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回望敦煌百年之劫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6
转发:0
评论:0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回望敦煌百年之劫,刚刚过去的6月,是敦煌经卷流失100周年的日子。此前,伦敦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国

  刚刚过去的6月,是敦煌经卷流失100周年的日子。此前,伦敦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借此纪念“盗经学者”斯坦因中亚考古100年。但在国内,除了为数不多的敦煌学学者,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即便过了大半个月后,《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以《敦煌文书流失百年祭》对此进行报道,也没有引起必要的关注。

  当然,所谓敦煌学100周年纪念,是以英国籍探险家斯坦因于1907年6月13日运走大批经卷,作为历史的起点。而实际上,那位臭名昭著的王道士,早在1900年就发现了敦煌藏经洞。

  对于敦煌古卷的流失,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就痛陈:“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更为形象化的描述,应为余秋雨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道士塔》。在这篇文化散文中,余秋雨一举将王道士钉上中国文化史的耻辱柱,直斥其为“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对古卷流失的愤恨之情,跃然纸上。敦煌古卷流失史,也从此定下文化民族主义的基调。

  为珍贵文物的流失而痛惜,这是每一个具有本土文化情怀的人,都会有的朴素自觉。但是,如果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可以看到,同样的史料在不同视角下,或将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有四幕关键场景不容忽视。

  综合相关史料,我们看到的第一幕场景是:王道士在1900年前后就发现了藏经洞,并及时汇报给当地政府官员,结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就连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专家叶昌炽,对此也无能为力———当局连五六千两银子的运费,都舍不得花。而直到1904年,清政府才给了他一句“检点经卷,就地保存”的指示。可见,当时政府无能,根本无力,也做不好文物保护工作。

  因此,才有了历史的第二幕:1907年初,斯坦因到达敦煌。随后,他以四锭马蹄银买走大量文书。紧接着一年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将大量敦煌古卷运往巴黎。随后而至的,还有俄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其中,美国人以粘取的方式试图剥下壁画,对一部分壁画造成了永久性破坏。不过,这些文书当年大多并非“盗取”,而是大摇大摆地运出去的。斯坦因在运出前,还在北京举办了公开展览,当时清政府却没有对此进行指责。也就是说,政府的颟顸同样是文物离乡背井的重要根源。

  等敦煌古卷轰动世界之时,清政府和中国学者们才醒悟过来。但是,当罗振玉等人垫资“抢运”古卷,却又发生了更让人愤慨的一幕:经卷从敦煌运往北京途中,一路上遭遇地方官绅豪夺窃取,而北京一些学者名流也监守自盗,致使古卷再遭厄运。由此,不得不提的第四幕历史记忆是:那些被外国人以各种方式运出去的经卷,完好无损地尽数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等研究机构,而被地方官员和学者名流们私自藏匿的古卷,却再没有重见天日,造成敦煌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演绎这段历史四幕剧,并不是想做翻案文章(事实上有人做过),而是想说:敦煌古卷流失,国人于伤痛之余还应看到,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无奈现实。进而言之,一厢情愿的文化民族主义,无助于还原历史,更振兴不了敦煌学。

  正视历史真相,才能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敦煌学研究。换句话说,今天如若能够追讨回部分敦煌古卷,固为大幸,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整理和研究这一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使掩藏于黄沙之中千余年的敦煌古卷,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才是敦煌学今天和未来的真正使命。

  不无凑巧,日前在《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美国学者芮乐伟·韩森著)一书中,也读到了这一段历史。敦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作为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佛教中心而存在。作者因此将敦煌藏经洞被封,视作丝绸之路时代的结束,而“随着商路的关闭,中国再也不会对来自印度和中亚的影响开放了”。我对此的理解是,藏经洞封藏的不仅是大量经卷,同时也将一个伟大的开放时代埋入黄土之中。

  在这个意义上,整理与研究敦煌古卷,就在于复原和承继那个开放时代的历史记忆。往事已矣,来日可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敦煌乐
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
·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敦煌乐
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
·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敦煌八景咏
两关遗迹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干佛灵岩南山一望晓烟收,石洞岭岈景色幽。古佛庄严千变相,残碑剥蚀几经秋。摩挲铜狄空追忆,阅历沧桑任去留。玉塞原通天竺国,不须帆海觅瀛州。危峰东峙矗立三峰碧汉间,相看积雪接天山。朝暾初上高如掌,暮霭微凝翠若鬓。是处排空还耸峙,几回凭眺欲跻攀。停车道左频翘首,云白无心出峋间。党水北流党河分水到十渠,灌溉端资立夏初。不使北流常注海,相期东作各成潴。一泓新涨波浪浅,两星平排树影疏。最爱春来饶景色,寒水解后网鲜鱼。月泉晓彻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风卷飞沙终不到,渊含止水正相生。竭来亭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古城晚眺雉堞迷离映夕阳,城西原是古敦煌。榛苓已作今时慕,禾黍谁怀故国伤。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闲来纵目荒郊外,...
· 敦煌文化―敦煌文学―敦煌八景咏
两关遗迹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干佛灵岩南山一望晓烟收,石洞岭岈景色幽。古佛庄严千变相,残碑剥蚀几经秋。摩挲铜狄空追忆,阅历沧桑任去留。玉塞原通天竺国,不须帆海觅瀛州。危峰东峙矗立三峰碧汉间,相看积雪接天山。朝暾初上高如掌,暮霭微凝翠若鬓。是处排空还耸峙,几回凭眺欲跻攀。停车道左频翘首,云白无心出峋间。党水北流党河分水到十渠,灌溉端资立夏初。不使北流常注海,相期东作各成潴。一泓新涨波浪浅,两星平排树影疏。最爱春来饶景色,寒水解后网鲜鱼。月泉晓彻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风卷飞沙终不到,渊含止水正相生。竭来亭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古城晚眺雉堞迷离映夕阳,城西原是古敦煌。榛苓已作今时慕,禾黍谁怀故国伤。最羡三秋呈霁色,依然四郡镇岩疆。闲来纵目荒郊外,...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百年敦煌的启示
●敦煌体现了兼收并蓄基础之上的文化创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全世界●多元文明的交融,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有人假如想要了解自己的渺小,并不需要仰视繁星密布的无垠苍穹,只要看一看在我们之前的千年中存在过、繁荣过的古文化就足够了。敦煌文化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曾经有多次机会可以去敦煌,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能够成行。每一次的失之交臂,撩起的只是又一次的企盼。当我终于有机会在阳光灿烂的午后,随着一扇扇开启的门,走进一座座艺术的圣殿,感受那越过岁月的隔阂飘到我们身边的远古的气息,才切切实实地明白人类的历史并非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过去的力量一直存留着,积累着,代代相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千年前,在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面向外部世界的前沿在西部。敦煌便是其中一扇最宽阔的大门,它“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从中原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过敦煌,向西而去,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