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酒与诗词—觞政
一之吏
【原文】
凡饮以一人为明府,主斟酌之宜。酒懦为旷官,谓冷也;酒猛为苛政,谓热也。以一人为录事,以纠座人,须择有饮材者。材有三,谓善令、知音、大户也。
【译文】
凡饮酒时,先推选一人做令主,主持斟饮事项。如果他和荒废政务的旷官一样懦于管事,会让筵席冷清,如果管事严罚酒猛,有如苛政,则会使筵席热烈。再推一人为副手,专门负责对违犯酒令人的纠察。这两位都须要有饮酒之材的人充当。饮材须具备三个条件;就是精通酒令、通晓音律和酒量大。
二之徒
【原文】
酒徒之选,十有二;款于词而不佞者,柔于气而不靡者,无物为令而不重者,令行而四座踊跃飞动者,闻令即解不再问者,善雅谑者,持屈尊不分诉者,当杯不议酒者,飞斝腾觚而仪不愆者,宁酣沉而不倾泼者,分题能赋者,不胜杯杓而长夜兴勃勃者。
【译文】
选择酒徒,有十二条标准:说话诚恳不巧语媚人的人,气色温柔但不的人,随意行令而不重令的人,酒令一行就让满座踊跃的人,听到宣令立时就能理解不再诘问的人,善于开高雅玩笑的人,未犯令而被委曲罚酒不自我分辩的人,面对酒杯不议论酒好酒坏的人,酒杯飞传而仪容端正的人,宁可醉眠而不偷着泼酒的人,得到题目就能作诗题赋的人,不胜酒力但长夜饮宴而兴致不衰的人。
三之容
【原文】
饮喜宜节,饮劳宜静,饮倦宜诙,饮礼法宜潇洒,饮乱宜绳约,饮新知宜闲雅真率,饮杂揉客宜逡巡却退。
【译文】
饮酒高兴时应有节制,饮酒疲劳时应安静休息,饮酒倦怠时应说笑话,饮酒有礼法制约时要态度潇洒,饮酒乱性时要用礼法规矩约束自己,和新交的朋友饮酒应该雅静真诚,和圈外的杂客饮酒要须臾离开退出。
四之宜
【原文】
凡醉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得意宜唱,导其和也。醉将离宜击钵,壮其神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章程,畏其侮也。醉俊人宜加觥盂旗帜,助其烈也。醉楼宜署,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一云:醉月宜楼,醉暑宜舟,醉山宜幽,醉佳人宜微酡,醉文人宜妙令无苛酌,醉豪客宜挥觥发浩歌,醉知音宜吴儿清喉檀板。
【译文】
开怀酣饮,应当有适宜的时光和场景。在花荫间酣饮,应当在白天,可以更光亮地享受花姿的美态。对着雪景饮酒,应当在夜晚,可以更好地领略雪的皎洁。饮酒得意时,应该放喉高歌以使心境更和畅。为离别而痛饮,应手击钵盂,可以壮人神色。和文人对饮,应当注意节奏、慎依章程,以免失礼招来羞辱。与才智出众的豪杰畅饮,应当增加酒杯、添插旗帜,可以显示壮烈。在楼上酣饮宜在夏日,高楼有清风降暑。在水边痛饮宜在秋天,秋水依依,更加爽人。另有一说:对月痛饮时宜登高楼,暑天酣饮最好在船上,在山间饮酒应找幽静处,与佳人饮酒到脸色微红时即可,与豪壮的客人痛饮,可时时挥动杯盏放声高歌,和知音人对饮,最适宜请吴伎拍击檀板曼声清唱。
五之遇
【原文】
饮有五合,有十乖。凉风好月,快雨时雪,一合也;花开酿熟,二合也;偶而欲饮,三合也;小饮成狂,四合也;初郁后畅,五合也。日炙风燥,一乖也;神情索莫,二乖也;特地排档,饮户不畅,三乖也;宾主牵率,四乖也;草草应付,如恐不竟,五乖也;强颜为欢,六乖也;草履板折,谀言往复,七乖也;刻期登临,浓阴恶雨,八乖也;饮场远缓,迫暮思归,九乖也;客佳而有他期,妓欢而有别促,酒醇而易,炙美而冷,十乖也。
【译文】
