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碑碣艺术—宋清广州五仙观碑刻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宋清广州五仙观碑刻,宋—清广州五仙观碑刻位于广州市惠福路五仙观。现存宋至清代碑刻14通。其中较著名的
宋—清 广州 五仙观碑刻 位于广州市惠福路五仙观。现存宋至清代碑刻14通。其中较著名的有北宋《古仙旧题》碑、北宋《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和清代《重修南海五仙观碑》。
宋《古仙旧题》碑,高1.16米,宽0.7米。隶额“古仙旧题”,中间两段是草书七律及五律各一首,下段是正书题跋。跋说,紫虚真仙古成之将其所题本观遗什镌刻于石上,以传不朽。此碑不书年月。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说,从跋文中有“国初”、“太宗皇帝”等字前空一格推断,认为是古成之书于北宋初。古成之,增城人。南宋末已有诗名,宋端拱初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四川益都、魏城等县令,有政声。他是宋代岭南举进士的第一人。
宋《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高2.02米,宽1.01米,额题《广州重修五仙祠记》,楷书。碑文为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广南东路经略使张劢撰。张劢,福建长乐人。此碑提到五仙五羊传说。这是已知羊城得名传说见诸史志最早的碑文。
清《重修南海五仙观碑》,高1.62米,宽0.76米,正书。刻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通奉大夫、广东布政使司南城(江西南城)曾燠撰。中宪大夫、署两广盐运使、候补道阳湖杨炜书。此碑是记叙五仙观历代修建沿革的重要碑刻。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五仙观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宋清广州五仙观碑刻
宋―清广州五仙观碑刻位于广州市惠福路五仙观。现存宋至清代碑刻14通。其中较著名的有北宋《古仙旧题》碑、北宋《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和清代《重修南海五仙观碑》。宋《古仙旧题》碑,高1.16米,宽0.7米。隶额“古仙旧题”,中间两段是草书七律及五律各一首,下段是正书题跋。跋说,紫虚真仙古成之将其所题本观遗什镌刻于石上,以传不朽。此碑不书年月。阮元《广东通志・金石略》说,从跋文中有“国初”、“太宗皇帝”等字前空一格推断,认为是古成之书于北宋初。古成之,增城人。南宋末已有诗名,宋端拱初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四川益都、魏城等县令,有政声。他是宋代岭南举进士的第一人。宋《广州重修五仙祠记》碑,高2.02米,宽1.01米,额题《广州重修五仙祠记》,楷书。碑文为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广南东路经略使张劢撰。张劢,福建长乐人。此碑提到五仙五羊传说。这是已知羊城得名传说见诸史志最早的碑文。清《重修南海五仙...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南宋清惠州元妙观碑刻
南宋―清惠州元妙观碑刻位于惠州市西湖北畔元妙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年),曾用乾元、开元、天庆、玄妙等名称。明嘉靖年间改名元妙,沿用至今。自创建以来,留下许多名人题刻及与该观有关的碑铭,现尚存宋、明、清三代碑碣多通。较重要的有:南宋淳祐三年(1143年)惠州知府、浙江永嘉人赵汝驭隶书“蓬莱”二字,是惠州市迄今最古老的石刻。石高1.4米,宽0.6米,厚0.14至0.16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惠州推官陈瑾手书的“东坡词诗碑”,高1.4米,宽0.7米,78字,行书;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惠州知府王煐撰文,陈恭尹手书的“紫清阁白真人布立像碑记”碑,高1.25米,宽0.8米,直行隶书,三列60行,每行6至13字不等,字径0.17米。陈恭尹,顺德人,又号独漉子,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白真人,即白玉蟾(1194―1229年),南宋道士,又名葛长庚,琼州(今海南省)人。南宋嘉定年间,诏封...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南宋清惠州元妙观碑刻
南宋—清惠州元妙观碑刻位于惠州市西湖北畔元妙观。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年),曾用乾元、开元、天庆、玄妙等名称。明嘉靖年间改名元妙,沿用至今。自创建以来,留下许多名人题刻及与该观有关的碑铭,现尚存宋、明、清三代碑碣多通。较重要的有:南宋淳祐三年(1143年)惠州知府、浙江永嘉人赵汝驭隶书“蓬莱”二字,是惠州市迄今最古老的石刻。石高1.4米,宽0.6米,厚0.14至0.16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惠州推官陈瑾手书的“东坡词诗碑”,高1.4米,宽0.7米,78字,行书;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惠州知府王煐撰文,陈恭尹手书的“紫清阁白真人布立像碑记”碑,高1.25米,宽0.8米,直行隶书,三列60行,每行6至13字不等,字径0.17米。陈恭尹,顺德人,又号独漉子,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白真人,即白玉蟾(1194—1229年),南宋道士,又名葛长庚,琼州(今海南省)人。南宋嘉定年间,诏封...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广州海山仙馆“尺素遗芬”刻石
清广州海山仙馆“尺素遗芬”刻石著名的海山仙馆石刻专题之一。现存广州越秀山广州美术馆碑廊。共59石,分别满刻113位致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书信130余篇。一般每人一篇,也有一人两篇或多篇,长短各异,共约5万字左右。石上致书者的身份,有官为相国耆英等6人,总督林则徐等18人,太史谢兰生等6人,尚书许乃普等6人,其他则为侍郎、巡抚、太守、布政使等;还有天下才子赴京应试,赢得金榜题名前四名者18人:其中状元6人,榜眼4人,探花5人,传胪3人,其余亦多为进士、翰林中人。书信内容除一般往还问安祈福祝吉、表达隆情者外,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史实和官场内情者也不少。而且尚为史册失载、鲜为人知,可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宝贵资料。石上各体书法兼备,文采与书法兼美。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广州海山仙馆“尺素遗芬”刻石
清广州海山仙馆“尺素遗芬”刻石著名的海山仙馆石刻专题之一。现存广州越秀山广州美术馆碑廊。共59石,分别满刻113位致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书信130余篇。一般每人一篇,也有一人两篇或多篇,长短各异,共约5万字左右。石上致书者的身份,有官为相国耆英等6人,总督林则徐等18人,太史谢兰生等6人,尚书许乃普等6人,其他则为侍郎、巡抚、太守、布政使等;还有天下才子赴京应试,赢得金榜题名前四名者18人:其中状元6人,榜眼4人,探花5人,传胪3人,其余亦多为进士、翰林中人。书信内容除一般往还问安祈福祝吉、表达隆情者外,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史实和官场内情者也不少。而且尚为史册失载、鲜为人知,可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宝贵资料。石上各体书法兼备,文采与书法兼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