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敦煌文化—民俗风情—中秋节与月饼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5
转发:0
评论:0
敦煌文化—民俗风情—中秋节与月饼,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多取团圆之意。敦煌月饼与各地不同,其特点

  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多取团圆之意。

  敦煌月饼与各地不同,其特点是大、厚、香、酥,直径约30公分,厚5公分,与圆月更加形似。制作时,用香油、香料和面,做成饼形,在上面用刀、夹等雕记出"孙猴摘桃"、"嫦娥奔月"、"捣药"、"吴刚伐桂"等以月亮为题材的画面及装饰,放在铁鏊中,上下加草火烤熟,成为金黄色。

  这样做出的月饼色、香、味、形俱美,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凉爽的中秋之夜,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时,家家院内摆上香案,端上月饼和切成锯齿形的大西瓜以及桃、梨、果等共庆团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敦煌文化―民俗风情―中秋节与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多取团圆之意。敦煌月饼与各地不同,其特点是大、厚、香、酥,直径约30公分,厚5公分,与圆月更加形似。制作时,用香油、香料和面,做成饼形,在上面用刀、夹等雕记出"孙猴摘桃"、"嫦娥奔月"、"捣药"、"吴刚伐桂"等以月亮为题材的画面及装饰,放在铁鏊中,上下加草火烤熟,成为金黄色。这样做出的月饼色、香、味、形俱美,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凉爽的中秋之夜,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时,家家院内摆上香案,端上月饼和切成锯齿形的大西瓜以及桃、梨、果等共庆团圆。
· 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
·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我们都知道月饼是中秋的节令食品。但为什么要在中秋这天吃月饼呢?有人说,因为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天上的圆月;也有人说,圆圆的月饼应和天上的月亮,反映了人们期盼团聚的美好愿望。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函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
· 敦煌文化―民俗风情―敦煌舞狮
敦煌过春节舞狮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传统文化.敦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昆仑山上有一头金毛狮子,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宫封为狮王大圣。有一年春节,玉帝让各路神仙下界与民同乐,约定三天后听到仙钟敲响必须返回。狮王大圣来到人间,发现这里的人民过年都得瘟病,年过的冷冷清清。一打听,才知道是瘟神从中作怪,它便大吼三声,召来千万头金毛狮子,跑进千家万户驱赶瘟神。狮王大圣刚走到河西走廊,天上的钟声响了,若不返回,要斩首示众。但它不忍心河西人民受苦受难、愁眉苦脸过年,毅然决定继续除妖,不返天庭。几天后,河西的瘟病都驱除了,但狮王却犯了天规,自知性命难保,便对众人说:“我死后将我的头割下,皮剥下,来年扮成我的模样,定能消病祛瘟。”话音刚落,电闪雷鸣,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待天晴之后,狮王大圣已倒在血泊之中。人们强忍悲痛,将狮头、狮皮保存起来。第二年春节,妖魔瘟神又来降瘟降灾,众人举着狮王的头,披上狮皮,敲锣...
· 敦煌文化—民俗风情—敦煌舞狮
敦煌过春节舞狮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传统文化.敦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昆仑山上有一头金毛狮子,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宫封为狮王大圣。有一年春节,玉帝让各路神仙下界与民同乐,约定三天后听到仙钟敲响必须返回。狮王大圣来到人间,发现这里的人民过年都得瘟病,年过的冷冷清清。一打听,才知道是瘟神从中作怪,它便大吼三声,召来千万头金毛狮子,跑进千家万户驱赶瘟神。狮王大圣刚走到河西走廊,天上的钟声响了,若不返回,要斩首示众。但它不忍心河西人民受苦受难、愁眉苦脸过年,毅然决定继续除妖,不返天庭。几天后,河西的瘟病都驱除了,但狮王却犯了天规,自知性命难保,便对众人说:“我死后将我的头割下,皮剥下,来年扮成我的模样,定能消病祛瘟。”话音刚落,电闪雷鸣,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待天晴之后,狮王大圣已倒在血泊之中。人们强忍悲痛,将狮头、狮皮保存起来。第二年春节,妖魔瘟神又来降瘟降灾,众人举着狮王的头,披上狮皮,敲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