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蓝釉爵杯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8
转发:0
评论:0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蓝釉爵杯,元代的仿古瓷器精品此杯1982年出土于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元代窖藏中,乃景德镇窑制作

元代的仿古瓷器

此杯1982年出土于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元代窖藏中,乃景德镇窑制作的一件仿古瓷器。该爵敞口,口面呈叶形,流尾均较宽短,口沿有一对矮柱,半球形柱帽,爵腹较浅,圜底,三足外撇。胎质细腻而轻薄,通体施蓝釉,釉上描金。

早期瓷爵之一

蓝釉描金是景德镇窑在元代首创的新工艺之一,装饰方法有蓝釉白花和蓝釉金彩。安徽歙县出土的这件蓝釉爵杯,釉质腴润,呈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堪称景德镇窑蓝釉金彩瓷器之代表。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瓷爵是元代瓷爵,因此,歙县爵杯应该是为数极少的几件早期瓷爵之一。

爵杯的兴与衰

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盛起来,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随之而来的仿古之风大作,目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银爵、铜爵、玉爵和瓷爵等。这些仿古爵杯也常常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就有用仿古爵杯饮酒的形象。

闲情逸致蕉下酌

《蕉林酌酒图》,明代画家陈洪绶所作。陈洪绶,字章侯,浙江诸暨人。早年师承蓝瑛。在吸取前人的优良传统技法之后,又加以改造创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所作花鸟山水,构图新奇,色彩浓丽,富于装饰情趣。其人物画造型夸张,线条瘦劲,着重思想感情的刻画。此画就是以高大的芭蕉树和假山为背景,以人物形象的大小、衣着的不同来表现人物的地位级别;以石桌上厚厚的书卷和巨大的酒瓮为依托,来烘衬主人持杯细酌的闲情雅致。这幅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主人所用的各种器物刻画得极为细致。像旁边木雕上所放之双耳铜鼎、石桌上带鸬鹚杓的大酒坛、主人手中之爵杯和侍女手托之酒壶等,皆精美非常。尤其是主人手中之爵杯,显然是一件仿古爵杯,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杭州所出之蓝釉爵杯极为相似,看来明代时还流行用仿古的爵杯饮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蓝釉爵杯
元代的仿古瓷器此杯1982年出土于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元代窖藏中,乃景德镇窑制作的一件仿古瓷器。该爵敞口,口面呈叶形,流尾均较宽短,口沿有一对矮柱,半球形柱帽,爵腹较浅,圜底,三足外撇。胎质细腻而轻薄,通体施蓝釉,釉上描金。早期瓷爵之一蓝釉描金是景德镇窑在元代首创的新工艺之一,装饰方法有蓝釉白花和蓝釉金彩。安徽歙县出土的这件蓝釉爵杯,釉质腴润,呈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堪称景德镇窑蓝釉金彩瓷器之代表。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瓷爵是元代瓷爵,因此,歙县爵杯应该是为数极少的几件早期瓷爵之一。爵杯的兴与衰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盛起来,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随之而来的仿古之风大作,目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
·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釉里红高足转杯
出土于瓷器窑藏此杯1980年11月出土于江西高安县的一个元代瓷器窖藏中,侈口,碗状深腹,细高足呈竹节状。胎质细腻,施青白釉,温润光泽。口内侧模印回纹一周,回纹以下至内底印梅花和缠枝菊花纹。器内底心及外壁饰有几块釉里红彩斑。彩斑周围有明显的晕散现象,呈色艳丽、活泼,加上彩斑内的绿色斑点,显得自然、洒脱。腹堆塑一螭龙,屈体爬行。奇特的旋转构造此高足杯的形状,从外表看,与宋元时期流行的普通高足杯没有差别,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此杯底与圈足结合处的构造极为奇特。圈足上端稍内收为“卯”,与杯底心上小下大圆锥形“榫”嵌合,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使之可以转动。与这件釉里红高足转杯形状相似的高足转杯,在江西高安县窖藏中还出土一件,唯纹饰为点缀菊瓣的折枝菊图案。这两件高足转杯,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实为酒器中罕见的珍品。
·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釉里红高足转杯
出土于瓷器窑藏此杯1980年11月出土于江西高安县的一个元代瓷器窖藏中,侈口,碗状深腹,细高足呈竹节状。胎质细腻,施青白釉,温润光泽。口内侧模印回纹一周,回纹以下至内底印梅花和缠枝菊花纹。器内底心及外壁饰有几块釉里红彩斑。彩斑周围有明显的晕散现象,呈色艳丽、活泼,加上彩斑内的绿色斑点,显得自然、洒脱。腹堆塑一螭龙,屈体爬行。奇特的旋转构造此高足杯的形状,从外表看,与宋元时期流行的普通高足杯没有差别,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此杯底与圈足结合处的构造极为奇特。圈足上端稍内收为“卯”,与杯底心上小下大圆锥形“榫”嵌合,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使之可以转动。与这件釉里红高足转杯形状相似的高足转杯,在江西高安县窖藏中还出土一件,唯纹饰为点缀菊瓣的折枝菊图案。这两件高足转杯,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实为酒器中罕见的珍品。
·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罕见的双层腹壁酒杯此酒杯1984年出土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郊,圆形杯口外侈,腹较深,高足,上饰凸弦纹和条棱纹。通体施青白釉,匀厚莹润。此杯较为特殊之处在于杯腹外壁的镂空花枝纹。镂空装饰共分为五组,镂空壶门,其内分别剔刻折枝牡丹、梅花、菊花等,花枝与壶门四壁联结,产生出立体透雕的艺术效果。奇异的制作工艺此器制作较为复杂,先做成器腹外壁,雕成镂空折枝花纹后,再在其内置入一个内杯腹,将两个杯腹上部捏合,成为双层腹壁的杯身。这种制作方法在明清时期出现较多,清宫内曾收藏不少此类外腹透雕的精美瓷器,而在元代则极为罕见,故颇为珍贵。这件镂空折枝花高足杯,设计巧妙,制作极精,是一件元代景德镇窑的代表作品。
· 酒文化―宋辽金元时期酒具―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罕见的双层腹壁酒杯此酒杯1984年出土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郊,圆形杯口外侈,腹较深,高足,上饰凸弦纹和条棱纹。通体施青白釉,匀厚莹润。此杯较为特殊之处在于杯腹外壁的镂空花枝纹。镂空装饰共分为五组,镂空壶门,其内分别剔刻折枝牡丹、梅花、菊花等,花枝与壶门四壁联结,产生出立体透雕的艺术效果。奇异的制作工艺此器制作较为复杂,先做成器腹外壁,雕成镂空折枝花纹后,再在其内置入一个内杯腹,将两个杯腹上部捏合,成为双层腹壁的杯身。这种制作方法在明清时期出现较多,清宫内曾收藏不少此类外腹透雕的精美瓷器,而在元代则极为罕见,故颇为珍贵。这件镂空折枝花高足杯,设计巧妙,制作极精,是一件元代景德镇窑的代表作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