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隋广州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简称徐智竦碑,无撰书人氏。清宣统三年(1
隋 广州 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 简称徐智竦碑,无撰书人氏。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广州城北五层楼后冈耕农垦地得之,后流往海外。1962年,何贤先生捐赠予广东省博物馆。碑立于隋大业八年(612年)三月,高0.95米、阔0.55米,正书,书文分刻两面,前刻18行。行29字,后刻16行,行亦29字,共986字。初出土时,鉴赏家多有拓本,寻为人椎数字,加上年久石朽,字多残损,现已很难窥其全本。此碑形制,首圆趾方,碑额上部有线描双鸾衔环图案。圆环乃仿汉代碑穿的遗制,线条流畅,并饰之以卷草纹,相得益彰。该碑撰述徐智竦曾祖、祖、父及其本人四代名字、担任官职和地点,以及其籍贯,是研究徐智竦家族的重要实物资料,该碑所列的地点,对研究广州北郊地名有重要参考价值。民国《番禺续志》有碑文著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
隋广州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简称徐智竦碑,无撰书人氏。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广州城北五层楼后冈耕农垦地得之,后流往海外。1962年,何贤先生捐赠予广东省博物馆。碑立于隋大业八年(612年)三月,高0.95米、阔0.55米,正书,书文分刻两面,前刻18行。行29字,后刻16行,行亦29字,共986字。初出土时,鉴赏家多有拓本,寻为人椎数字,加上年久石朽,字多残损,现已很难窥其全本。此碑形制,首圆趾方,碑额上部有线描双鸾衔环图案。圆环乃仿汉代碑穿的遗制,线条流畅,并饰之以卷草纹,相得益彰。该碑撰述徐智竦曾祖、祖、父及其本人四代名字、担任官职和地点,以及其籍贯,是研究徐智竦家族的重要实物资料,该碑所列的地点,对研究广州北郊地名有重要参考价值。民国《番禺续志》有碑文著录。
·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唐郁南大唐故康州刺史陈君墓志
唐郁南大唐故康州刺史陈君墓志郁南县南江口镇西坑村棺材岭山陈承亲墓出土,现存郁南县博物馆。墓志长宽俱0.66米,厚0.15米,青石质,保存完好,上端刻“大唐故康州刺史陈君墓志”。志文约300字,楷书,笔划清晰工整,记载墓主生平及墓主祖父頵的官衔、官职等。志文记载陈君名承亲,字奉先,康州(今德庆)端溪金林乡安仁里人,卒于开元二年(714年)二月,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康州南叠洞。志文还记载陈君生前曾任“通议大夫、使持节康州诸军事、守康州刺史、袭封安化郡开国公、上柱国”。祖父頵为“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康州诸军事、康州刺史、安化郡开国公、上柱国”。该墓志为研究陈承亲生平事迹及其祖頵官衔官职,以及康州地名提供实物资料。
·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
隋广州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简称宁�K碑,无撰书人氏。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清道光六年(1826年)秋在今广西钦州(原属广东)七星坪出土。民国28年(1939年),为避战乱,移埋于沙坡村保存,1959年掘出并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碑高1.3米、阔0.92米。碑首有穿孔,尚属汉代遗制。碑额12字,4行分列。碑文楷书,30行,行39字,凡1134字,末署“大业五年四月”,即公元609年。初出土时,左下角陷入土中,诸家著录均云缺13字。其后升碑,获左下角“习、泉、城、将、徒”5字,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钦州知州郑荣并有题记。民国后,州人颇恶郑荣以得碑角5字为己功,以利器铲其字,今尚隐约可见。宁�K碑出土后,诸家均有考证。该碑撰述宁氏家族上溯源流,在南疆繁衍,宁�K名字、籍贯,及其祖、父、兄的才学官职,其本人的才学、官职与军功,以及宁�K的卒年等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补文献的不足。此碑虽称碑,...
·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
隋广州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简称宁贙碑,无撰书人氏。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清道光六年(1826年)秋在今广西钦州(原属广东)七星坪出土。民国28年(1939年),为避战乱,移埋于沙坡村保存,1959年掘出并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碑高1.3米、阔0.92米。碑首有穿孔,尚属汉代遗制。碑额12字,4行分列。碑文楷书,30行,行39字,凡1134字,末署“大业五年四月”,即公元609年。初出土时,左下角陷入土中,诸家著录均云缺13字。其后升碑,获左下角“习、泉、城、将、徒”5字,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钦州知州郑荣并有题记。民国后,州人颇恶郑荣以得碑角5字为己功,以利器铲其字,今尚隐约可见。宁贙碑出土后,诸家均有考证。该碑撰述宁氏家族上溯源流,在南疆繁衍,宁贙名字、籍贯,及其祖、父、兄的才学官职,其本人的才学、官职与军功,以及宁贙的卒年等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补文献的不足。此碑虽称碑,实是后来...
· 岭南文化―墓志买地券―隋广州前陈散骑侍郎刘府君墓铭并序
隋广州前陈散骑侍郎刘府君墓铭并序简称刘猛进碑,无撰书人氏。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出土于广州市西北郊之王圣堂(曾属番禺县)。此碑初为叶谦所得,后归钦廉道台四川人王秉恩。辛亥革命后王寓居上海。民国10年(1921年)王死后,其子王文焘将石让与寓居上海的广东顺德人曹有成。曹得石不久病危,又将石让与在沪经商的广东中山人甘翰臣。抗日战争胜利后,前广东文献馆馆长简又文有事赴沪,得冯自由介绍,甘翰臣之女甘恕先便将该石及30多件广东文物交简又文携归广州。简曾撰“陈碑归粤记”记其得石经过。简得石后,极为珍视,曾将其书斋命名为“猛进书屋”,出版“猛进丛书”。1972年寓居香港的简又文,写信给其女简华玉,嘱其将家藏刘猛进碑献给国家。该碑碑文无记载立碑时间,简又文著《刘猛进碑考》综合地说,考证为隋大业五年(609年)十一月立。碑石高0.81米、阔0.46米,石上方作半圆形,阴阳两面各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