饮酒,有五种适合,十种不适合。清凉的月色、爽人的好风、疾雨刚停、适时的瑞雪,在这些时候饮酒,是一适合;鲜花开放,新酒酿成,这时饮酒,是二适合;偶然有了酒兴,端起杯子就饮,是三适合;稍喝点酒,就酒兴大发,近似颠狂,是四适合;开始愁郁,饮酒后欢畅,话也越说越利索,是五适合。太阳炙人、空气,这时饮酒,是一乖;精神索漠、毫无兴致,这时饮酒,是二乖;特地排设,令饮客感到不适意,这样饮酒,是三乖;主人和宾客互相拉扯,有失大雅,这样饮酒,是四乖;草草应付,惟恐不早些收场,这是五乖;强作欢颜,内心不快,这是六乖;低头哈腰、反复谄言,是七乖;按时赴约,但乌云密布、恶雨袭人,是八乖;饮地很远,黑夜将临,急于回家,这时勉强饮酒,是九乖;客人是好友但却有他约,歌妓令人高兴但另有别的应酬,酒很醇美却换掉,烤肉很香却冰凉,这种状况是十乖。
六之候
【原文】
欢之候,十有三:得其时,一也;宾主久间,二也;酒醇而主严,三也;非觥〓不讴,四也;不能令有耻,五也;方饮不重膳,六也;不动筵,七也;录事貌毅而法峻,八也;明府不受请谒,九也;废卖律,十也;废替律,十一也;不恃酒,十二也;歌儿酒奴解人意,十三也。不欢之候,十有六:主人吝,一也;宾轻主,二也;铺陈杂而不序,三也;室暗灯晕,四也,乐涩而妓娇,五也;议朝除家政,六也;迭谑,七也;兴居纷纭,八也;附耳嗫嚅,九也;蔑章程,十也;醉唠嘈,十一也;坐驰,十二也;平头盗瓮及偃蹇,十三也;客子奴嚣不法,十四也;夜深逃席,十五也;狂花病叶,十六也(饮流以目睚者为狂花,目斜者为病叶)。其他欢场害马,例当叱出。害马者,语言下俚面貌粗浮之类。
【译文】
饮酒欢欣有十三种景况:时候适宜,是其一;主客久未会面,是其二;酒淳美而主人端庄,是其三;不击正规酒器不咏歌,是其四;不会行令就感到羞耻,是其五;注重饮而不重视菜,是其六;不随意搬动筵席,是其七;监酒官状貌坚毅而执法严格,是其八;主令官不受人情,是其九;不卖律,是其十;不替律,是其十一;不仗酒发疯,是其十二;歌伎童奴善解人意,是其十三。饮酒不欢欣的景况有十六种:主人吝啬,是其一;宾客轻视主人,是其二;席面杂乱无序,是其三;室内黑暗、烛光不明,是其四;乐工生疏、妓女娇气,是其五;陡意议论朝政家事,是其六;多次开不适当的玩笑,是其七;不断站起坐下,是其八;贴住耳朵悄悄私语,是其九;蔑视酒规酒令,是其十;醉语罗嗦唠叨,是十一;人身在筵席而神已外驰,是十二;脱下发巾随意倒卧,是十三;客人的子女或小僮乱喊不懂礼法,是十四;夜深逃席而去,是十五;狂花病叫,是十六(饮宴中,那些怒目对人者是狂花,斜目窥人者是病叶)。其他的妨碍饮酒欢欣的害马,照例须一律叱走。害马,就是那些语言粗鄙、面目可憎的人。
七之战
【原文】
户饮者角觥兕,气饮者角六博局戏,趣饮者角谈锋,才饮者角诗赋乐府,神饮者角尽累,是曰酒战。经云:"百战百姓,不如不战。"无累之谓也。
【译文】
有酒量的,凭借自己酒力在杯盏上和对手争高低;有豪气的饮酒者用六博局戏来争高下;讲求饮酒趣味的,用言谈锋利和对手竞争;有才学的饮者用诗词歌赋和对手比较;有神智的饮酒者以智谋和对手较量。这些,都可以称为"酒战"。经书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就是说饮酒无须拼战而使身心受累的意思。
八之祭
【原文】
凡饮必祭所始,礼也。今祀宣父曰酒圣,夫无量不及乱,觞之祖也,是为饮宗。四配曰阮嗣宗、陶彭泽、王无功、邵尧夫。十哲曰郑文渊,徐景山、嵇叔夜、刘伯伦、向子期、阮仲容、谢幼舆、孟万年、周伯仁、阮宣子。而山巨源,胡毋辅国、毕蔑世、张季鹰、何次道、李元忠、贺知章、李太白以下,祀两庑。至若仪狄、杜康、刘白堕、焦革辈,皆以酝法得名,无关饮徒,姑祠之门垣,以旌酿客,亦犹校官之有土主,梵宇之有伽蓝也。
【译文】
