又投靠了晋国,非常生气,于是派人回国向秦穆公汇报,请求再度讨伐郑国。

  秦穆公碍于情面,不想和晋文公反目成仇,只好暂时忍气吞声。

  两年后,即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其子晋襄公即位。

  此时,有人再度劝说秦穆公,趁着晋国国丧之机讨伐郑国。

  次年春二月,秦国派大军攻打郑国。

  途经滑国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是郑国使者的人求见秦军主帅孟明视。

  那个人对孟明视说:“我是郑国的使者,名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将军率秦军远道而来,特意命我送给贵军一份薄礼,还望将军笑纳。”

  随后,弦高向秦军献上了四张熟牛皮、十二头牛。

  秦军本来打算偷袭郑国,如今派使者送礼,意味着郑国早有准备。

  孟明视于是临时决定,灭掉了滑国之后,就返回了秦国。

  原来,这位弦高只是一个郑国的普通商人,在滑国贩牛而已。

  当他看见秦国大军气势汹汹,知道一定会偷袭郑国。

  于是急中生智,冒充使者送礼物,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用12头牛劝退秦军的郑国商人!弦高是怎么做到的?
用12头牛劝退秦军的郑国商人!弦高是怎么做到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商人,顾名思义是指从事商品交易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颇有地位,可是在古代却截然不同。《管子》有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士农工商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四种方面,反映出四种职业的轻重缓急,从某种角度来讲,也反衬了商人的地位之低。然而有一位商人很不简单,仅仅用十二头牛便劝退秦国军队,换来了郑国和平,此人便是春秋时期的弦高。在城濮大战中,晋国击败楚国,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各个诸侯国纷纷臣服,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郑国也不例外。但因为地理因素,郑国害怕楚国报复,因此又偷偷投靠楚国,晋文公知道这件事后,决定出兵教训这个三心二意的小弟。当时秦国想要东扩,参与到中原的事务中,所以秦穆公亲自带兵协助晋文公攻打郑国。《史记》有记载,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此时晋国军队驻扎在...
· 秦国想偷袭郑国,牛贩子靠12头牛救了郑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628年,郑文公病逝,年仅20岁的郑穆公继位,郑国国内不稳,更不巧的是,也在这一年,郑国大靠山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也死了,继位的晋襄公也是个毛头小子。接连接到郑文公、晋文公病逝的消息,秦穆公乐了,这是个机会啊,大手一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何在?”,三人齐齐出列,大声道:“末将在!”,秦穆公闻言:“命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300兵车,给我偷袭郑国,咬郑国一块肉下来!”。很快,大秦帝国虎狼之师便出发了,当时的郑国,自从公元前697年,内乱时被许国夺回故地,便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接连伐许后,国力更是衰微,到公元前628年,已经沦落到依附晋楚的蕞尔小国,如果,秦军偷袭成功,郑国很有可能就此灭亡。好在天不亡郑,灭国之危,一个牛贩子,仅仅用12头牛,便轻松化解。这位神奇的牛贩子名叫弦高,只是郑国一个名不经转的普通商人,秦国大...
· 郑国
修建郑国渠郑国(生卒年不详)[1],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水利专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盐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战国后期秦国地图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
· 郑国
(?—?)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王政(始皇帝)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 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战国末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伐消灭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采郑国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韩国的用意,欲杀郑国。郑国坦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