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封开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封开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明封开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现立于封开县封川南城门,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碑高
明 封开 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 现立于封开县封川南城门,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碑高1.75米、宽1.02米、厚0.15米。端石质,晕首,楷书阴刻,碑额篆书,碑文27行,每行41字,共957字,左右两角饰有云雷纹。碑文记述修城的原因、经过及城垣规模。丘浚撰文。丘浚,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成化元年,曾作为幕僚帮助韩雍壮族人民起义,写有《平蛮遗迹记》。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五辑录了此碑全文。
1985年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开建古城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封开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
明封开肇庆府封川县修城碑现立于封开县封川南城门,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碑高1.75米、宽1.02米、厚0.15米。端石质,晕首,楷书阴刻,碑额篆书,碑文27行,每行41字,共957字,左右两角饰有云雷纹。碑文记述修城的原因、经过及城垣规模。丘浚撰文。丘浚,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成化元年,曾作为幕僚帮助韩雍壮族人民起义,写有《平蛮遗迹记》。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五辑录了此碑全文。1985年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开建古城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肇庆肇庆城隍庙记碑
明肇庆肇庆城隍庙记碑位于肇庆市七星岩水月宫。此碑原在肇庆城隍庙,抗日战争中移至龙顶岗,1962年移至七星岩南华亭,现收回今址。明弘治七年(1494年)刻。碑名《肇庆城隍庙记》,陈献章撰并书,碑高1.5米、宽0.9米、厚0.15米,端砚石质,晕首,行楷,“茅龙”字体,自右至左竖写14行。碑左下角缺一大块,原文共371字,现见328字。陈献章束茅为笔,世称“茅龙字”。弘治七年应学生陈冕之请到肇庆,写有《大水浮舟至七星岩题其上》、《双凤石》等诗。该碑亦作于此时,清宣统《高要县志》有载。碑文介绍了肇庆城隍庙的地理位置,赞扬郡守黄琥的政绩,阐述为官者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的观点,认为人神一理,神的存在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此碑是陈献章晚年书法佳作。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肇庆肇庆城隍庙记碑
明肇庆肇庆城隍庙记碑位于肇庆市七星岩水月宫。此碑原在肇庆城隍庙,抗日战争中移至龙顶岗,1962年移至七星岩南华亭,现收回今址。明弘治七年(1494年)刻。碑名《肇庆城隍庙记》,陈献章撰并书,碑高1.5米、宽0.9米、厚0.15米,端砚石质,晕首,行楷,“茅龙”字体,自右至左竖写14行。碑左下角缺一大块,原文共371字,现见328字。陈献章束茅为笔,世称“茅龙字”。弘治七年应学生陈冕之请到肇庆,写有《大水浮舟至七星岩题其上》、《双凤石》等诗。该碑亦作于此时,清宣统《高要县志》有载。碑文介绍了肇庆城隍庙的地理位置,赞扬郡守黄琥的政绩,阐述为官者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的观点,认为人神一理,神的存在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此碑是陈献章晚年书法佳作。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封开奉官永禁碑记
清封开奉官永禁碑记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泰新桥桥头的亭屋内。原名《奉官永禁碑记》,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订立的乡规民约。碑高0.70米、宽0.53米、板岩石质。楷书阴刻,竖写,碑文31行,每行44字,共1035字。该碑是当地官府根据新村乡民为淳厚风俗一事的请求而获批准树立的告示碑。碑文中陈述当地出现“鼠窃狗偷不息,风俗浇薄不宁”等状况,要求订出乡例禁约,告诫乡民各安本业,使之移风易俗,民德归厚。碑文中还记述官府批准其所开列的“要孝顺父母、和睦兄弟、训诲子侄、敬老慈幼,安分营生、勤力耕种”等14规条,明定如有“纵肆横行,为奸作歹,窃盗私利,窝藏赌博,隐匿匪类,勾引外棍,诬陷善良,好酒行凶,恃强欺弱,横行抠骂,糟践田禾,盗伐林木”等,轻则鸣鼓公罚,重则禀官究治。1995年《封开县文物志》辑录了此碑全文。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封开奉官永禁碑记
清封开奉官永禁碑记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泰新桥桥头的亭屋内。原名《奉官永禁碑记》,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订立的乡规民约。碑高0.70米、宽0.53米、板岩石质。楷书阴刻,竖写,碑文31行,每行44字,共1035字。该碑是当地官府根据新村乡民为淳厚风俗一事的请求而获批准树立的告示碑。碑文中陈述当地出现“鼠窃狗偷不息,风俗浇薄不宁”等状况,要求订出乡例禁约,告诫乡民各安本业,使之移风易俗,民德归厚。碑文中还记述官府批准其所开列的“要孝顺父母、和睦兄弟、训诲子侄、敬老慈幼,安分营生、勤力耕种”等14规条,明定如有“纵肆横行,为奸作歹,窃盗私利,窝藏赌博,隐匿匪类,勾引外棍,诬陷善良,好酒行凶,恃强欺弱,横行抠骂,糟践田禾,盗伐林木”等,轻则鸣鼓公罚,重则禀官究治。1995年《封开县文物志》辑录了此碑全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