凡饮酒必先祭祀酒的始祖,这是古礼。现在祀孔子为"酒圣",他酒量小而不醉,是酒之始祖,也是历朝酒徒的宗主。四位配祭的是阮籍、陶潜、王绩、邵雍。另有配享的十哲为郑泉、徐邈、嵇康、刘伶、向秀、阮咸、谢鲲、孟嘉、周〓、阮修。而山涛、胡毋辅之、毕卓、张翰、何充、李元忠、贺知章、李白及之后的著名酒徒们,祀祭在两廊。至于仪狄、杜康、刘白堕、焦革等辈,都因会酿酒出名,和好饮的酒徒无关,姑且也祀在门墙,以表彰他们是酿酒的好手,就像官学里供有土地神、佛寺有伽蓝神那样。
九之典刑
【原文】
曹参、蒋琬、饮国者也;陆贾、陆遵,饮达者也;张师亮、寇平仲,饮豪者也;王远达、何录裕,饮俊者也;蔡中郎,饮而文;郑康成,饮而儒;淳于髡,饮而俳;广野君,饮而辩;孔北海,饮而肆。醉颠、法常、禅饮者也;孔元、张志和,仙饮者也;杨子云、管公明,玄饮者也。白香山之饮适,苏子美之饮愤,陈暄之饮騃,颜光禄之饮矜,荆卿、灌夫之饮怒,信陵、东阿之饮悲。诸公皆非饮派,直以兴寄所托,一往標誉,触类广之,皆欢场之宗工,饮家之绳尺也。
【译文】
曹参、蒋琬都是国家重臣,他们饮酒可称之为"国饮";陆贾、陈遵能言善辩、饮酒时放达不羁,可视之为"达饮";张齐贤、寇准饮酒豪侈,可称之为"豪饮";王元达、何承裕饮酒不拘小节,可称之为"俊饮"。蔡中郎喜酒而以文章著名;郑康成喜酒而为儒学大师;淳于髡身为徘优喜酒而滑稽;郦食其喜酒而能言善辩;孔融喜以酒招友,如开酒肆。醉颠、法常都是僧人而嗜酒,可称为"禅饮";孔元、张志和远遁人间而嗜酒,可称为"仙饮";扬雄、管辂俱为易学大师,精玄机而嗜酒,可称为"玄饮";白居易"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而喜酒,可称为"适饮";苏舜卿为权奸排挤,以酒消愤,可称为"愤饮";陈暄痴迷于酒、百事皆废,可称为"呆饮";颜延之以文名世而嗜酒,可称为"矜饮";荆轲刺秦、灌夫骂坐,都含怒而死,他们的饮酒可以称为"怒饮";信陵、东阿为避忌远祸以酒消悲,可以称为"悲欢"。以上这些都是不同的饮酒界别,但都是以酒寄情,我这里把他们当作标帜赞扬,还可以触类旁通、推而广之,举出更多的酒徒、酒派,他们都是欢乐酒场的宗师、饮酒人所应效法的准绳。
十之掌故
【原文】
凡《六经》、《语》、《孟》所言饮式,皆酒经也。其下则汝阳王《甘露经》、《酒谱》、王绩《酒经》,刘炫《酒孝经》,《贞元饮略》,窦子野《酒谱》,朱翼中《酒经》,李保《续北山酒经》,胡氏《醉乡小略》,皇甫崧《醉乡日月》,侯白《酒律》,诸饮流所著记传赋诵等为内典。《蒙庄》、《离骚》、《史》、《汉》、《南北史》、《古今逸史》、《世说》、《颜氏家训》,陶靖节、李、杜、白香山、苏玉局、陆放翁诸集为外典。诗余则柳舍人、辛稼轩等,乐府则董解元、王实甫、马东篱、高则诚等,传奇则《水浒传》、《梅》等为逸典。不熟此典者,保面瓮肠,非饮徒也。
【译文】
《六经》、《论语》、《孟子》中所写到的关于酒的饮法,都是酒经。其下唐汝阳王所著《甘露经》、《酒谱》,王绩所著《酒经》,刘炫所著《酒孝经》、《贞元饮略》,窦萍所著《酒谱》,朱肱所著《酒经》,李保所著《续北山酒经》,胡氏所著《醉乡小略》,皇甫菘所著《醉乡日月》,侯白所著《酒律》,以及其他饮者所写的记传辞赋等等都是关于酒的内典。《庄子》、《离骚》、《史记》、《汉书》、《南北史》、《古今逸史)、《世说新语》、《颜氏家训》、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的诗集都是关于酒的外典。词家用柳永、辛弃疾等,乐府则董解元、王实甫、马致远、高则诚等,小说则《水浒传》、《梅》等都是关于酒的闲逸书典。不熟悉这些典籍的人,就是只知道往肚肠里装酒,算不得真正的"饮徒"。
十一之刑书
【原文】
色骄者墨,色媚者劓,伺颐气者宫,语含机颖者械,沉思如负者鬼薪,梗令者决递。狂率出头者搔婴。愆仪者共艾毕。欢未阑乞去者菲对履。骂坐三等:青城旦;春;放沙门岛。浮托酒狂以虐使为高,又驱其党效力者,大辟。
【译文】
在酒宴上,态度傲慢的要处以墨刑,故作媚态的要处以劓刑,颐气使人者处宫刑,用语讥刺他人者械。对低头沉思如有重负的罚做"鬼薪",阻碍酒令的也要判刑发落。特别狂嚣的"搔婴",失去礼仪的"艾毕",欢饮未结束就请求离席的人给穿罪衣罪鞋,至于借酒骂座的分三种处罚:罚做"城旦"、罚做"春",或流放沙门岛。如借酒发疯,虐使他人,又驱使同伙一起虐人者,杀头。
十二之品第
【原文】
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醨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者为中人,以巷醪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译文】
酒以色清味冽为最好,称圣人;酒色黄而质醇味苦者次之,称贤人;色黑味酸质薄的最差,称愚人。用糯米酿的酒让人痛饮的是君子,用冬天酿的酒让人痛饮的是中人,用里巷买来的烧酒让人痛饮的是小人。
十三之杯杓
【原文】
古玉及古窑器上,犀、玛瑙次,近代上好瓷又次。黄白金叵罗下,螺形锐底数曲者最下。
【译文】
酒具中以古玉制成和古窑烧制成的最好,用犀角和玛瑙制成的较次,近代烧的上好瓷器则又次之。黄金、白金制的酒卮较差,特别是螺形尖底多弯曲的酒盏最差。
十四之饮储
【原文】
下酒物色,谓之饮储。一清品,如鲜蛤、糟蚶、酒蟹之类。二异品,如熊白,西施乳之类。三腻品,如羔羊、子鹅炙之类。四果品,如松子、杏仁之类。五蔬品,如鲜笋、早韭之类。
以上二款,聊具色目。下邑贫土,安从办此。政使瓦贫蔬具,亦何损其高致也。
【译文】
下酒的食品,统称"饮储"。一类为清品,比如鲜蛤、糟蚶、醉蟹之类,二为异品,比如熊白、西施乳之类。三是腻品,比如羔羊、炙子鹅之类。四乃果品,比如松子、杏仁之类。五是蔬品,比如鲜笋、春韭之类。
以上几条,聊备名目而已。乡间的穷人,怎么能有这些呢?但只要有瓦盆蔬菜,照样不妨饮酒的高雅情趣呵!
十五之饮饰
【原文】
棐几明窗,时花嘉木,冬幕夏荫,绣裙藤席。
【译文】
窗明几净,鲜花美树,冬有帐幕,夏有荫凉,身穿绣花裙,坐需设藤席。
十六之欢具
【原文】
楸枰、高低壶、觥筹、骰子、古鼎、昆山纸牌、羯鼓、冶童、女侍史、鹧鸪、沈茶具(以俟渴者)、吴笺、宋砚,佳墨(以俟诗赋者)。
【译文】
棋盘、高低壶、酒筹、骰子、古鼎、昆山马吊牌、羯鼓、妖艳的小童、侍女、鹧鸪、茶具(预备给渴了的人用)、吴笺、宋砚、佳墨(预备有人写诗作赋)。
【原文】
余饮不能一蕉叶,每闻垆声,辄踊跃。遇酒客与留连,饮不竟夜不休。非久相狎者,不知余之无酒肠也。社中近饶饮徒,而觞容不习,大觉卤莽。夫提衡糟丘,而酒宪不修,是亦令长者之责也。今采古科之简正者,附以新条,名曰《觞政》。凡为饮客者,各收一帙,亦醉乡之甲令也。
【译文】
我的酒量小,每次连一蕉叶的酒都喝不下。但只要听到卖酒声,便踊跃上前。和酒友一起留连饮酒,饮不通宵不罢休。不是亲密老朋友,不知道其实我并没酒量。村子里有许多酒徒,但都没有学习过酒仪,酒态不好,言行粗鲁。既然喜欢饮酒,而不守酒法、酒礼,这当然会受到长者的谴责。现在,我选些古代典籍里简明实用的关于饮酒的礼仪法则,再加些新条目,编成这本书,起名《觞政》。凡是喜欢饮酒的人,各拿一册,也算是醉乡中的律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